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首页 |新闻中心|青州人文|青州书画|青州风光|青州房产|青州名流|书记专题|市长专题|青州挂失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州人文 > 信仰至上 浩气长存——追记青州历史上第一位团员李耘生
信仰至上 浩气长存——追记青州历史上第一位团员李耘生
来源:今日青州网      时间:2021-06-08 09:37:10      
内容摘要: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杰出代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短短二十七岁的一生,足可惊天动地,浩气长存;他就是青州历


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杰出代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短短二十七岁的一生,足可惊天动地,浩气长存;他就是青州历史上第一位团员,山东省立第十中学(今青州一中)第十二级甲班学生李耘生

 

 

南京白下路的南京贫儿教养院旧址


  李耘生,原名李殿龙,字云生,后改用耘生,有过老李、老章、李立章、李涤尘、朱××等多个化名。1905年6月2日拂晓出生在广饶县城东南二十里的西李村。1920年秋考入位于青州的山东省立第十中学,1923年10月经共产党员、十中老师王翔千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青州的第一位团员。1924年春未及毕业就被调往济南从事革命工作,2月经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即担任团济南地委的秘书(即书记),1925年1月26日至30日,李耘生作为济南团地方执行委员会的代表,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2月24日当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6月奉调到青岛担任团青岛地委书记兼组织部长,12月初又调回济南团地委任书记,直到1926年3月被调到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做组织工作。1926年冬被中央派往武汉任中共硚口特区区委书记,在这里结识章蕴同志(时任区委组织部长兼妇女部长),并和她结为伴侣。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宁汉合流”之后,李耘生临危受命,就任中共武昌市委书记,彰显了共产党员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1928年春,党组织调李耘生到南京任市委书记,化名李立章。到南京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四处奔走,但始终没有接上组织关系,只好通过章蕴的姨父谋了一个《时事新报》记者的身份作为掩护,继续寻找党组织。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以嫌疑犯判刑10个月,被关押在南京老虎桥第一模范监狱。1929年4月刑满出狱后,通过狱中难友王井东介绍,到上海与党组织接上关系在上海与南京间的铁路线上,专搞铁路工人的工作。1931年2月受中共江苏省委指派再到南京,任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化名李涤尘,以白下路贫儿院历史教员的公开身份为掩护,积极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党的组织恢复很快。11月中共江苏省委决定成立南京特委,任命李耘生为特委书记,专门领导南京周围一带党的工作,并组织武装游击队,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有力打击。1932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李耘生第二次被捕,被关押在南京的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敌人对他严刑拷打,残酷折磨,但李耘生始终没有暴露身份。1932年6月8日凌晨,那天恰逢是农历的端午节,李耘生被枪杀在南京雨花台刑场,年仅27岁。

 

 

杨光政《入狱记》封面

 

 

李耘生父子隔窗对认文字记载


隔窗对认,暴露身份


  于是,他的四岁儿子被抱进了这拘留所中,待走到七号的铁窗面前,老章(化名)马上想转过身子避过他,可是不料这小孩子已经瞥见了他的父亲,“爸爸!爸爸!啊啊啊!……”地哭叫起来,要扑到老章的身边去。在这境况之下,做父亲的心肠也软了起来,眼眶红红地只得转回身去,隔着一层铁窗去亲他儿子的脸。孩子微微地露出了笑容了。
  这是杨光政《入狱记》(太平书局,1944年出版,第99页)中记载的李耘生监狱里铁汉柔情的片段,是国民党反动派精心策划的一场“父子对认”的人间悲剧。
  《入狱记》的“序”中说:“本书所记,全系事实,绝无虚构之处。”
  引文中的“他”,就是李耘生,当时化名“老章”,自己承认叫“朱××”,被关押在南京伪警备司令部“拘留所”的“七号”牢房,与关押杨光政的牢房是“对过”。“四岁儿子”是指李耘生和章蕴的儿子,1930年1月19日(农历己巳年腊月二十日,生肖和其父母一样,都属蛇,俗称“小龙”)出生在上海红十字医院,乳名小宁,大名李晓林,当时实际年龄不到两岁半,虚岁是“四岁”。
  父子连心,再坚强的革命者也有割舍不断的亲情。李耘生全身颤抖,肝肠寸断——卑鄙无耻、丧失人性的刽子手,竟然抱来了天真无邪的儿子,从而达到了刑讯逼供、软硬兼施达不到的目的,从而确认了李耘生“中共南京特委书记”的身份。这场“隔窗对认”的人间悲剧,也在幼小的晓林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痛苦烙印,以致于在很多年以后的回忆中诉说——我在两岁多就“出卖”了自己的爸爸,成了“叛徒”。这话实际上是一种控诉,一种无奈!
  “林儿!林儿——!他将双手从铁窗中伸出,紧紧抓住了儿子软软的小手,儿子也紧紧地抓住了他的手。泪眼朦胧中,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儿子,抚摸着儿子圆鼓鼓的小脸蛋,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林儿,我的孩子,我亲亲的宝贝!”
  “他心若刀绞,他怒火万丈:是的,我就是中共党员李耘生!有什么花招冲我来,放了我的孩子!放了我的孩子——!”
  国家一级作家张晓惠在《李耘生烈士传》中的描述,让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眼泪和悲愤,也不仅仅是敬意和思考,更多的是责任、担当和前行的动力。


