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首页 |新闻中心|青州人文|青州书画|青州风光|青州房产|青州名流|书记专题|市长专题|青州挂失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州人文 > 淄流颂
淄流颂
来源:今日青州网      时间:2019-04-04 10:27:52      
内容摘要:有一种精神,穿破历史的烟云,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这种情怀能量的释放,是前进路上的呼唤。 战国时期,齐国为了征伐鲁国,开通了由临淄、辛店及朱崖、黑旺、淄川、博山(颜神)出青石关通往鲁国的战道。


有一种精神,穿破历史的烟云,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这种情怀能量的释放,是前进路上的呼唤。
  战国时期,齐国为了征伐鲁国,开通了由临淄、辛店及朱崖、黑旺、淄川、博山(颜神)出青石关通往鲁国的战道。齐桓公二年(684年)齐国大军沿新修的齐鲁战道,经颜神,南出齐鲁两国要塞——青石关,进至鲁国腹地长勺(今莱芜市东北)与鲁国军队交战。齐国军队出师无名,无后援,结果齐军大败。此战成为历史上的著名“长勺之战”,战败的齐国返回,并关闭了青石关。之后,齐国在与鲁国的交界处马鞍山上,筑石墙,修长城,并安营扎寨,驻兵守边界。明王朝时,朝中的官员又开凿了绕开淄川一条路,经朱崖、长秋、太河、源泉斜向颜神镇纳入老道,直通莱芜的青石古道。从朱崖向南到源泉这条山溜沿河路,称为“淄河流域”。抗战时期,淄河流域是我山东八路军南北往来的要道。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肆无忌惮地践踏。山河破碎,民族危夕。蒋介石的抗日妥协政策,致使山东的国民党大军弃枪而逃。“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中国共产党的全民族抗战政策的号召下,“驱逐日寇出中国”,已成为爱国人士解救民族的奋斗目标。从1937年下半年至1938年上半年,在中共山东省委的领导和按排下,山东各地就有十支抗日大军成立。这些抗日武装的立足之地,是在日军的魔爪一时还没有伸到的农村及偏远山区发展起来的。抗日武装的建立起,不断地破坏日军的交通线,不断地打击日军的侵略行动。抗日游击战,创造了有利条件。逃跑后又回来的一些国民党分子,官吏及地主豪绅,也纷纷自立旗号,扩大势力,他们一旦站住脚,变借其合法的名义,到处委派委员,县长,限制和破坏人民的力量。同时,抗战力量也在不断受到日军的军事围抄。这时,战斗在胶济铁路张店以北活动的第三支队,正处于非常困难时期,黑铁山起义领导人之一,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在恒台县牛王庄,遭敌人伏击,壮烈牺牲。
  “为总结经验,适应斗争形势突然紧张的需要,三支队在胶济铁路以北的主力部队南下,来到淄河流域长秋,娥庄一带休整。支队领导分析了部队的现状和当前斗争形势,根据省委确定的以山区做依托,坚持平原的思想,讨论决定:把胶济铁路南,淄河上游的长秋一带山区作为三支队休整的后方。多数部队回到胶济铁路以北的平原地区开展活动,如环境恶劣,难以坚持,就撤到山区;条件有利时,再回平原活动”。“这时,敌人在铁路沿线的封锁更严,我们只能活动在一些小村镇,每天不是与敌人遭遇,就是被迫转移,十五天打了十七次仗,部队十分疲惫。在这种情况下,我不由得开始怀疑;我们以铁路南的山区作依托骑着胶济铁路,开展清河平原游击战的办法和三路分兵的部署,是否正确?出来后又只能被动应付,如此下去,平原根据地什么时候才能建立起来?但一时又拿不出方案”。这是三支队司令杨国夫《坚持清河平原之战》一文中的两段话。鲁南是我八路军山东纵队所在地,纵队徐向前司令员,王建安副司令员,朱瑞政委,听取了清河特委书记景晓村和三支队司令员杨国夫的汇报,最后明确指示:“三支队应坚持发展平原游击战争,向小清河以北发展,撤出铁路南边的小块山区根据地,到黄河入海口两岸荒原地区去建立根据地,并打通翼鲁边区的联系”。这一重要指示,对三支队和清河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三支队北越胶济铁路,首先向清水泊地区进军,然后,三支队分别越过小清河进至博兴、广饶北部,接连击退进攻我军的日伪和顽军,迅速打开了局面,建立了清河抗日根据地。