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首页 |新闻中心|青州人文|青州书画|青州风光|青州房产|青州名流|书记专题|市长专题|青州挂失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州人文 > 探访“红色堡垒村”东朱鹿村——庆祝建党百年华诞暨八一建军94周年
探访“红色堡垒村”东朱鹿村——庆祝建党百年华诞暨八一建军94周年
来源:今日青州网      时间:2021-09-07 10:12:04      
内容摘要:在庆祝建党百年华诞暨八一建军94周年之际,我应邀与几个朋友一起来到有小苏维埃红色堡垒村之称的东朱鹿村进行探访,重温红色经典、感念党史


 

在庆祝建党百年华诞暨八一建军94周年之际,我应邀与几个朋友一起来到有“小苏维埃”“红色堡垒村”之称的东朱鹿村进行探访,重温红色经典、感念党史初心,以此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
  早在大革命时期,东朱鹿村就燃起了革命之火,一批又一批的革命者先后来到该村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建立了益北第一个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有“小苏维埃”之称。该村亦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志之士,参与地下革命活动,为青州及周边地区的革命斗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益都县委、中共益都中心县委、中共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县边区委员会驻地。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先后诞生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十支队、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十二、十七、十三中队,益北大队,四边县青年中队和工农大队,益寿临广四边县地方武装--六大队,益寿临广四边县独立营,益寿临广四边县特务大队等抗日主力部队,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一大批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动人诗篇。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该村就有35名烈士壮烈殉国。同时,也为我党造就了一大批高、中级干部和地方领导骨干。该村的陈毅斋(陈伯强)曾任解放军后勤部参谋长,陈景三曾任福州军区参谋长,陈凤九曾任山东省纪委书记,王云祥曾任水产部海洋企业局局长,彭飞曾任总政群工部副部长、全军政治工作学科顾问。同时,这座有“红色堡垒村”之称的村庄,曾遭受过日本侵略者血与火的劫难,涌现出英雄于素梅等一批杰出女性。村内有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东朱鹿村支部旧址、中共益北特支旧址等一大批红色资源,传承着坚韧不屈、艰苦拼搏、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近年来,在党史、文物部门的挖掘、整理下,这些旧址逐渐为人所知。

 

 

益都东朱鹿村,二战时益北特支所在地


  下面,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片红色土地,寻找永不被遗忘的红色记忆,聆听80多年前那轰轰烈烈的革命风云……


建立党组织 积极开展对敌斗争


  在这里,红色的革命火种,以星火燎原之势照亮了这片曾经苦难的土地……
  1926年底,苏区形势非常险恶,敌人占领了整个苏区,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共产党员王宗东受党组织的委托,回到家乡东朱鹿村发展党、团员,建立党、团组织。他以本村小学为基地,以教员身份作作掩护,为向周边村庄学生宣传革命思想,组织进步学生成立了“秘密读书会”,培养了一批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王宗东先后从读书会的会员中发展了20余名党员、团员。1927年4月7日,东朱鹿村党、团支部同时秘密成立。这是东朱鹿村第一届党、团支部,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青州北部地区(俗称“益北地区”)成立最早的农村党、团支部之一,从此揭开了该村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夭折,青州的党组织先后被破坏,党内个别不坚定分子开始在报刊上宣布脱党自首,国民党益都县党部把东朱鹿村及益北地区列为重点“赤匪区”,大肄搜捕杀害红军战士、地下党员、赤卫队员和革命群众,施行烧、杀、抢等无恶不作的政策,在大革命洪流中建立起来的工会、农民协会等群众团体被强行解散,一大批共产党员和工农运动骨干遭到捕杀,整个东朱鹿村及益北地区陷入白色恐怖之中。
  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吓不倒任何一个共产主义者,益北人民表示,决不后退。他们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进行战斗。
  王宗东坚持带领党支部一班人和赤卫队转战于益北苏区,像一把尖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王宗东率领赤卫队破铁路,炸桥梁,断电线,打军车,有效地扰乱了敌人的后方;经常采用游击战术,昼伏夜出,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打得敌人惊慌失措,惶惶不可终日;还通过化妆、侦察、伏击、夜袭等多种特战方式,在历次除奸反特战斗中,先后镇压了一批特务、政府要员、叛徒等,令敌人晕头转向,闻风丧胆。敌人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派出特务、收买叛徒、布置暗探,想方设法地严密搜查他的下落,但在群众的掩护下,他机智地避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查,还乘敌不备,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为此,敌人抓走了他的父亲王伯中和家属,用金钱收买和严刑逼供,企图能引诱王宗东上钩抓到他或逼其就范,但结果却令敌人大失所望。
  王宗东得知此事,始终放心不下家人,趁敌人戒备有所松懈的时候,悄悄回家看望父母。王宗东的父亲王伯中虽然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但不管敌人如何酷刑折磨,追问王宗东的下落,他总是咬紧牙关不说。这天,看到儿子回家了,高兴得热泪盈眶,但他知道目前的情况十分危险,他一边对儿子嘘寒问暖,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外面的动静。不一会儿就发现远处有几个可疑的人向这边走来,他警觉地对王宗东说:“东东(王宗东的乳名),前面来了几个人,你是不是避一避?”王宗东打量了一下来人,准备从后门离开。刚到后门口,就发现有几个人正慢慢靠过来。王宗东当机立断,迅速换个装扮,身穿蓑衣、头戴斗笠、肩背箩筐、赤着双脚,不慌不忙地走到门前扯猪草。王宗东顺着田埂从从容容地走去,不时弯下腰来扯一把猪草,就这样和前面走过来的特务擦肩而过。
  敌人的注意力全放在王宗东家,他们一股脑儿冲进家里追问王伯中:“王宗东在哪里?”面对敌人的追问,王伯中笑着回答道:“他啊,好久没有回家啦。”“混蛋!”特务们根本就不相信王宗东会不在家,他们在房前屋后,里里外外搜了个遍,连王宗东的影子都没看见。这时,特务们方才如梦初醒,想起刚从身边走过的那个扯猪草的人,可是他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王宗东又顺利躲过了一劫……
  在血腥风雨中,益北地区仅存的东朱鹿村党支部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活动,赤卫队转战于东朱鹿村及益北地区,开展打击国民党与地主土豪恶霸的游击战斗,组织开展的反年关逼债、抗亩捐斗争形成了革命高潮,鼓舞了苏区民众士气。大革命失败后的沉闷恐怖气氛渐渐被朝气蓬勃的氛围所替代。