雨花刑场,生命定格


  身份暴露的李耘生丝毫没有慌乱和消沉,每当在狱中见到一起工作过的难友,他总会简短而会意地说:“我不认识你”“我和你没有关系”,意指自己绝不会出卖同志。
  敌人先是利诱,希望从他那里得到更多中共党组织和党员的线索。在一次审讯中,敌人对他说:“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生路,一条死路。只要你说四个字——愿意转变,就是生路。不光有生路,还有升官发财的出路。”
  李耘生义正词严:“共产党人为劳苦大众奋战求解放,这是我一生奋斗的目标。需要转变的是你们这一帮替蒋介石卖命、与人民为敌的家伙!”
  软的不行,敌人又对李耘生施以各种酷刑,但李耘生始终坚贞不屈,绝不低头。
  在阴暗潮湿、腥臭难闻的牢房里,李耘生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学习,并带领难友们阅读、讨论狱外亲友千方百计送进来的革命书籍。他常对难友们说:“为人民,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屈。要在任何斗争中经得起考验。”
  为了反对狱中非人的待遇,李耘生发动了绝食斗争。他挺身而出,代表难友们向敌人提出“三不许”:一不许烧霉米烂菜吃,二不许克扣“囚粮”,三不许打骂犯人。绝食斗争坚持了两天,敌人惊慌失措,终于答应了这三个条件。
  6月2日是李耘生27岁生日,这天李耘生再被提审,敌人声称给他最后一次考虑的机会,李耘生轻蔑地拒绝。
  预感到最后的时刻就要到来,李耘生把身边的书籍留给难友们作纪念,又写了一个简短的字条,托难友找机会交给房东再转交妻子。
  穷凶极恶的敌人终于要下毒手了。       

  6月8日凌晨,看守所的高墙外响起汽车引擎的轰鸣声,敌人最终将李耘生押往雨花台刑场。
  临刑前,刽子手问李耘生:“你有什么遗嘱?”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李耘生慨然回答:“我的遗嘱就是盼望亲人与你们斗争到底!”
  枪响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李耘生壮烈牺牲,和他的入党介绍人王尽美一样,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7岁,把青春的生命献给了青春的事业--追求人类幸福与自由的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现代以来,在雨花台英勇就义的革命烈士中留下姓名的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十中”入团,奠基人生


  1920年秋,刚满15岁的素有“才子”美称的李殿龙,从广饶的刘集振华高等小学堂,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位于青州(时称益都)的山东省立第十中学,为四年制初中第十二级甲班学生。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知名学府,面向山东全省招生,范围散布于以益都为中心的附近30余县,前身为青州府松林书院,最早可追溯到宋代的“矮松园”。1902年改办为“青州府官立中学堂”,是山东省第一所国办中学,1912年更名为“青州中学校”,1914年改为“山东省立第十中学”,简称“青州十中”。

 

 