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发生了变化,日军为了扼杀敌后发展起来的抗日力量,停止对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进攻,从前线抽调大批兵力,回师山东,占据大部分县城,并开始“扫荡”我抗日根据地。12月,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公开投降了日本,各地不少国民党部队,也在曲线救国的投降理论遮掩下,认贼作父,纷纷投靠日寇。这时,山东国民党顽固派与日军相互勾结,并分散兵力部署,到处修据点,建立维持会,扶持伪政权,然后从这些据点出动,对根据地实行连续“扫荡”。
  为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山东分局调战斗在胶济铁路以北的三支队一部分,排、连、营、团级干部62人,分别到鲁南及延安抗日大学受训。加上四连和七连护送,共270人。这支部队由政治部主任鲍辉同志带队,有三营营长吕乙亭护送。我党保持着统战关系,出发前曾就借道问题,与秦启荣部下,王尚志进行了交涉,他表示可以提供方便。事后,王尚志却抢先增兵,驻进了太河镇。1939年3月30日午时,我受训部队到达太河镇西河滩的岸边小路时,围墙上,西山的豹子岩山上,南边的钓鱼台,土匪从三个方面向我军开了枪,三营营长吕乙亭走在前面,当场中弹牺牲。鲍辉通讯员刘书厢来送信也壮烈殉国。除了走在前面的四连连长许子敬,带领五十多人突围后,其余的全部被捕。被捕的鲍辉,特务团长潘建军,宣传科长邓审晨等同志,被土匪惨遭杀害。
  太河惨案,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抗战这一罪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根据党中央毛主席;“对一切顽固分子,必须严肃态度对待”,“必须坚决消灭之”。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在军事上作了按排,四支队由南向北,先打掉盘踞在娥庄的秦启荣的司令部,然后各个击破。一支队由东向西,从临朐三岔出发,截击逃窜之敌。三支队由北向南,沿淄河两岸向太河镇压去。指挥由司令员张经武,副司令员王建安等同志。“遵照山东纵队讨顽命令,三支队于四月四日,赶到抗日根据地长秋村,为保证战斗的胜利,召开了战斗会议。到会的除了两团的主要干部外,还有支队参谋主任叶更新,新编一营营长冯毅之等。会议决定采取迂回战术,全歼该敌”。这是杨国夫抗战回忆录的一段话。一三四支队战士杀敌心切,合歼顽匪,取得了各个战斗的胜利。救出了被捕的战友同志,随后,山纵首长,亲临太河镇慰问了部队和受难的同志,并在河滩上举行了追悼大会,沉痛地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战友。
  反顽战斗结束后,三支队部分战士分别在下册村、娥庄溜休养。这时,山东国民党反动派秦启荣贼心不死,纠集淄河流域梯队司令翟汝鉴、翟超、王葆团、杨希九、田振中等八支顽军,对我休养的三支队战士,及刚刚成立一年的四支队新编一营,进行包抄袭击。我军察觉了顽匪的企图,在山东纵队张经武司令员的指挥下,四支队打增援,三支队主力全力参加反顽战斗,激战二十余天,将顽军完全击溃。这在山东抗战历史上称为“淄河事件”。这次讨顽战役,夺回了淄河流域这块山区要地,打通了铁路以北清河胶东抗日武装,通往鲁南的交通要道。
  长秋村,是庙子镇的一个自然村。抗日战争时期,是益都县第三区,村庄地处淄河流域东岸,村前有一条唯一通往鲁南的道路。村庄的左边是十五华里的太河镇,这里是通往鲁南的南大门;右边是十三华里的朱崖村,这里是通往鲁南的北大门。只要站在村西头的瞭望台,这南北两处的村庄都尽收眼帘。长秋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1938年新年刚过,战斗在铁路北的八路军笫四支队司令员廖容标,政委姚仲明,带着一支分队来到了长秋村。司令员廖容标在抗战回忆录“长秋的春天”一文中,有这样几句叙述:“长秋村外有一座破旧的大庙,也许因为乱世年头,早已断了香火,屋里结满了蜘蛛网,地上积了很厚的灰尘。