兵刃见证 一场屠杀


  男女平等,婚姻自由;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有事做,个个有饭吃……有如世外桃源般的景象,曾经在东朱鹿村昙花一现。
  那是1928年1月,东朱鹿村建立起“益北地区最早的苏维埃政权”,这是益北地区第一个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广泛推进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开展得轰轰烈烈,建设插标分田的分耕制,让“耕者有其田”。
  推开“益寿临广四边县历史展览馆”的大门,那些激昂的革命口号,犹言在耳。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展厅里放有土枪、大刀、长矛等物品。暖阳照射下,当年的兵刃已经锈迹斑斑。想象下,在放有风箱、水缸,建有土灶的小房间里,兵工厂的成员热火朝天地干活。削木制杆、火土锻造、淬火冷却……一件件武器从这个小小的房间里制造出来。
  时间拨回到1928年春。东朱鹿村兵工厂组织了周边的农民、木匠等,大量生产大刀、长矛、鸟枪和土炮,保证了益北地区红军游击队的部分武器装备。同时,东朱鹿村兵工厂的10余座红炉,正在不分昼夜地燃烧,铁块被锻造为梭镖、鸟铳或大刀,输送给各乡的在乡农民、手工业工人,甚至青少年,人手一把,全民武装。
  可是好景不常,革命的发展不像大家心中想象的那样顺利。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益北地区实行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造成市面萧条,粮食恐慌,益北地区党领导下的党、团组织及益北根据地的苏维埃政府发生财政危机,处在困境之中。不久,地方军阀纠合农村封建地主势力,进行疯狂反扑;中共青州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部长杜华梓此时开始在报刊上宣布脱党自首,不仅不支持农民协会摧毁封建地主的斗争,反而压制和打击农民的反霸运动,助长了国民党右派和地方军阀的嚣张气焰。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随着国民党对苏区——益北地区“血洗火烧”的大“会剿”,敌人在东朱鹿村及益北地区发起的多面攻势,仿佛挟风雷而来,响彻八方,狼烟四起,直冲云霄,那场面要多血腥有多血腥。看到了倒在血泊中战友的遗骸,大家热血沸腾,义愤填膺,憋得透不过气来。终因敌众我寡,“共产独立王国”不到3个月就化为泡影。

 

中共益北特支建立在白色恐怖中领导革命


  1928年2月,青州及益北地区党团组织由于受到中共青州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部长杜华梓叛变的影响,均遭严重破坏,党的活动一度中断。幸存下来的中共党员,转入隐蔽。不久,在中共山东省委派员指导下,在东朱鹿村党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隶属中共山东省委的“中共益北特支”(书记陈德义),负责益北地区及寿光部分地区党的工作。益北特支带领劳苦大众展开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一是发展党员30多人,培养和造就党、政、军骨干,并在周边村庄建立了东、西、南、北、中五个党支部,加强了苏维埃红色政权建设;二是根据军事斗争需要,发展壮大赤卫军、游击队等100余人,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粉碎国民党“围剿”;三是深入开展土地革命,贯彻执行正确的土地分配政策,重视经济文化建设;四是积极扩红支前,拥军优属,密切联系群众,关心民众疾苦,极大地激发了益北军民的革命热情。这些为抗日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益北革命根据地日后开展抗战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兵工厂·地道口”记录革命历史


  据东朱鹿村原支部书记陈祥广介绍,经过2016年6月25日的瓢泼大雨冲刷,让掩埋在村里陈秀英老人家地下几十年的“兵工厂·地道口”重见天日,这段“地道”长约有1000余米,能通向村北、东两个方向,记录了东朱鹿村那段难以磨灭的战争岁月。

 

 

