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首页 |新闻中心|青州人文|青州书画|青州风光|青州房产|青州名流|书记专题|市长专题|青州挂失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今日青州网      时间:2022-01-26 15:40:20      
内容摘要:——2022年1月16日在青州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田永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


——2022年1月16日在青州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田永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田永全作政府工作报告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曹健强摄


一、2021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2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勇毅前行,圆满完成了市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0亿元,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9亿元,增长12.1%。
     (一)产业发展更加高效。工业“二六十百”工程成效初显,完成技改投资80亿元,新增省“瞪羚”企业7家、省制造业高端品牌企业7家、潍坊市级及以上“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34家,转型升级铸造企业51家,云门酒业荣获潍坊市市长质量奖,中化弘润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行业绿色工厂。建成5G基站733座,重点区域实现5G网络全覆盖,智能物联网产业园通过首批省级数字化园区验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21个,凯欣食品入选省“十强”产业领军企业,瑞铭冷链、青云果品物流入选省级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园区。首创花卉企业纳统,为全省涉农市场主体升规纳统创出新路。成功举办云上花博,线上交易额30亿元。博物馆新馆主体完工,不夜城等精品旅游项目投入运营,获评中国品质休闲百佳县市。开行国际货运109列,国际陆港年吞吐能力达到2000万吨。入选全国服务业百强县。联科科技在深交所上市,首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6.5亿元。银行机构新增存贷比107.3%,存款规模突破1000亿元,人均储蓄存款达到8.5万元,居潍坊各县市首位。
     (二)城乡魅力更加彰显。坚持全域统筹、建管并重,完成云门山路等25条主次干道建设提升,实施尧王山东路等11条道路雨污管网工程,建成口袋公园7处,开放停车位6.5万个。深化城市信息化管理,入选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列入省级改造计划的11个老旧小区全部完工,新建电动车充电棚230个、安装充电桩3000个,免费更新居民燃气软管7.4万户,实现城区供暖直供全覆盖。在全省率先研发农村住房建设安全监管系统,整治农村危房2704户。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1.7万户,美丽庭院创建率达30.8%,弥河镇获评省级园林城镇。组建运营环卫集团,城乡保洁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标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三)改革创新更加强劲。争创省级以上改革成果87项、改革试点12个,打造省“两个健康”示范区“青州样板”,全国“万企兴万村”现场会在青州召开。在全省率先推广“无感授信”普惠金融,为25.7万农村群众授信154亿元。长庚养生文化园、亚泰农业入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创新局长窗口坐班制度,打造“青易办”服务品牌。获评“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城市信用综合指数稳居全国前列。4家企业立项省重点研发计划,28个项目获潍坊市科技进步奖,10家企业获批潍坊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入选全国创新竞争力百强县。新引进外国专家人才11人、硕士以上优秀青年人才344人、吉林大学等科研院所平台16个,获批省院士工作站2处,八喜文旅集团创建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四)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主动开展16大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环境监管组合拳,以“零容忍”态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PM2.5改善17.8%、PM10改善10.7%,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64天。621家涉危废企业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恢复治理废弃矿坑125万平方米。全面推行“林长制”,国土绿化造林9735亩。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实施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弥河、淄河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建设通过省级验收。
      (五)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六保”工作卓有成效,各项民生支出占比达80.9%,1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处,课后服务覆盖124处学校,创建为首批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建成启用潍坊首家“零工客栈”,城镇新增就业98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36%。城区一线环卫工人工资待遇人均提高400元。精准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接种新冠疫苗230.4万剂次。中心医院新院建成启用,获评全国康养百强县。配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52处,王母宫社区创建为全国首批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入选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获评中国文化建设百佳县市。健全贫困发生监测、联动帮扶机制,守牢不发生返贫和新致贫底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成立全省首家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中心,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牢牢抓住意识形态主动权,平安青州建设扎实推进。高质量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妇女儿童、退役军人、外事侨务、知识产权、史志档案、宗教、统计、民兵预备役、慈善、残疾人、气象、民防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六)政府建设更加有力。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常态化开展审计体检,“三公”经费下降5.9%,廉洁政府建设推进有力。持续压减会议、文件,审批事项办理时限不断缩减,高效政府建设措施得力。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129件人大代表建议、144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主动公开政务信息7600余条,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1235名干部联系服务1690家企业、43个重点项目,坚决兑现承诺企业和群众的事项,责任政府建设深得民心。