我们决定暂住在这座庙里。干部、战士放下背包,就忙着打扫庙堂”。“久闻廖司令姚政委大名,今日有幸有幸!很显然,他就是李思亮。接着他转向-侧的矮个子,用手一摊介绍道:这位是冯政训员。我们心里明白,他就是张天民同志介绍过的那位地下党员冯毅之”。他们讨论了全国的抗战形势及淄河流域抗日斗争情况,决定成立淄河流域抗日联军办事处,办事处设在长秋村,冯毅之任办事处主任。从此,这个地区性的抗日游击部队,与大规模地正规部队取得了联系。为以后,淄河流域抗日武装的发展尊定了基础。1938年阴历7月,“太河暴动”,冯毅之拉出了三百多人,下设三个连队,成立新一营。(后编入山东八路军四支队新编一营)冯毅之任营长。这在淄河流域,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率先亮出了一把利剑。抗日武装的发展与壮大,引起了驻洪山日军的警觉。1939年正月下旬,有十几个鬼子开始扫荡长秋村,得知消息后,冯毅之按排两名勇敢机智的战士,王文训、翟作新,前去河西村的西崖头山岭观察敌情,并对他俩作了交待,然后,冯毅之又把机枪连埋伏在河东的岸地。当鬼子进入村,埋伏的两名战士扔出两颗手榴弹,鬼子在爆炸声中朝着村外跑去,鬼子还处在慌乱中,又被对面枪声一阵打来,鬼子丢下尸体,拖着伤员朝北逃走了。这次战斗,缴获了一门手炮等物件。取得了首次抗日战斗的胜利。这极大地鼓舞着淄河两岸人民的抗战精神。“太河惨案”发生后,淄河流域这条红色路子已完全暴露出来。这时,中共益都县委的抗日工作重点也转移到“淄河流域来”。1939年10月,在益都县委书记李云鹤同志的主持下,益都县参议会成立,冯旭臣当选为益都县参议长,下设七名参议员,各分布在淄河两岸的村庄。11月份,益都抗日民主县政府成立,冯毅之任县长兼武装大队长,村内妇救会,游击小组也成立,抗日武装大旗在长秋村高高飘起,至此,淄河流域抗日武装统-战线已形成。根据上级指示,冯毅之带队上调整编。整编后,冯毅之带回两个班,加上留在村的两个班兵力,组成了益都县大队。县大队活动的范围;北至胶济铁路,南至博山区第七区太河镇。东至临朐,西至张博路。冯毅之领导着益都县大队,利用熟悉的地理环境,在淄河两岸人民的支持下,为牢牢地坚守这块阵地,准备着与敌人进行-场场顽强的战斗。与此同时,在反对顽战斗争中,被击溃的王葆团去投靠了益都城里的鬼子后,带着日军返回了朱崖村,并修建碉堡。这时,太河镇北的金鸡山上,敌匪也按设了据点。淄河流域的抗日形势开始恶化。上级党给益都县大队的指示:“不管怎样艰苦困难,也要坚守阵地,不要有转移撤退的想法和打算”。
  1940年7月4日,冯毅之带队驻进豆家崖村。拂晓前,发现了敌人,县大队立即撤到村后的刨泉山上。这次是朱崖据点的日伪互相勾结,来偷袭县大队。敌人包抄山头,并没有进展,但敌人在调整兵力后,进攻战斗力增强了。刨泉山,山势陡峭,但因弹药短缺,很难抵挡敌人的进攻。县大队战士在阻击战斗中,通讯班已有冯广全、赵家惠、孙在晋三位同志牺牲。县长冯毅之,看到战友倒下,满腹怒火有着决心一战的念头。在这焦急的时刻,通讯班班长冯佃笃说下“我们快走吧!县长,你若有个不好,我们这支队伍怎么办?”这句话提醒了冯毅之,在机枪手翟作新的掩护下,他们才撤离了阵地。7月24日,冯毅之在外线作战带队回到长秋村,老百姓对他说:“朱崖据点来了个鬼子小林队长,进村十分凶恶,闹得人心惶惶”。老百姓要求县大队给以打击,杀杀鬼子的嚣张气焰。日军小林队长扫荡长秋村,不敢直接进村,他先是爬到长秋村东的阳明山上,用望远镜探看村里有没有动静,没有动静就进行扫荡。当冯毅之摸清楚了小林队长的扫荡规律后,就做了作战计划。这天,接到情报,得知朱崖日军扫荡,冯毅之就让冯佃笃带领机枪班,埋伏在阳明山的北坡上,然后对村长及游击小组的同志说:“你们埋伏在山下面庄稼地里,枪响后,你们就配合作战,并做了交待。”这天,朱崖据点的日伪出发,大约在九点多钟,才走出上庄村,伪军在前向山上爬去,进入伏击圈时,山头上的枪声响了,在爆炸声中,没有打死的往回逃,日军却在后面催着伪军继续向前冲。枪声过后,山下庄稼地里“杀!缴枪不杀”的喊声,从这里那里庄稼地里传出,日军摸不清战斗的情况,也不敢恋战,就撤退逃走。部队随后追击。这次战斗,取得了一个大胜利。打死了日军小林队长,激获了一挺机枪。