抗日战争时期“兵工厂”旧址


  “这个地道,在农历1940年腊月初八‘腊八惨案’那天,它救下了兵工厂30多名工人的命!也挽救了兵工厂的主要物资!”说起“兵工厂·地道口”的历史,该村原党支部书记陈祥广侃侃而谈:“在东朱鹿村还有不少地道,当时对保存革命力量和保护战略物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说,“东朱鹿村当时还有印刷厂、被服厂和地下金库、粮库,是重要的战略要地。鲜为人知的地下室和地道神秘而诡异,有人说,它四通八达,其宽度可以容纳两人并行,向西可连接北阳河,向东北可以连接通往寿光的的交通线;还有人说,地道的中心,就是混凝土加石料砌成的战时兵工厂‘地下室’,高达2米。遗憾的是,我们今天却无法再找到这些地下室和地道。‘兵工厂’建立后,由于战时需要,经常流动在高家庄、南星落、曲屯等村。1942年,由于战争形势需要,该‘兵工厂’与牛头镇清东地委‘兵工厂’合并。”陈书记告诉我们,“抗日战争时期,枪支弹药大都是从鬼子汉奸手里夺来的,有些枪支经常需要修理。随着部队的不断壮大,需要修理的枪支越来越多,因为早在大革命时期,东朱鹿村就有过‘兵工厂’,懂技术的人员不少。1939年10月,益寿临广四边县委决定在东朱鹿村建立战时重地‘兵工厂’,由尹炳章、陈凤山同志负责筹建。经过短暂的准备,‘兵工厂’在一座五间青砖灰瓦的老房子里诞生了。”
  “‘兵工厂’负责着前线士兵军火弹药的供应,一旦日军发现了兵工厂所在地,势必会将其炸毁。当时,掩护好‘兵工厂’成了村里的重要任务。”陈书记说,他们村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几乎家家有烈士、有光荣牌,三英家庭、五英家庭也不在少数,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们村就有48名烈士壮烈殉国;战争还夺走了村内70多名群众的生命。“那时候的日子真是苦。现在政策好、生活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陈书记寄语道,言语中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感恩。
  80多年过去了,遗憾的是原先的兵工厂遗址上已经盖起了二层楼,除了路边那两棵历经沧桑的老槐树依旧耸立在那里,其他的已经难觅那段神秘的“兵工厂”往事。

 

益都中心县委领导全民抗战  东朱鹿成为“抗战模范村”


  1938年1月,日军占领益都城,5月,中共益都县委从城东的大陈村迁到东朱鹿村。至此,东朱鹿村内的党组织有县委、区委、党支部,组织机构比较健全。当月,中共鲁东工委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对特委和县委一级的党组织进行调整,中共益都县委撤销,中共益都中心县委成立,书记李云鹤。负责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县党的领导工作。益都中心县委成立后,领导四县党政军民积极开展工作,组织抗日武装和抗日团体,党员发展人数也迅速增加,是大革命时期党员人数的4倍多。
  中共益都中心县委的建立,使益北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是益北党的历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推动了四县地区抗日救亡工作在党的统一组织领导下逐步走向高涨和蓬勃发展。
  是年3月,中共益都县委在东朱鹿村召开了四县边区的20余个村庄,有5000余人参加的益都县抗日救亡团成立大会。大会有效地促进了抗日军民的团结,加强了四县青年的联合,使四县青年抗日救亡运动更加活跃。不久,县委又召开了抗日动员大会,号召人民群众组织起来,紧紧地团结在共产党周围,坚持全民抗战,坚决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东朱鹿村的儿童团、姊妹团、妇救会、自卫团、基干自卫团等群众团体利用各种方式努力扩大自己的力量,相互支持,紧密配合,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很多贡献。东朱鹿村的妇救会也是活跃在对敌斗争战线上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她们在本村老党员的带领下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同男青年一样走上了抗日救国的最前线。日伪军在朱良村和郭家庄子安设据点以后,为了有效地监视敌人的行动,妇救会组织妇女轮流在村西河沿上边纳鞋底边注意观察敌人的动静,一旦发现情况,就以撵鸡声为信号,一传十、十传百地通知村里。

 

 

在东朱鹿村,青砖砌成的老房子随处可见


  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从而使东朱鹿村成了共产党党政军的可靠根据地,成为远近闻名的“抗日模范村”。


东朱鹿村人对人民无私奉献  对敌人恨之入骨


  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谁对群众好,群众就对谁好。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在东朱鹿村及周边,书写了“鱼水情”。
  是月,敌人在朱良村又修建了炮楼。日伪军三番五次通知临近各村去朱良村和郭家庄子据点开会,命令各村建维持会,分派各村给他们送粮、送肉、送菜、送柴。对此,东朱鹿村人一如既往,对敌人不理不睬,不送一根柴。相反却积极支持和参加革命活动,协助自卫团筹粮筹款、采购物资、打探输送情报等工作;参与支前,抬担架、送公粮、做军鞋,样样任务出色完成。这自然引起敌人的恼怒,他们放火烧毁了东朱鹿村30余间房屋。
  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东朱鹿村人民的奋起反抗。勤劳勇敢的东朱鹿村人民,不堪忍受日寇的蹂躏,拿起梭镖、大刀、长矛、鸟枪和土炮,与侵略者作殊死的决斗,在益北一带穿梭于一片片青纱帐,利用沟壑纵横的抗日壕沟,掩藏于一湾湾芦苇荡,昼伏夜出、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搞得敌人惶恐不安。
  在抗日战争中,全村被日伪军烧毁过三次,但东朱鹿村人民坚决抗日,坚持跟党走,未出现过一个叛徒,东朱鹿村人民的对敌斗争是坚决的,支前措施也很出色,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抗日模范村”的殊荣。