      各位代表,2021年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市十八届政府工作圆满收官。五年来,全市上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齐心协力、奋勇拼搏,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谱写了青州跨越赶超新篇章。按同口径计算,地区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463.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650亿元,年均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46亿元增加到53.9亿元,年均增长6.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3857元增加到35485元,年均增长8.3%。
     (一)过去五年,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产业转型提质增效。坚持系统集成,先后承担全国首批守信激励创新试点等改革项目。企业科创能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企业从41家发展到110家。优势产业集群形成规模,14家工业企业产值过10亿元,29家企业实缴税金过1000万元。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建成高标准农田9.3万亩,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花卉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研发出青州仙子兰等15个新品种。青州古城创建为5A级景区,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连续四年获评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5A级物流企业达到2家,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二)过去五年,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城市颜值和气质全面提升,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古城保护修复彰显海岱韵味,东城片区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改建提升城市道路49条、县道185公里,新建绿道118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9%,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1.8万套棚户区改造住房交付使用,436个老旧小区得到改造提升,受益群众16.3万人。深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厕9.3万户,“户户通”实现全覆盖。
     (三)过去五年,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力推动环保攻坚战。取缔35吨以下燃煤锅炉,现有锅炉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深入实施河湖长制,开展淄河、北阳河流域综合治理,市控以上河流出境断面稳定达标。实施荒山、水系、道路林网、镇村绿化和城市绿荫“五大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26.5%。
      (四)过去五年,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民生福祉大幅改善。坚持民生优先,72件民生实事如期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技能人才达到9.5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54处、幼儿园70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社会救助标准持续提高,养老服务业发展迅速。行政村全民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获评中国文化竞争力十强县。25个省定贫困村稳定“摘帽”,12835户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科学组织“温比亚”“利奇马”台风抗灾自救,为4556户群众修缮重建房屋。连续七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五)过去五年,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更加高效。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把民主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主动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持之以恒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及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五年风雨、五载耕耘,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市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和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青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关心和支持青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奋力前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依然存在,产业转型升级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土地、能源等空间不足,营商环境、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干部担当作为、创新实干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
  新征程要有新气象,新班子要有新作为。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科学绘制了全市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做好新一届政府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决策和省、潍坊、市委部署,锚定“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促进共同富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全力推动千年古城新崛起,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是:按照“一年大变化、两年大提升、三年大发展、五年大跨越”的路子,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百亿、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县市前十名。在实现路径上,坚持“一一二四六五”基本工作思路,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建设“一个统领”,围绕奋勇争先加快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千年古城新崛起“一个目标”,突出工业强市、金融兴市“两大战略”,高标准打造文化旅游、现代花卉、医养健康、商贸物流“四大优势”,抓牢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双招双引、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民生改善“六大任务”,强化作风建设、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生态环保、营商环境“五项保障”,奋力建设生态、活力、精致、富裕的现代化美丽青州。