青州省立十中校门,门旁牌书:中国童子军第一百二十一团部


  时任校长王少韩(其兄为王乐平)又名绍韩,字承堡,原诸城(今五莲)西楼子村人,省优级师范选科毕业,青州十中首任校长(时年24岁),1912年至1921年春在任。据2012年9月《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校史》说他“在时局大动荡中总理校务九年,治校规划有方,校风极见整饬,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青州十中办学采用近代办学模式,施行科学教育,教学不再恪守“古训”,教学思想倡导自由,教学方法重视开发智力、培训能力,唤醒了一代学子的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辛亥革命中就有该校学生为振兴中华,流血牺牲。五四运动更促进了该校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学识且热衷报国的青年志士。李殿龙在这样一所教学理念相对开明、开放的学校学习,在“连中三元”的王沂公读书台下读书,自然而然地受到先贤不仅为自己的温饱而读书、胸怀大志的精神激励。
  1920年夏,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的高材生、23岁的顾随,到该校任教,教国文和英语两门课程,让师生们耳目一新。1922年秋,山东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翔千,受中共济南支部的委派,到十中任国文教员,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开展党的工作。王翔千的弟弟王振千,北京高师(师大前身)图画手工科毕业,更早于他在十中教书,受哥哥的影响,也是热衷进步活动的积极分子,是早期“特别团员”。特别是王翔千的到来,给李殿龙带来了思想上的质的飞跃,开始更多的思考理想、信仰、社会和人生。
  据李殿龙当时的同班同学马永祯(字祥符,益都东关人,回族)回忆到:“李殿龙同学作风朴实,为人厚道,学习努力,在同学当中年龄虽小,但同学们都敬重他,老师对他也很器重……王翔千老师到来以后,组织学生成立新剧社,他任编导,排演新剧宣传革命思想。学生思想十分活跃,关注社会人生问题,寻求革命真理。信仰三民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还有信仰杜威的实用主义。参加政治活动的,大家信仰马克思主义,像李殿龙、刘俊才(后改名刘子久,广饶刘集村人)、卜荣华(广饶吴家庙人),又都是学习好的高材生。”这样,李殿龙和当时的同班同学刘俊才、卜荣华,低一级的王元昌及其弟弟王元盛(十五级),低两级的赵文秀等,他们在十中形成了一股进步力量。
  在王翔千老师介绍下,李殿龙开始和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和创始人之一王尽美通信,深入探讨共产主义理论,接受革命道理。1923年下半年,王尽美亲自来到青州十中指导工作,并到学生宿舍和李殿龙等促膝谈心,纵论国内外形势,畅谈中国革命的前途,思想更加坚定成熟。10月,王翔千介绍李殿龙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青州发展的第一位团员,也是今潍坊历史上第一位团员。冬,李殿龙介绍刘俊才入团,后卜荣华、刘德俊、赵文秀、王元昌等也相继入团。嗣后,最早的青州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建立,由李殿龙负责,隶属济南团地委领导。
  加入团组织后的李殿龙,更多的以自己的思考带动同学们走向进步的道路。他在收入《十中学生文选》的《一个奇怪的果子》一文中,以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刘基的《卖柑者言》为喻,讽刺和嘲弄了清王朝垮台后,虽有共和之名,但实质上是军阀纷争执政,积弊未除,就像杭州卖柑者的柑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深刻揭露了封建军阀的反动腐朽本质。
  1923年11月24日,在团小组组织的反帝反封建大会上,李殿龙以“欧洲好在哪里?”为题,带头发表演讲。他的演讲有理有据,慷慨激昂,将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对内镇压的真实面目,揭露得淋漓尽致,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赵文秀在日记中记录了这次演讲的情况:
  晚7点,在四年级教室开全体演讲会,6班合演,每班1人,李殿龙说,欧洲好的地方在哪里?欧洲除英国外,纸币没有不跌价的,各国不过如我国一省大小,就四五十万兵,现在德、法、希、土常起冲突,他们还来说我国财政紊乱,南北不和,来干涉我们,真是妄想。我听了觉得很对。
  从这次演讲可以看出,李殿龙满怀爱国主义的热情,对帝国主义侵略性已经有所认识。
  12月3日,青州十中为“侨日惨死之华侨开追悼会”,李殿龙在大会上演讲,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揭露帝国主义制造借口干涉中国内政以达其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
  青州团组织建立后,还非常重视在工人中开展工作,注重同青年工人交朋友。李殿龙、刘俊才等早期团员,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到益都火柴厂,火车站以及临淄、张店一带,宣传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把自己学到的革命道理传播到工人之中去。
  1924年春,团小组发展李春荣、王良栋、刘序功、王元盛、王懋坚(王振千之子)、相毓楣、王士秀、王宗吉、李怀才等十数名学生入团,旋即在王尽美指导下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州特别支部,刘子久担任干事长。此时,李殿龙已受王尽美之邀赴济南,在济南团地委工作,开始了八年之久的艰辛的职业革命生涯。