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十支队建立益都县委书记任司令


  1937年秋,益北的共产党员陈锡德、陈洪来受党组织的委派,到临朐城南、城西一带宣传抗日主张,并与李逸民、陈福太、傅绍冉、张毅清、高奋等联络,酝酿组织成立抗日武装事宜。
  1937年10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路军总司令韩复榘率10万大军不战而逃。布防胶济铁路东段的国民党第五十一军也仓惶撤往徐州地区,致使日本侵略者不费一枪一弹轻易就过了黄河,占领了济南。日军渡过黄河后,很快又占领周村,并沿胶济铁路疯狂东犯,日军步步紧逼青州城。此时,鲁中、鲁东告急,尤其是各县的国民党政府纷纷准备弃城逃跑。面对严峻的抗日形势,中共鲁东工委决定各起义部队立即起义。
  是年冬,临朐县的共产党员吴祝存、窦长祥、衣洪志、高奋、李逸民等以“互济会”的名义秘密串联,收集了部分枪支,分头在城西、红庙子王舍、柳子、大峪等地拉起抗日武装。
  1938年3月24日,衣家庄、福山集、赵家楼、红庙子王舍、大峪、柳子等地的互济会员共100余人,携带枪支弹药,汇集于夏家台子村,宣布武装起义,始称“人民抗敌自卫军”。不久,这支武装在吴祝存、刘升云(字斗辰)等人的率领下,由夏家台子出发向北挺进,决定到寿光参加第八支队。途经益都境内时,又汇合了益都县部分参加抗日武装起义的地下党员、青年学生、进步农民。4月初,队伍到达益北东朱鹿村时,通过益都县委得知第八支队已去昌邑,便决定留下来在益北坚持抗日斗争。这为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十支队的成立和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为打击敌伪的气焰,鼓舞人民抗日信心和提高中共领导的抗日队伍的声望,4月5日,益都县委书记李云鹤、宣传部长胡维鲁在东朱鹿村召开骨干分子会议,将临朐、益都的抗日队伍合为一体,宣布成立“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十支队”,李云鹤任司令员,胡维鲁任党代表,刘斗辰任副司令员,吴祝存任政治部主任,王范之任参谋长。全支队共约300余人,下设三、五、七3个中队和1个特务中队。益都县委书记李云鹤作为司令员亲自带领这支武装积极活跃在益北抗日根据地,对部队进行整编改编,加强军政训练,提高军政素质,进而开展游击战,创建根据地,为坚持长期抗战建立立足点。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十支队作战中有个特点,即很少整支队伍集中行动,多为各中队、特务中队分散独立作战,以各种战法积极展开对敌伪斗争。这种情况与当时严峻的抗战形势有很大关系,益北敌后,敌众我寡,回旋余地小,整建制行动极易遭敌合围,而分散行动则能更好地发挥游击战的优势,能打能走,方便歼敌,以小胜积大胜,以时间换空间,顽强生存,直至最后反攻。5月25日,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十支队在益都县口埠村受到国民党顽固派张景月部偷袭,伤亡10余人,损失枪支60多支,部分队员被俘。6月,为了破坏敌人的物资运输线,十支队转战胶济铁路沿线,袭击日军占领的杨家庄车站和谭家坊车站,在益都东杨家庄一线完成胶济铁路大破袭,有效切断了日军的物资运输,为全国抗战胜利争取了时间,被日伪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十支队的成立,是青州人民抗战史上的重大创举,是共产党人在青州大地上建立的第一支规模较大的抗日武装。它是我党全面抗战的结果,标志着我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从此以后,我党领导指挥着自己的部队同日伪军作战,靠自己部队的力量开创根据地,坚持进行民族解放战争。
  随着抗日战争的不断深入,益北地区各级党组织又在更大范围内领导建立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十二、十七、十三中队,益北大队,四边县青年中队和工农大队,益寿临广四边县地方武装--六大队,益寿临广四边县独立营,益寿临广四边县特务大队等地方武装。组建之初,虽然人数少、武器差,但他们自诞生之日起便英勇地投入了抗日游击战争,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有效地打击消灭敌人,在敌后游击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这些不起眼的星星火火,日后蔓延为燎原大火,给益北地区日伪军以沉重打击,直至把侵略者赶出中国。


遭遇三次惨案使人民群众更加坚强


  东朱鹿村在抗战时期是典型的游击区,当地群众经常配合八路军游击队破坏敌人通信设施、挖公路、毁桥梁、锯电杆、钳电线等,有力地打击了日寇,因而日伪军恨之入骨,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对东朱鹿村进行了三次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次惨案(统称“东朱鹿村惨案”),血腥镇压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这都是东朱鹿村人民英勇抗日的写照,是日寇侵华的历史罪证。
腊八惨案
  在全民奋起抗战的同时,也有一些民族败类卖身投靠敌人,为虎作伥,残害百姓。
  东朱鹿村西两公里是顽固派徐振中的老巢朱良村。自日军在这里安设据点以后,徐振中便与日军联手对东朱鹿村施行残酷镇压;而东朱鹿村的人民群众面对敌人的凶狠毒辣却更坚强了。
  1941年1月4日上午,中共益寿县委在寿五区八户村开会,得到敌人要扫荡寿五区阳河一带根据地的情报。当时,清东地委组织部部长李寿岭同志正在益寿县视察工作,便与益寿县委组织部部长刘旭东、宣传部部长张鲁泉等10余同志,秘密潜入了东朱鹿村。深夜,200余名日伪军包围了东朱鹿村。这天,县委及兵工厂的同志共有100多人隐藏在东朱鹿村。革命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我党的干部。村民们的家具被敌人砸烂,房子被敌人放火烧光,兵工厂的同志却被掩护了下来。

 

腊八惨案发生地


  次日上午,日伪军发现刘旭东等同志隐藏的地洞,用柴禾和辣椒点着火,架上风车往洞里煽烟。刘旭东冒着生命危险从地洞内爬上来应付敌人,被敌人绑了起来,敌人继续往洞内煽烟,藏在洞中没上来的同志们被活活呛死。敌人挖了刘旭东的双眼,又割下他的舌头,最后将他砍死。这一天,与刘旭东同志一起遇难的共12名同志。由于这一天是腊月初八,因此,称为“腊八惨案”。