  实现上述任务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四点: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潍坊、市委工作要求,努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坚持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积极探索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定不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在全面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上奋勇争先。
  三是推进共同富裕。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96万青州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是坚守安全底线。加强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发展和安全相统一。
三、2022年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至关重要,必须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加压奋进,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全面完成省和潍坊下达的节能减排和环境改善目标。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强力推动制造业全面起势。坚持让工业扛大旗、挑大梁、唱主角,提高青州制造核心竞争力,全力夯实经济倍增的根基。
  一是推进产业集聚大升级。加快链长制集群发展,围绕高端化工、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优势产业,确定市级“链长”和企业“链主”,坚持“一链一策”,优先保障要素需求。围绕“链主”企业精准招引一批“填空型”企业、“补充型”项目、“紧缺型”人才,争创更多省、潍坊“雁阵形”产业集群和特色中小企业集群。
  二是推进企业做强快提速。重点推进中化弘润高端聚丙烯新材料、卡特彼勒宽体矿车、宇信高端机床精密铸件等项目建设,完成项目投资100亿元、投产达效30个以上。实施中小企业“育苗扶壮”计划,新增规模企业30家,培育市场领军企业、创新标杆企业等20家以上。实施企业家关爱行动,大力表彰奖励贡献突出的企业家,以贡献论英雄,让企业家有荣誉、受尊重,建设一支心怀青州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三是推进数字赋能强突破。瞄准工业4.0,顺应数字化信息化趋势,依托卡奥斯工业互联网、新松智能制造等平台,加快英科医疗、中联水泥智能工厂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大力发展新天保智慧供应链等平台经济,聚合产业链上下游,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推进园区平台新提升。持续推动经济开发区、峱山经济发展区、卡特彼勒工业区转型升级,引进专业园区管理团队,明晰产业布局,全力培育支柱产业。严格能耗排放、科技创新、亩产效益等入园标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以智能制造产业园为代表的专业园区,聚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二)加快实施金融兴市战略,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把金融业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全面强化金融思维,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实体经济。
  一是大力活跃金融产业。做大做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升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服务功能。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和股权化改革,优化资产配置,开展基金业务和多元化金融运作,打造金融全链条投融资体系。成立政府引导母基金,加快设立种子基金、创投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重点支持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高端化工、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
  二是大力实施“金融+”工程。调整优化重点产业信贷投放结构,着力增强中长期金融供给。引导金融机构科学合理确定融资成本和费用,严格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等信贷优惠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加快释放普惠金融供给潜力,巩固提升“无感授信”模式,力争授信全覆盖。用好各种货币政策,新增贷款突破100亿元。
  三是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资本运作培训,推动更多企业利用股权、债券、基金融资,提高直接融资能力。抓住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机遇,实施“上市梯次培育”工程,加快推进亚泰机械、潍微科技、晨宇电气等企业上市,年内实现凯欣股份北交所上市。用好企业上市“直通车”,培育上市后备资源企业30家以上,加快形成资本市场“青州板块”。
  四是大力打造良好金融生态。加快高端金融人才引育,建立青州金融智库。实施“企业金融辅导员”制度,争取“金融管家”试点,全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运用市场化手段化解金融风险,推动企业并购重组和不良资产处置,确保不良贷款率持续低于潍坊平均水平。深入推进“金安工程”,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和政府债务行为,净化金融市场秩序。
  (三)更高标准发挥四大优势,进一步擦亮青州名片。立足青州、面向全国,发挥文化旅游、现代花卉、医养健康、商贸物流的资源优势,提升标准境界,全面打响青州特色品牌。
  一是聚力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齐文化保护与展示基地,深度融入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办好中国青州非遗美食周、中国青州书画年会,实施非遗设施建设“113”工程。改造东关历史文化街区,持续提升九龙峪、胡林古等重点项目,推动创建云门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规范旅游民宿业发展,庙子镇争创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充分发挥“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功能,打造产业融合典范。严格旅游规划审批,丰富旅游业态,完善住宿、餐饮、停车等配套设施,着力打造“千年古城、信美青州”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是聚力推进现代花卉上档升级。瞄准“科技+流通”,抓两头、带中间,围绕花卉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推动花卉产业内涵式发展。建设花卉高科技产业园、宏源花卉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引进花卉新品种20个以上,种苗生产突破7000万株。完善花卉大数据平台,提升花卉电商产业园,建设300个精品直播间和5公里直播产业带,打造花卉直播电商矩阵,让青州花卉融入更多“数字基因”。高标准办好花博会,提升“青州花卉”品牌影响力。