  1940年秋,我八路军“百团大战”,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取得了巨大胜利。日军在震惊之余,调整兵力部署,集中侵华兵力的60%以上,伪军90%以上,专门对付我军。强化伪政权,并巩固占领地。广修封锁沟,墙与碉堡,对我游击区“以蚕食为主”。
  1941年5月21日,驻洪山的日军,在淄河西岸的村庄佛村有五个碉堡。这对益都县大队的抗日活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廖容标司令员带领三营战士,利用午夜后两点钟,发起了进攻,战斗打的很紧张,五个碉堡只攻下四个,天已经放亮,为防止淄川洪山的日军增兵,廖容标带部队就撤出了阵地。三营的同志就去太河西的大山深处方山修养。第二天,日伪联合对长秋村及淄河两岸的村庄进行了两天的扫荡,但无一收获。日军并不死心,然后在要道山头,有敌兵把守。三营的同志供养成了问题,路途远路口有据点。抗日民主益都县政府,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长秋村的党员和游击小组。冯佃新站出来说:“我在方山打过铁,哪里的路我熟悉,我给你们带路。”他们二十多人,分两组,每人带着60—70斤供养,利用夜晚,躲过敌伪岗哨,将食物送到部队手中。老百姓离不开军队,军队更需要老百姓的支持,当三营柴营长接过供养时,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占领淄河流域,就必须将益都县大队赶出淄河”。日伪军对长秋村虎视眈眈,但几经扫荡,也见不到县大队的影子,有时还处处挨打,敌人把冯毅之视为“冯铁头”。日伪把长秋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敌人又改变了一种扫荡方式。采用了一种长途奔袭,各个击破的战术。有千余敌兵集结在辛店火车站,当夜用汽车把兵力运送到朱崖据点,并没有停留,当即出发。8月23日,午夜时分,包围了长秋、冯家岭、李家峪、豆家崖村。长秋村里没有部队,鬼子进村的动静,惊动了还没有睡着的人,“鬼子进村了,鬼子来了”。恐惧凄惨地喊叫,划破了村中寂静的夜空。声音,惊动了在梦中醒来的人,他们叫着家人,拖着孩子,慌乱地向先前逃出的村口跑去,其实村口早已经被敌人把守。日伪军把老百姓抓到一个空闲的地方,点燃柴禾,火焰燃烧的四周通亮,鬼子恐吓威胁,伪军在审问:“谁是自卫团?县大队在什么地方?冯毅之在哪里?”见没有人回答,鬼子见前面站着三名妇女,上前威胁,她们三人奋力反抗,态度坚决。鬼子见软硬不吃就开枪打死了她们,这三名妇女是冯保恒之妻、张同安之妻、冯保友之妻。鬼子还不甘休,又将许广田推进火堆里,许广田几次挣脱出来,但又被推进去。活动在下张村的小分队察觉敌情,便鸣枪警示。日伪听到集合的哨声,朝许广田开了一枪,幸好没打中要害。当人们救出许广田时,他已经迷糊不清,但最后落了个双目失明。
  日伪残酷的扫荡,使抗战环境更加极其恶劣,这时,周边县市的抗日武装干部,经不起艰苦的环境条件,叛变投敌,这给抗日工作带来了极大损失。为保存力量,等待时机,上级党组织决定;把博山、临朐、淄川三县政府全部撤销,合并到益都县政府。成立四县联合办事处,张京涛任工委书记,冯毅之任办事处主任。
  日军更加对抗日根据地长秋村,实行严厉地封锁与扼制,四县联合办事处主任冯毅之,在“抗战日记”一文中曾这样写道:1942年10月,上庄村据点来了个刘振标伪队长,益都城里的日军给他下了个死命令,非要在长秋村设立据点,他犯难了,不设不行,设不就是自找苦吃,哪里有活头。这个刘队长是个有思想的人,就派代表,向长秋村负责人和平谈判。伪代表说:“我们的刘队长没有忘了国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忍辱受屈地等待。刘队长十分佩服贵村人民的抗战决心,我们扫荡时,也是应付的样子。”伪代表最后说:“现在城里的日军,非要在贵村按设据点,队长犯了难,设又怕与冯主任发生冲突,所以派我来商议商议,你跟冯主任说说。”我听了汇报后,了解了情况,知道这个刘队长进村扫荡,从不打骂老百姓,也不抢东西。根据当时党的政策和工作重点,是争取伪军,孤立敌人,咬紧牙关,渡过黎明前的黑暗,准备反攻。经过反复的研究决定:只是应付鬼子,不是真心与八路作对,我们可以让步,允许他们在村外修建炮楼,驻上一两个班,但士兵进村,不准带武器,我们可以保证他们的安全。若鬼子有命令扫荡,事前能送出信来,我们更欢迎。结果我们的条件他们全部接受了。