四·二八惨案


  “腊八惨案”以后,恶霸地主陈长城的儿子陈锡三叛变革命,勾结日伪军,于5月23日晚,再次将东朱鹿村包围,绑架了妇救会干部于素梅、农救会委员尹法贤等3人,对他们进行残酷摧残,严刑审讯,逼供我党的组织情况。
  于素梅被抓后,在审讯中,敌人威逼利诱,软硬兼施,旨在让她“转变”,她只报以轻蔑嘲笑,不予理睬。陈锡三气急败坏,敲着桌子嚎叫起来:“我只要你说4个字‘愿意转变’!”于素梅怒目圆睁,义正辞严地斥道:“我是共产党人,为劳苦大众奋战求解放,是我奋斗的目标!需要‘转变’的倒是你们这一帮为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蒋介石卖命、与人民为敌的家伙!”陈锡三气得瞠目结舌,暴跳如雷,继而恼羞成怒,对于素梅严刑拷打,让她供出县委和八路军藏身之处,面对敌人的残暴,于素梅坚贞不屈,并义正言辞地揭露陈锡三叛党投敌,为日军效劳的罪行。恼羞成怒的陈锡三当场砍下了她的左臂,她仍痛斥不止,高喊“打倒汉奸!”“共产党万岁!”等革命口号。最后壮烈牺牲,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于素梅被敌人多次使用酷刑,仍然保持气节,未曾吐露组织的“一字一句”,是一名意志坚定的共产党员,也是当时女中青年人的学习楷模。
  翌日,穷凶极恶的陈锡三伙同日伪军再次到东朱鹿村,对手无寸铁的百姓进行残酷地毒打、驱赶,将该村妇救会长张淑贞等6人抓去惨杀于村西河滩上,血流成潭,惨不忍睹;尹卓然之妻怀孕8个月,也未幸免,被剖腹杀婴,暴行惨状,目不忍睹。
  在穷凶极恶的虎狼面前,张淑贞等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来不及梳理有些零乱的头发,美丽而妩媚,她们镇定自若、安详不屑、甚至面带微笑,不失自信和威严,从容不迫,无所畏惧,对日伪军极度蔑视,表现了民族自强不息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因是日为农历4月28日,当地农村人亦习惯称其为“四·二八惨案”。
  这些东朱鹿村的女共产党员们,有的还是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党、对人民军队的无比忠诚。她们虽然牺牲于黎明前的黑暗之中,没有与我们共享胜利欢乐,同闻玫瑰花香,可是,她们的血没有白流,和其他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一同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滋润了祖国大地,滋润了当时那些祖国的女中青年人,使许多女中青年人擦干了眼泪,积极投身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历史洪流中……


六·一三惨案


  6月13日深夜,日伪军再次闯进东朱鹿村,日寇进村后挨户搜查,大肆杀害八路军和共产党员家属和孩子。当夜,八路军干部王玉的爱人和孩子,共产党员陈荣亭同志的母亲和陈文波的侄女一起被日伪军杀害。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六·一三惨案”。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连续三次惨案,使东朱鹿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敌人的暴行,遭到东朱鹿村人民的强烈反抗。为了积蓄力量,党组织将东朱鹿村已公开暴露的一批干部、党员及其家属、革命群众撤出,转移到小清河以北广北抗日根据地;未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转入地下活动。他们或以灰色面目出现,或以行医、做小买卖为掩护,继续从事革命斗争,直至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唤醒红色基因


  作为益北抗日根据地的古村落,红色文化就像图腾一般嵌刻在村落的每一寸土地的基因里,仿佛在给你讲述着那个烽火硝烟革命年代的传奇故事。
  为了更好地服务青州市工作大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走心,迎接党的百年华诞,高柳镇党委、政府在青州市委党史研究中心有关领导的精心指导下,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在东朱鹿村设立红色教育基地。于2021年初动工,6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我市又一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
  现已建成“陈景三纪念馆”“华东军区解放军官教导团纪念馆”“刘旭东‘一门九烈’纪念馆”“益寿临广四边县历史展览馆”。还有中共益都县委旧址、中共益都中心县委旧址、“兵工厂·地道口”旧址、兵工厂旧址、被服厂旧址、印刷厂旧址、《群众报》旧址、东朱鹿惨案遗址等革命遗址待修复。
  该基地的建立,既是高柳镇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也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红色文化的积淀和内涵,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推动绿色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载体,更是为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教育提供了鲜活载体与生动教材,为他们继承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提供了坚实的阵地。


走“红色走廊” 重温红色历史


  红色走廊按照“红色旅游为主体,人文景观为补充”的设计理念,以历史时间为顺序,在红色走廊沿途的雕塑、建筑尤其是红色文化墙等建筑物上,用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30多个微场景,以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锻造形成的伟大精神布局谋篇,生动鲜活地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以“党的光辉历程”为主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每个节点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节点中领导全国人民为了全民族解放事业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故事,以其历史的连续性、画面的直观性和生动性,逐一展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成长史、奋斗史、发展史,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披荆斩棘、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及其凝成的精神结晶,歌颂了伟大的党,歌颂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构筑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和光辉前景,为参观者提供思索和抒怀的空间,切实使广大游客“抬头受教育、低头思感悟”。
  为让英雄故事、革命事迹有温度,红色基因、政德修养“可触摸”,在红色走廊最后板块中详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立足益北这块鲁中战略要地,勇担时代重任,探寻救亡图存、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之路的革命历程,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全面、准确、深刻理解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青州符号”,坚定信仰信念,讲好讲透红色故事。
  广大游客置身其中观摩学习,能够领略体验,思考升华,增强对中国精神重要内涵和重大意义的理解,更加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决心和信念。通过党史学习,让广大游客更加明白学习党史的重要性,以史明志,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100周年!
  自6月开放以来,先后有来自市内外的30余个基层党组织、20余个社会团体在此开展主题党日及革命教育活动,2.6万余名党员干部在这里接受了红色教育。