  三是聚力推进医养健康一体发展。推动中心医院新院高效运行,妇幼保健院新院投入使用,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加快东篱居认知康复家园、玲珑山康养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带动形成医疗康养大格局。依托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优化社区养老服务布局,提供融合式、便捷式医养健康服务。加快推进尧王中药配方颗粒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中医药健康产业园,不断拓展中医药服务新业态。加快体卫融合试点,争创国家级健康促进市。
  四是聚力推进商贸物流繁荣发达。引导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健全社区商业配套设施,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建设市级仓储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打造县镇村三级电商物流服务体系。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完善国际陆港服务功能,打造“公铁海”三位一体多式联运内陆港。加快建设公铁物流园、传泓公共分拨配送中心等项目,培育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
  (四)做强高品质现代特色农业,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焕发乡村活力,打造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一是全力发展特色品牌农业。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支持华盛、天成等企业建设现代种业创新发展集群。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新认证“三品一标”品牌10个以上,推进山楂精深加工产业升级,打造现代设施瓜菜产业集群。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培育特色畜牧产品。着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能化设施农业提升工程,借势知名网络平台,打响青州特色农产品品牌。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开展土地“两清”,坚决抓好土地卫片整改,严格规范用地行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二是全力建设生态美丽乡村。加快农村清洁取暖和厕所改造,全面普及化肥农药减量技术,推动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积极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加快东部水厂和益都水厂建设,开展新一轮农村供水改造。培育乡村文明新风,争创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
  三是全力加快共同富裕进程。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强化动态监测,坚决防止返贫和新致贫。深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扎实开展“五清强基”回头看,清理村庄闲置资产,彻底化解遗留问题和矛盾,健全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实施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建立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消除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下村,80%以上的村达到10万元以上。
  (五)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品位,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精致城市。将精致理念贯穿城市建管全过程,着力把城市功能做强、环境做美、特色做优,让人民群众共享精致生活。
  一是着力实施精细管理。坚持规划先行,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城市特色风貌专项规划,保护好城市天际线。加强城市标准化治理,规范停车秩序,整治户外广告,用“绣花”功夫精雕细刻精致城市。完善数字城管平台,构建“一中心五体系”的智慧城市建设青州模式。加快城市社区实体化运行,深化物业领域集中整治,建立红黑名单、激励惩戒、淘汰退出机制,构建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体系。
  二是着力推进城市更新。深入开展城市体检行动,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改善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提升城市精致节点,实施增花添彩、夜景亮化等“微改造”工程,打造一批精致“微空间”。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成云门山路等道路雨污分流。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安置区年内交付使用。开展城市出入口综合提升,配合搞好济潍、东青高速征迁建设。全面提高电力保障能力,新建改造燃气管网184公里,完成城区供暖管网串联。
  三是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扩增优质教育资源。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创新落实义务教育“双减”行动,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800人以上。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信息化监管,扎实开展根治欠薪行动。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推进全面参保。推进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争创省级卫生村150个。
  (六)统筹推进改革创新,全力释放发展潜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共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创新引领、开放崛起。
  一是推动科技创新高赋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新增各类创新平台5个以上,列入上级创新计划项目10个以上,与高校院所联合建设科研平台8个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5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高价值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150件。
  二是推动改革动能强释放。认真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免申即享”。深入推进“四减一优”审批服务改革,扎实开展工程领域改革,证照联办事项达到53项,打造“全程包靠+问题直办”服务品牌。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出口货源回流,加大外资企业服务力度,力争对外贸易增长18%以上,实际到账外资1.1亿美元以上。