  马鞍山,坐落在淄川区太河镇,淄河上游。它在庞大的山坐上矗立着一个巨大石峰,高达数十丈的石峰东西两顶相连成凹形,远望状如马鞍,故名之。四面悬崖峭壁,南面有条石壁开凿的阶梯,形状如天梯,上达南天门,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马鞍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扼守沂蒙山区通往清河地区的门户。
  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一年,是日军勾结伪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最毒辣的扫荡手段呈多样化。秋后,日伪纠结五万兵力,对鲁中地区实行更加残酷的“拉网合围”式的扫荡。马鞍山地区的主力部队暂时撤离,致使马鞍山成了暴露在敌人腹地的前哨阵地。马鞍山山势易守难攻,是我八路军的小后方,一些重要伤员,干部家属陆续被安置在山上。其中有;冯毅之的父亲冯旭臣,妹妹冯文秀,妻子孙玉兰及长女新年、次女芦桥、小女平洋6口人。因在莱芜市茶叶口,遭遇战中负伤锯掉右腿的是第一一伍师教导旅二团副团长王凤麟,鲁中区党委组织科长李成式,鲁中联合办事处民政处长谭克平,山东纵队政治部科长于平等40人,但山上缺水缺粮,弹药不足。
  11月间,有一股1000多人的日军和汉奸窜至马鞍山地区,随日军扫荡的汉奸头子唐应三,对日军说:“山上驻有八路军重要干部,有兵工厂”等,日军头目信以为真,变赌注了攻山的命令。9日,日伪向马鞍山发起了猖狂的进攻,敌人在马鞍山南、东两面的山岭上架着大炮,直轰南天门和峰顶,在大炮重机枪的掩护下,日伪军向马鞍山不停地发起冲击。王凤麟一声打,首先撂倒了一个指挥官,山上的伤病员、家属、老人、孩子都行动起来,用手榴弹、石头和仅有的几支枪阻击敌人。敌人的多次进攻,都被山上的军民顽强阻击而失败。山坡上横七竖八的布满敌人尸体。次日,日军从博山、莱芜、张店等地,用30辆车运来了日伪军2000多人和大量弹药。三架飞机轮番俯冲轰炸,大炮重机枪,一起向马鞍山轰炸。山顶上硝烟弥漫、碎石弹片乱飞,围墙工事大部分被毁,敌人又开始了进攻,在激烈的战斗中,山上大部分同志牺牲。人员伤亡较大,弹药已缺乏。这时,人们已经忘记了害怕,心理只有一个理念“我是中国人”,没有打过仗的家属也表现的非常勇敢,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战斗中,冯文秀在阵地上传递消息,宣传鼓动救护伤员。冯旭臣冒着爆炸声在搬运石头,他“以宁死在炮火中,也不当俘虏”的誓言呼喊着,在鼓舞着同志们。他在搬运石头时,不幸中弹牺牲。中午以后,指挥鲁中区的日军师团参谋长,他心中疑困难解,“这个小小的山头,用这么大的兵力还攻不下来”。就爬上山腰亲自督战,当他拿起望远镜探望时,被王风麟一枪击毙。敌人更加疯狂地继续攻山,黄昏时,弹药石头已经用完,已经很难挡住敌人的进攻。王风麟已多处受伤浑身血迹,形势危急,他命令通讯员小张,从后山下去向部队首长汇报情况,也命令家属孩子也送下山,随后孙玉兰怀抱平洋,身背芦桥(新年已经炸死),由于负载过重,布绳很快被挣断,母子三人坠崖牺牲。
  南天门失守,王风麟又中一弹,倒在血泊中,见敌人向他走来,他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对自己开了一枪,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奉献了宝贵的生命。退部已受重伤的的冯文秀见此情形,毅然跳崖捐躯。刘厥兰把最后一枚手榴弹投向敌人,也跳下悬崖,由于树枝的拖挂而幸免遇难。
  这次战斗中,在山上牺牲的有姓名的27人,幸存有;刘厥兰、王得善、吕存生、邹大方和孟启兰一家共10人。英雄们的流血牺牲,是敌人付出了巨大代价。马鞍山保卫战气壮山河,威震敌人,打出了中华名族的威风。
  为了纪念马鞍山战斗英雄列士,建立了烈士塔。正面是四个大字:“气壮山诃”,背面是当时博山县长毛梓材写的;“马鞍山抗日烈士赞”:“奇男儿,守空山,频将敌伪截断,飞机大炮山可撼,壮士英风不变。审知军械势悬殊,浴血运石犹抗战。拼头颅,使敌伪惊服,这气节,教人民敬念。山或崩,石或烂,烈士精神终古换。”如今,马鞍山,已经是一处红色的爱国教育基地。每到春秋季节,学生游客来到这里祭祀先烈,不忘初心,传承教育。