旧址探寻党史故事  实景感受峥嵘岁月


  顺着一片“红色景区”走来,一扇扇复古的大门,加上独具韵味的古砖砌成的墙壁,将人的思绪一下子拉到了慢节奏的乡村生活中。平缓的水泥路、青砖铺设的甬道,绿色的草坪,让人每迈一步都极其舒服和惬意;道路两边矗立着上百年间见证历史沧桑的古槐树、古楸树、古枣树、苍松及翠竹,悬挂在墙壁上的古式路灯……“一步一景观”着实吸引众人眼球,游客行走其中,仿佛在“绿色走廊”漫步,让人忘却烦恼和忧愁,醉心于欣赏和感叹景色的诱人。
  不经意间,一座标着“兴东街63号”的老宅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当时闻名遐迩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战俘营”,实际上就是华东军区解放军官教导团教育改造战俘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地方。现作为“华东军区解放军官教导团纪念馆”对外开放。老宅大门朝东,宅子保存完好,墙院都由齐整的青砖砌成,古朴大方。当年写在大门口两侧的口号还依稀能见--“放下臭架子 重当小学生”。随着时间的消逝,红色的字迹已然模糊,但一旦遇到阴雨天,红色的字迹就会清晰如初。
  华东军区解放军官教导团纪念馆讲解员采用“以小故事体现大背景”的方式,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将纪念馆打造成了青州党史学习教育的“打卡地”。引领党员干部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智慧和力量,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广大青少年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坚定青少年“一心向党 忠心爱国”的信念,激发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热情,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开馆以来,全市30余个基层党组织赴馆内开展现场教学,大大增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放下臭架子 重当小学生


  这里,作为党史研究工作者,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华东军区解放军官教导团教育改造战俘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有关情况:
  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使国民党被俘人员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1948年5月潍县战役胜利后,被俘人员激增。对于大量士兵,解放军一般给出两条出路:一是对于不愿打仗的,发给银园令其回家;二是对于愿意留下来的,进行思想改造,编入队伍。但是高级军官情况不同,大部分高级军官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思想偏见更加固执强硬,要改变他们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为了将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军官改造为新人,华东军区解放军官教导团正式成立,分为多个训练团,青州东朱鹿、西朱鹿、郭家庄等村都有驻地。在这里学习的都是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军人是少将以上,文官是厅长或省市党部主委以上。其中,有许多名声显赫的国民党高官,如潍县战役中被俘的九十六军中将军长陈金城、少将参谋长李友尚;济南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官、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中将副司令官牟中珩、少将参谋长罗幸理、整编第三师少将师长晏子风、整编七十三师少将师长曹振铎、山东保安司令部少将副司令聂松溪等;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徐州“剿总”中将副总司令杜聿明等。
  训练团为被俘军官提供整洁的房屋作为宿舍,被褥整齐,桌椅齐全,生活方面要求自理。管教人员对于训练团内的国民党军官一律称“同学”,训练团运用多种形式对被俘人员进行思想改造,组织安排上时事政治课,集体讨论,观看文艺演出,如《王贵翻身》《白毛女》等剧目。通过这样的学习教育方式,启发他们的觉悟,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国民党反动派代表了极少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与全中国人民为敌,所以必然失败,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必然胜利的道理,使他们自觉地与国民党彻底决裂。
  其间,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野战军高级将领陈毅、粟裕大将等军政领导曾在此为国民党高级将领授课。由此。东朱鹿村当时的军事、政治地位可见一斑。

 

 

国民党高级将领“战俘营”旧址,门两侧“放下臭架子,重当小学生”的红字还依稀可见

 