全家合影,铁骨柔情


  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李耘生烈士的展台上内,有一件国家二级文物,一张摄于1931年底的全家福照片:头戴贝雷帽、架着一副眼镜、身穿长棉袍的李耘生站着,形象年轻、儒雅、俊秀,目光坚定、平和,书卷气十足;清秀端丽、齐耳短发、身着毛衣外套的章蕴坐在凳子上,怀中双手紧紧搂着的是一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这个小宝宝就是他们爱情的结晶、将近一周岁的儿子晓林。丈夫站在妻儿身后,妻子怀抱儿子,仿佛呵护着这个家庭一切静谧安好、和美幸福。这是他们一家三口唯一的一张全家福,也是迄今为止我们能看到的李耘生烈士存世的唯一照片。

 

 

李耘生烈士存世的唯一照片:摄于1931年底的全家福


  很多年以后,章蕴回想起来,当时李耘生身上的棉袍已经穿了5年,蓝袍子褪了色,已经变成灰色。
  这件国家二级文物的背景是:1931年底,时任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长的李耘生在白色恐怖中工作繁忙,应远在山东广饶西李村老家的父母的要求,为思儿思孙心切的父母,去照相馆拍的这张照片,也将他们的青春与爱情,永远的定格在了这张两寸照片上,留在了无数景仰、热爱他们的人们心中。这张三口之家的唯一合影,因为在老家保管着,才幸存下来。
  孰料,仅仅过去了半年,李耘生就在雨花台英勇就义。两个月后,章蕴生下一女,取名早力。她为自己立下三条誓言:一定要找到党,回到党组织的怀抱;除去做工挣钱维持生活和抚养儿女,不做国民党的任何工作;不再结婚。

 

 

李云生(李耘生)烈士证书


  “过去百千斤担子我们俩人挑,以后这担子只能你一个人挑了。”这是李耘生就义前,几经辗转,留给章蕴的最终遗言。章蕴历经磨难,费尽周折,终于重新回到组织的怀抱。抗日战争接近胜利的时候,章蕴在组织的帮助下,才重新在李耘生老家找回失散多年的儿子晓林,历尽坎坷的晓林回到母亲身边时,已经是15岁的小伙子了。但身材瘦弱,完全看不出当年那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模样,是凭孩子小腿上那个十分熟悉的橄榄形疤痕,才确认他就是晓林。解放后,女儿早力也从外婆家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三口终于团圆。
  新中国成立初期,章蕴曾任华东局妇委书记、华东妇联主任,并兼任上海市妇委书记和市妇联主任,后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1982年6月,李耘生殉难50周年,满头白发的章蕴带着儿子、女儿,来到南京雨花台凭吊祭奠,并写下《如梦令》四首,其一是:
回首雨花台畔,别语匆匆遗愿。
五十易春秋,日日在肩双担。
双担,双担,未敢白头言倦。
  信仰至上,浩气长存。谨以此文,纪念李耘生烈士殉难89周年,纪念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潘广珠)

 

 

今广饶县大王镇西李村李耘生事迹陈列室

 

 

李耘生入团介绍人:王翔千(1888—1956)

 

 

李耘生入党介绍人:王尽美(1898—1925)


编辑:今日青州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今日青州、今日青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综合商讯    
青州市公告挂失... 11-30
青岛科技大学暑... 08-15
青州市医保局开... 12-02
《潍坊日报今日... 02-11
潍坊市12345政务... 12-16
2022年全市中小... 12-16
青州这里将建消... 12-16
【惠企便民·人... 12-10
   
探踪云门山 08-14
王翔千、王振千... 07-20
青州老庄王氏宗... 04-08
走进平安庄 10-14
探听,来自偶园... 10-10
青州历史考古研... 03-29
法伟堂乡试朱卷考 03-22
圣贤文脉 村志... 03-01
青州新闻    
第五届中华诗人... 04-26
青州经济开发区... 04-24
织密安全网 共... 04-24
山水·茅峪道地... 04-11
山东中医药大学... 04-11
青州市博物馆获... 04-11
青州博物馆获评... 04-11
2024年第一季度... 04-10
《今日青州》电子版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wfrbjrqz@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档案局四楼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12014985号

技术支持:710STU淄博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