  历史不能忘,人民不会忘记历史。1986年,淄博市委市政府,在太河村西豹岩山上,面朝太河滩,修建了《太河惨案烈士纪念碑》,让人民群众瞻仰了解抗日战士,面对顽匪残酷的折磨,所表现的抗战不屈的英雄气概。“不惜身价坐下囚,同为山河共喜优”,净化心灵,激励斗志。英雄的精神,是时代的一种召唤。守住历史,就守住了历史的根,历史的魂。抗战时期,长秋村,这个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村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一百多人参加了八路军及地方抗日武装组织,为坚持淄河流域的抗日斗争中,有30多人牺牲在战场上。在抗战艰苦的三年中,长秋村人,面对曰伪的“三光政策”,不畏惧不害怕,始终有一个理念,“抗战必胜”。有4人死于日军的枪刀下,有60多人被日军抓去做苦工,有的死于东北日军的苦役中。在抗日战争中,长秋村的老百姓,始终与八路军,抗日民主益都县政府心连心,团结一致,完全彻底支持抗日工作,所表现的勇敢顽强的抗战斗志,被抗日民主益都县政府称赞为“抗战堡垒村”。也在山东抗战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为了让后人牢记历史。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长秋村烈士纪念碑,在村东松柏拥抱的山林中屹立而起,村内冯毅之故居,有抗日纪念馆,馆内有;时任省委书记黎玉及省长,高克亭、余修、张京涛、高启云,时任淄博特委书记,金明的题词。为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在青州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一条红色旅游线已经开通了,“抗日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烈士墓群”,村内还有许多抗战遗迹。庙子镇党委政府正着手打造一条红色的链条。这些年来,单位组团,学生家长等,来到这里,聆听历史的诉说。哪“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气魄,同感身受,陶冶情操,要立根树本为人民。
峰火枪声话当年,日寇抢夺交通线。
横刀立功杀敌寇,血染淄流千秋颂。
英烈九霄飞莺燕,文人战地拥貔貅。
英雄怀壮凌云志,史史篇篇代代留。
                 (冯庆林)



编辑:今日青州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今日青州、今日青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综合商讯    
青州市公告挂失... 11-30
青岛科技大学暑... 08-15
青州市医保局开... 12-02
《潍坊日报今日... 02-11
潍坊市12345政务... 12-16
2022年全市中小... 12-16
青州这里将建消... 12-16
【惠企便民·人... 12-10
   
探踪云门山 08-14
王翔千、王振千... 07-20
青州老庄王氏宗... 04-08
走进平安庄 10-14
探听,来自偶园... 10-10
青州历史考古研... 03-29
法伟堂乡试朱卷考 03-22
圣贤文脉 村志... 03-01
青州新闻    
青州市卫生健康... 03-26
好人好事暖人心... 03-26
招大引强在行动... 03-26
青州市卫健局:... 03-26
市卫健局“三化... 03-21
【护林防火进行... 03-21
青州市市场监管... 03-21
青州市交通运输... 03-15
《今日青州》电子版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wfrbjrqz@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档案局四楼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12014985号

技术支持:710STU淄博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