王耀武手书对联感怀  杜聿明自认战争罪行


  在解放军官教导团中,曾有一副对联,很多被俘人员都见过。上联是:早进来,晚进来,早晚要进来;下联是:先出去,后出去,先后都出去。横批:你也来了!这是关押在此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被俘后所写的。
  抓获王耀武的经过颇有意思。济南战役发起后,华东局就下达命令,要求解放区各地作好准备,加强警戒盘查,严防国民党溃军潜逃。寿光县公安局将弥河渡口的张建桥作为防范重点,因为这是西去沧州、东到青岛的必经之路。1948年9月28日,站岗的战士遇到了一辆赶路的马车,车上三男两女,声称是去青岛做买卖的商人。其实马车中坐着的一人,正是化名为“乔坤”的王耀武。站岗士兵见他们神色可疑,回答问题互相矛盾,决定先带回局中。之后,更多的疑点出现了。这位叫作乔坤的商人额头上有月牙形的白色印痕,这是军官夏季长期戴帽子才能形成的。在暂押过程中,乔坤要去解手,随行人员立即毕恭毕敬前去扶他,随手掏出一沓雪白的手纸递给他。这引起了审讯人员的高度警觉,要知道当时白手纸是非常奇缺的进口货,一般人连见都没见过,更别说日常使用。他们立即加强了对乔坤的审讯。最终,这位自称乔坤的商人终于开口:“我是王耀武。”寿光县公安局立即上报,在仔细确认了王耀武的身份后,将其随身携带物品全部归还,连夜秘密转移到驻昌乐县城的昌潍特区司令部,第二天派公安战士转送到华东局驻地。
  王耀武在山东的老搭档、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委庞镜塘的遭遇和王耀武差不多,他在济南战役的炮火中化装成难民逃跑,被解放军便衣队俘虏,随之被送到青州。
  1949年春,柳亚子等几十位爱国民主人士在中共地下组织护送下,北上参加即将召开的新政协筹备会议。他们途经山东解放区时,在中共华东局常委兼社会部长舒同的陪同下,参观了华东解放军官教导团,并邀约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十余人进行谈话。王耀武率先发言,谈到自己到了这里才知道什么是光明正路,在这里经常读书和讨论,已经读了各种小册子和哲学书二十余本,非常有收获。他还谈到,对解放军的宽大表示感谢,愿意今后能为人民服务。
  一行人中,《文汇报》主笔徐铸成与王耀武早年就认识,六年前在桂林时曾有几面之缘,还曾受到王耀武宴请。在介绍来宾姓名时,王耀武向徐铸成点头微笑致意。舒同在旁边看见,便请徐铸成稍后参观学员宿舍时与王耀武单独谈话,进一步了解他目前的思想状况。在王耀武宿舍,徐铸成问他生活是否习惯?有无不舒服的感觉?王耀武回答说:“从我被俘到入团以来,他们从没有对我们责骂或侮辱,只是劝导我们好好学习。像我这样地位的共产党,要被我们捉住了,早没有命了。现在,人家如此对待我们,我们心中只有愧感。你问我生活是否吃得消,像我们这类人,过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寸草不拈的人,现在要自己劳动,自己铺床、洗衣,自己扫地,自己去打饭,当然不习惯。但仔细想想,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只为了剥削别人的劳动,自己享福么?想到这些,心坦然,安心学习了。”徐铸成把他与王耀武的这番谈话告诉了舒同,舒同笑着说:“他的思想倒开始通了。”
  淮海战役后,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战败后被俘。杜聿明是新华社公布的43名国民党头等战犯之一,因此关押别处。民主人士离开青州前的最后一天下午,华东局专门派解放军战士用卡车将杜聿明带到青州作短暂会面。当时杜聿明因被俘后自杀,头部有伤,缠着白布,因是战犯,足戴脚链。在民主人士的质询下,杜聿明承认济南撤退时曾奉蒋命放毒气,说他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民主人士纷纷愤怒谴责其战争罪行。
  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政协会议。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安排护送下,大批知名爱国人士分批赶赴北平。1949年3月,有一批民主人士途经山东,在华东局驻地青州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参观访问,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


“爆破大王”王兰芳  “神爆”技术屡见长


  我们沿着“绿色走廊”继续前行,看到广场右侧有一处四合院的院子,这就是抗战时期闻名益北的“爆破大王”王兰芳的故居。
  “爆破大王”王兰芳从小就是在这里不断地到“兵工厂”学习和革新爆破技术,制造出各种炸药。参加革命后,常常利用有利地形,运用“空爆”“偷爆”“飞行爆”“连环爆”一系列爆破方式,与敌人展开着一系列殊死搏斗,创造了屡爆屡胜的“神爆”奇迹,被誉为“爆破大王”。
  王兰芳,字兰方(1919—1997),青州市(原益都县)东朱鹿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山东清河军区直属团(后改为山东渤海军区直属团),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臧台战斗,太河镇战斗,刘家井战斗,滨蒲战役,商河战役等。1945年8月随部队奔赴东北,被编入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第17师第49团(后改为第43军128师382团),先后参加过山海关保卫战,四平保卫战,长春围困战,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班长、工兵教员、工兵排长、代理连长等职。曾十三次负伤,荣立大功四次,荣获军功章5枚,被渤海军区授予“爆破大王”称号,享受团级待遇。1953年复员回家。
  抗战初期,在我清河军区和渤海军区主力部队打过许多仗,曾担任过无数次爆破手的重任。
  1943年,日伪军对我清河区抗日军民进行清剿“蚕食”。清西、清东敌人没有像过去那样大规模“扫荡”,而是每进攻一处,便在那里设据点,修碉堡,步步“蚕食”。广北县设据点12处,博兴设据点10余处,整个清河区设据点300余处,修碉堡楼100个。一时整个广北狼烟四起,乌云遮天。为粉碎日伪“蚕食”阴谋,清河军区党委决定,集中优势兵力,打下北隋,彻底改变被动局面。6月24日晚,在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副司令员、清河军区司令员杨国夫的指挥下,在火力掩护下,王兰芳率爆破队员溜进北隋据点,不一会儿,只听到“轰、轰、轰!”三次剧烈的爆炸,敌人据点围墙被炸开了,清河军区直属团三营尖刀排长刘德成手持大刀率一排像一群猛虎一样冲向敌人。一阵拼杀后,很快控制了突破口,王连恩连长带主力迅速突入村内与敌人展开了巷战。很快歼灭了驻扎在北隋据点的伪军国民党保安十六旅李青山部的两个营,取得反“蚕食”第一仗的胜利。离北隋仅二三公里的日军一个大队和1000多名伪军被清河军区直属团一营阻击在车里,整夜未能出援,眼巴巴地看着李青山部被歼。
  1944年,我军打田柳庄时,该据点有两道墙,内外墙间距50米,正面高2米,加女儿墙2米,墙壁厚度底部12米,腰间9米,顶端6米,墙内四个台阶,要突破敌人阵地攻入寨内,必须采用爆破手段,为突击队打开缺口。王兰芳担任此爆破手重任,爆破成功,为取得这次战斗的胜利赢得了时间。
  1948年9月,在济南战役中,我军八十五团攻打永镇门,仍采用爆破手段攻城。当时永镇门有护城桥的高碉堡,城脚底下有暗堡,腰间有三角射击室,护城河独孔桥有桥头堡,针对攻城障碍,我八十五团组织了王兰芳为首的五十人爆破队,24日2时许,在强大火力掩护下,实施连续爆破,轮流爆破,运用“空爆”“飞行爆”“连环爆”一系列爆破方式,取得爆破成功。我军各纵队于24日拂晓突入城内,与守军展开激烈巷战。突入部队东西对进,直插纵深,守军节节败退。激战至24日黄昏,全歼内城守军。外围据守马鞍山、千佛山等地的国民党军残部,经攻城部队的炮击和政治攻势,于25、26日放下武器。王耀武等少数高级官员化装潜逃,在寿光县境被民兵俘获。济南战役,华东野战军经8昼夜激战,共歼灭国民党军10.4万余人(内起义2万余人),俘其高级将领23名,缴获各种火炮800余门、坦克和装甲车20余辆、汽车238辆,击毁击伤飞机3架。济南战役的胜利,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国民党军重兵坚守的大城市的先例,动摇了其据守大城市的信心,锻炼和提高了人民解放军攻取大城市的能力,并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增强了解放区支援革命战争的力量,为华东野战军会同中原野战军南下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以南举行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他在抗战时期曾无数次成功完成爆破任务而先后被清河军区、渤海军区授予“爆破英雄”称号,誉为“爆破大王”。
  “爆破大王”王兰芳院子后面的房子就是“益北青年团第一人”陈凤九任胶济大队队长时,回家住的地方。他们都是革命家庭,亲人或被敌人杀害,或为了挽救其他革命同志而牺牲。看到此两处革命遗址,让人肃然起敬。