  三是推动双招双引更精准。紧盯“三类500强”、总部经济、行业龙头等,开展精准定向招商,新落户项目40个以上,到位资金120亿元以上。强化高端人才引育,大力培育产业工匠,引进硕士以上人才300人以上。构建“五个一”工作体系,为项目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加强重点项目动态监管,随机抽取项目进行现场观摩、公开打分,以项目建设实绩论英雄。
  四是推动营商环境全优化。健全政企沟通协商制度,用好“潍企通”平台,全力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亲清政商关系。协调推进“区域评估”“标准地”“多图联审”,优化商事登记一体化办理、一站式服务,完善开办企业“一窗通”,实现“一链办理”,全程电子化登记率达到98%。强化契约精神,坚决打击各类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七)切实筑牢安全屏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安全思维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坚决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持续夯实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八抓”要求和“六知”措施,聚焦“四位一体”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行安全生产数据化管控,强化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坚持“关口前移、多重屏障”和“人物同防”策略,严格重点人员和场所管控,搞好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持续抓好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坚决筑牢疫情防线。
  二是持续维护社会稳定。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加大依法治访力度,及时回应群众合理诉求,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行动,深入推进禁毒人民战争,健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体系,坚决守护人民幸福安宁。
  三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三条红线”,厚植最美生态底色。实施“减排、抑尘、压煤、治车、控秸”五大工程,不断改善空气质量。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进水生态和废弃矿山治理,修复退化林2000亩以上。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有序推进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朱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
四、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一届政府班子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高效能服务型政府。
  (一)以执政为民为第一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凡事以人民利益为重,发挥12345热线民意晴雨表作用,增强政策措施的精准度和时效性,使政府工作更加符合群众期盼。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办事、照章理事,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
  (二)以事争一流为第一导向。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谋划推进工作,践行“走在前”的使命担当,勇于同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标准推进工作,把好事办快、难事办成、大事办好。用好正向激励、容错免责、澄清关怀机制,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奋勇争先。
  (三)以狠抓落实为第一职责。贯彻市委“干部作风整顿年活动”要求,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敢于较真碰硬,真刀真枪解决问题。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坚持“干”字当头,在一线当好“施工队长”,做到说了就办、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加大督查问效力度,已落实的看成效、正落实的看进度、未落实的问责任。
  (四)以廉洁清正为第一底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一以贯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审计监督,以清正清廉为干事创业添锐气、增底气。
  各位代表,群众的安危冷暖,始终是我们最大的牵挂,今年市政府将集中力量办好10件民生实事:1.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处,完善130所幼儿园配套设施;2.建设1处市级社工总站、13处镇级社会工作服务站;3.为缴费困难群体代缴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发放助学金、实施康复救助;4.启用市档案馆和市民休闲中心;5.规划建设10处口袋公园,新建12处公厕;6.增设城区停车位5000个以上;7.理顺益能供热体制,建设2处新能源供热中心,完成13000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8.完成1184套棚户区安置房交付使用;9.新建(扩建)3处110千伏变电站;10.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000场,为200个村(社区)配备文化设施。
  各位代表,推动千年古城新崛起,是96万青州人民的共同期盼和愿景,蓝图已经绘就,惟有实干方能不负韶华。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再接再厉、乘胜前进,为加快建设生态、活力、精致、富裕的现代化美丽青州而努力奋斗!
 


编辑:今日青州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今日青州、今日青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综合商讯    
青州市公告挂失... 11-30
青岛科技大学暑... 08-15
青州市医保局开... 12-02
《潍坊日报今日... 02-11
潍坊市12345政务... 12-16
2022年全市中小... 12-16
青州这里将建消... 12-16
【惠企便民·人... 12-10
   
探踪云门山 08-14
王翔千、王振千... 07-20
青州老庄王氏宗... 04-08
走进平安庄 10-14
探听,来自偶园... 10-10
青州历史考古研... 03-29
法伟堂乡试朱卷考 03-22
圣贤文脉 村志... 03-01
青州新闻    
青州经济开发区... 04-24
织密安全网 共... 04-24
山水·茅峪道地... 04-11
山东中医药大学... 04-11
青州市博物馆获... 04-11
青州博物馆获评... 04-11
2024年第一季度... 04-10
青州博物馆荣登... 04-10
《今日青州》电子版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wfrbjrqz@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档案局四楼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12014985号

技术支持:710STU淄博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