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首页 |新闻中心|青州人文|青州书画|青州风光|青州房产|青州名流|书记专题|市长专题|青州挂失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州人文 > 诗论(一)互相学习 共同繁荣 ——谈旧体诗与新体诗的关系
诗论(一)互相学习 共同繁荣 ——谈旧体诗与新体诗的关系
来源:今日青州网      时间:2020-04-30 16:53:19      
内容摘要:青州市诗人协会今天成立了,我非常高兴。我们的人员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这便是:有的写旧体诗,有的写新体诗,如在座的孙瑞老师及不少人,是写新体诗的;在座的陈永庆先生等不少人,是写旧体诗的。所以,我今天发


青州市诗人协会今天成立了,我非常高兴。我们的人员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这便是:有的写旧体诗,有的写新体诗,如在座的孙瑞老师及不少人,是写新体诗的;在座的陈永庆先生等不少人,是写旧体诗的。所以,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谈旧体诗与新体诗的关系》。
  旧体诗和新体诗是相通、相融的。从目前的创作实践看,旧体诗与新体诗各有长短。因此,两者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共同繁荣。
  旧体诗具有形式美、音韵美、容易记忆等优点,但其严谨的格律形式,对于人们的创作造成一定的束缚,故有人称之为“戴着镣铐跳舞”。不过也有人说,“戴着镣铐跳舞”而舞姿优美,不是说明舞者所掌握的技艺更娴熟与高超吗?新体诗表现形式自由,但往往存有松散而不凝练、缺乏形式美而不容易记忆等缺点。由此观之,是用旧体进行诗歌创作,还是用新体进行诗歌创作,这是诗人的创作自由和习惯,完全没有必要计较其形式的孰好孰劣,而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是看能不能写出质量上乘的诗歌来。
  2000年《中华诗词》第4期上有文,引用刘征先生在《画虎居诗词·自序》中的一段话:“这以前,我大体是用新诗写讽刺诗,用旧体诗写一己对人生的感悟。王朝闻先生来信说:‘这样的分工大可不必,对象虽有美丑之别,主体对客体的发现却是二者相互作用于主体的结果。’老人从美学的高度讲明道理,是极有说服力的。”刘征先生的诗创作,新、旧体都用。臧克家老人也是既写新体诗,也写旧体诗,他在20世纪60年代就宣称:“我是一个两面派,新诗旧诗我都爱。”他又曾经介绍说:我老早就有这么个想法,有些境界,用新诗写出来淡而无味,如果出之于旧体,可能成为精品。试举二三诗句为例,“诗情不似潮有信,夜半灯花几度红。”如果把它译成:诗的感情不像潮水那般有定时,夜半灵感袭来,好几次打开灯赶忙写起来。试比一比,自然会觉得哪一种有滋味,哪一种平无特色了(2000年《中华诗词》第3期》)。从刘征先生和臧老的切身体会可以看出,入诗的题材和内容有时是相同的,但怎么有利于表情达意,有利于表述其“境界”,就采取哪一种诗体,完全不需要做什么硬性规定。
  最近,我参加过两次诗词笔会,一次是咱们青州的“‘东方杯’全国爱情诗大奖赛”,这次大奖赛有旧体诗,也有新体诗,都有写得挺好的。另一次是“太行山陵川全国诗词笔会”,这一次笔会完全是同一色的传统诗词,到会的有很多名家,如李锐、刘征、李汝伦、周笃文、林从龙等。会间收获颇大,特别是体会到,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境界不同,水平高低,就会写出不同质量的诗词来。所以,不管是写旧体诗还是写新体诗,最重要的是加强生活磨砺,提高思想境界,增强观察能力。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写出高质量的诗歌来。
  我以为,对于新体诗,应该写得更蕴藉更厚重;对于旧体诗,应该写得更鲜活更富有时代精神。总之,不论新体诗还是旧体诗,都应该出“新”。臧老曾经为一位“写新诗也写旧体诗”的同志的诗集写过序言,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新诗、旧体诗一脉相通。形式虽老,而艺术要求,初无二致。现在作旧体诗,必须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否则不能成为今日之旧体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诗歌创作具有了这种新意,那么,无论作者采用的是旧体抑或新体,从某个方面来说,都应该称之为“新诗”。因此,无论是新体诗还是旧体诗,其成败的关键是看其能不能出“新”,能不能写出好诗来!实际上,一些优秀诗人多是既写旧体诗、也写新诗的,这里写到的臧老、上面说到的刘征老,再往前追述到民国间的一些著名诗人,都是如此。近些年来,多用微信交往的著名诗人陈显荣先生,也是新体诗、旧体诗都写的。
  从年轻的时候开始,我是以写新体诗为主、以写旧体诗为副的,发表的第一首诗就是用的新诗体;后来又逐步过渡到以写新体诗为副、写旧体诗为主了。由此看来,从这个层面上也可以说:“新诗旧诗我都爱”吧。
  后来,我曾经写过一首七绝,就是说明旧体诗与新体诗的关系的,也是说明“我都爱”的态度的。今录于后,以明其意。
新诗旧体各风流,并蒂双花竞自由。
文苑同培启门户,嫣红姹紫共春秋。
  综上所述,新体诗的写作,除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营养外,更特别要注意吸收旧体诗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只有继承吸收得好,才能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新体诗来。当然,旧体诗的创作,也有一个继承、发展和创新的问题,也有一个向外来文化、向新体诗学习的问题。由此可见,旧体诗与新体诗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走共同繁荣的道路。     (张景孔)
  (说明:此文原为1996年1月在青州市诗人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先后于2000年、2020年整理增修。)
 

编辑:今日青州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今日青州、今日青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综合商讯    
青州市公告挂失... 11-30
青岛科技大学暑... 08-15
青州市医保局开... 12-02
《潍坊日报今日... 02-11
潍坊市12345政务... 12-16
2022年全市中小... 12-16
青州这里将建消... 12-16
【惠企便民·人... 12-10
   
探踪云门山 08-14
王翔千、王振千... 07-20
青州老庄王氏宗... 04-08
走进平安庄 10-14
探听,来自偶园... 10-10
青州历史考古研... 03-29
法伟堂乡试朱卷考 03-22
圣贤文脉 村志... 03-01
青州新闻    
青州市卫生健康... 03-26
好人好事暖人心... 03-26
招大引强在行动... 03-26
青州市卫健局:... 03-26
市卫健局“三化... 03-21
【护林防火进行... 03-21
青州市市场监管... 03-21
青州市交通运输... 03-15
《今日青州》电子版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wfrbjrqz@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档案局四楼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12014985号

技术支持:710STU淄博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