 

参观四边县历史展览馆感悟初心使命


  走进馆内,当初中共益寿临广四边县委成立的历史场景历历在目:1939年10月至1940年4月,中共益寿临广四边县委就是在这里领导四边县人民组织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系列工作,为谋求民族解放做出了不朽贡献。展览馆内,“在孜孜探求中光荣诞生”“在白色恐怖中前仆后继”“在抗日烽火中浴血奋战”“在翻身解放中众志成城”“彪炳史册励后人”五个板块通过大量历史照片、实物和文献资料等生动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益寿临广四边县委领导四边县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历史……
  一幕幕革命斗争的场景、一件件革命展品和一幅幅文献资料,无不彰显了我党在那段血与火的岁月里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无数革命志士为了革命信仰坚贞不屈、前赴后继的高尚情操。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们了解到整个益寿临广四边县历史展览馆展示出的益寿临广四边县的革命斗争历史,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孕育了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益寿临广四边县的革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青州市乃至周边地区人民的精神家园,更是教育激励后人的宝贵财富。
探访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共产党在东朱鹿村留下了光辉的奋斗足迹,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积淀了丰厚的红色资源,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中国共产党始终在奋斗中克服艰难曲折,靠奋斗创造未来,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我们要从党史中激发责任之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最后,我与教育基地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对于我的到来,陈锡辉同志表示感到十分欣慰,热心地和我讲述东朱鹿村的有关革命历史和目前概况。东朱鹿村拥有珍贵的红色资源,现在已经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保护、建设、修缮和宣传,下一步将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并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发挥“陈景三纪念馆”“华东军区解放军官教导团纪念馆”“刘旭东‘一门九烈’纪念馆”“益寿临广四边县历史展览馆”等红色资源的影响力,推动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同步发展,践行“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元素丰富、四季皆游的综合性红色旅游集聚区。在离开之际,陈锡辉同志也表示希望我能够宣传东朱鹿村的红色基地,并呼吁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心人士帮助革命老区进行更好的建设与修缮,以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讲好、宣传好党和人民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故事,可以使红色文化鲜活起来,使党的历史鲜活起来;在新时代,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光荣传统,不断用红色资源教育人、启迪人、感化人、鼓舞人,激励青州人民在未来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激发更多人对红色文化的认可之情,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基因。陈锡辉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传承红色文化的想法,希望年轻一辈能够更好的传承并发扬红色文化精神。
  本次活动通过探访东朱鹿村诸多革命旧址,深入了解了东朱鹿村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了红色基因,继承了优秀文化,激发了大家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樊光湘)
 


编辑:今日青州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今日青州、今日青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综合商讯    
青州市公告挂失... 11-30
青岛科技大学暑... 08-15
青州市医保局开... 12-02
《潍坊日报今日... 02-11
潍坊市12345政务... 12-16
2022年全市中小... 12-16
青州这里将建消... 12-16
【惠企便民·人... 12-10
   
探踪云门山 08-14
王翔千、王振千... 07-20
青州老庄王氏宗... 04-08
走进平安庄 10-14
探听,来自偶园... 10-10
青州历史考古研... 03-29
法伟堂乡试朱卷考 03-22
圣贤文脉 村志... 03-01
青州新闻    
山水·茅峪道地... 04-11
山东中医药大学... 04-11
青州市博物馆获... 04-11
青州博物馆获评... 04-11
2024年第一季度... 04-10
青州博物馆荣登... 04-10
青州市人民医院... 04-03
青州市获评山东... 04-03
《今日青州》电子版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wfrbjrqz@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档案局四楼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12014985号

技术支持:710STU淄博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