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首页 |新闻中心|青州人文|青州书画|青州风光|青州房产|青州名流|书记专题|市长专题|青州挂失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州人文 > 杨应奎与“议大礼”
杨应奎与“议大礼”
来源:今日青州网      时间:2014-11-27 14:35:57      
内容摘要:杨应奎是明代青州名人,回族,其事迹多见于青州历史文献。 明嘉靖《青州府志》记载:杨应奎,字文焕,号渑谷。天性孝友,厚重朗豁。正德间进士,授仁和尹,征拜兵部主事,转礼部员外。迎今上于汤阴,进仪注,赐


杨应奎是明代青州名人,回族,其事迹多见于青州历史文献。
  明嘉靖《青州府志》记载:“杨应奎,字文焕,号渑谷。天性孝友,厚重朗豁。正德间进士,授仁和尹,征拜兵部主事,转礼部员外。迎今上于汤阴,进仪注,赐御膳。擢守临洮,刻祖训以励俗。甘肃驿站久废,奎极力调处,民皆复业。引洮水灌田转硙,民利之,有去思碑。及调南阳,值岁荒,设法赈济,活数万人;又整陂堰以灌民田,郡民感德,为立生祠祀之。而两郡乘悉奎编纂,后世赖以考观,兹又其大者。平生博览群籍,精工右军书法,其高致雅行,每以希文自期。罢归居乡,日与缙绅结洋溪吟社,容与林泉。有《海岱吟稿》并《渑谷文集》藏于家。”志文概括了杨应奎的主要事迹。
  杨应奎在仕途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即“转礼部员外”郎。此期间,他亲历了朝廷“议大礼”之争。“议大礼”发生在明正德末与嘉靖初年,是明朝中期的一次政治风波。
  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荒淫无道的明武宗朱厚照病故,死后无子。按照朱元璋的祖训,无子传弟。然而,朱厚照唯一的一个弟弟早卒。于是,皇帝的位置只好留给旁枝。成化帝朱见深有14个儿子,弘治帝朱祐樘是第三子,第四子朱祐杬与他关系最近。朱祐杬封兴王,藩国在湖广安陆(今湖北钟祥),死后谥“献”,世子朱厚熜袭封王位。朱厚照死,皇太后张氏和大学士杨廷和计议,迎朱厚熜承继帝位。这就是明代历史上的世宗,年号“嘉靖”。
  朱厚熜在继承帝位的过程中,与首辅大学士杨廷和等大臣发生了矛盾。其一是即位礼仪。礼部遵循皇太子嗣位的旧制。朱厚熜说,他是来当皇帝的,不是来当太子的。他不接受礼部的部署。其二是以什么名义承继帝位。杨廷和与礼部尚书毛澄提出,朱厚熜应按照汉哀帝和宋英宗的旧例①尊朱祐樘为父皇,尊兴献王为皇叔。这一点,朱厚熜更是拒不接受。因此,皇帝朱厚熜和大臣杨廷和、毛澄等展开了一场持续数年的激烈争论,史称“议大礼”或者“大议礼”、“大礼议”。以张熜、桂萼为首拥护朱厚熜的一派,称为“议礼派”;以杨廷和、毛澄为首的大臣一派称为“护礼派”。在这场斗争中,最终是“帝党”即议礼派取胜。
  关于杨应奎在大礼议时期的活动经历,志书皆语焉不详。嘉靖《青州府志》只是说他“迎世宗于汤阴,进仪注,赐御膳。”此时,杨应奎正在礼部员外郎任上,所以在迎接朱厚熜即皇帝位的过程中,他干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当时朝廷派出了使团去湖北安陆迎接新皇帝。杨应奎等作为礼部属官在河南汤阴迎接,把新帝登基礼仪安排簿注呈献御览。朱厚熜在心中兴奋的情况下,命令随身典膳备宴,犒赏杨应奎等一行。此时朱厚熜赴京,行进在半路上,尚未深入实质性问题。
  中国历史系列《图说天下·明》记述明世宗议大礼中写道:“朱厚熜到达北京城外的时候,进城的礼仪成为第一个问题。礼部员外郎杨应奎、郎中俞才拟定的仪注,是照准太子即位之礼的,即由东华门入,宿文华殿。朱厚熜拒不同意。最后议定由大明门入,御奉天殿。在议礼的第一次交锋中,朱厚熜占了上风。”郎中俞才的官位品级比杨应奎高一级,但礼部仪注是杨应奎执笔拟定的,所以文中把应奎的名字放在了前面。杨应奎等是按照礼部的筹划行事,但朱厚熜拒不同意礼部的安排,情况完全出乎意外,所以他们立即请示礼部尚书定夺。尚书毛澄是首辅杨廷和的积极拥护者,是护礼派的主要决策人物。经过反复谈判,礼部还是服从了朱厚熜的意见。
  第一步交锋朱厚熜占了上风。他进京即位之后,怎样崇奉其生父兴献王的问题便凸显了出来,斗争更加激烈。杨应奎仍然是处在风口浪尖上,一如既往地支持阁臣和礼部,坚持护礼。
  清光绪《益都县图志》杨应奎传中,关于杨在大礼议中的表现也有记载。志曰:“时,世宗入继大统,议崇奉兴献王。应奎随尚书毛澄、侍郎王俊等联名执奏。又,郊祀日,清宁宫后殿灾,复自上疏,引汉桂宫鸿宁殿灾,以定陶、傅太后事②讽切。上会张、桂议,行,遂出为临洮知府。”
  世宗朱厚熜入继皇帝位之后,便摆起了谱,不按阁臣和礼部的规定去做,而尊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朱祐杬为皇考③,就是“议崇奉兴献王”。这是“议大礼”的重点,由此引发了两派斗争的高潮。杨应奎随礼部尚书毛澄、礼部侍郎汪俊(县志中错写为王俊)等联名“执奏”,即联名上疏。他们向皇帝朱厚熜的“执奏”并非“进言得当”,而是强烈反对朱厚熜的意图。可是,大臣们的反对阻挡不了皇帝的意旨,斗争在持续。嘉靖元年正月,清宁宫后殿发生火灾。杨应奎又独自上疏,他引用汉朝时期桂宫鸿宁殿灾和定陶王、傅太后的故事为例子,以天人相应的启示规劝皇帝,言辞非常激烈。朱厚熜见到杨应奎的奏疏,十分不悦。他会同张熜、桂萼计议,将应奎外调,削弱礼部的力量,应奎“遂出为临洮府知府”。有碍于杨应奎的迎驾之功,朱厚熜没有对他治罪,算是万幸。
  嘉靖《青州府志》仅记载了杨应奎迎新帝朱厚熜,未记其上疏阻谏之事。因为府志纂修时期,“今上”朱厚熜在位,所以仅写寥寥数语,一带而过,掩盖了矛盾。但是,“大礼议”在杨应奎传中应当是一项重要内容。清末的《益都县图志》就无所顾忌了,记述应奎上疏事颇详。“遂出为临洮府知府”似有无奈之意。这与《青州府志》所记“擢守临洮”之“擢守”含义也大不相同。嘉靖《青州府志》记了杨应奎在大礼议开端期间的事迹;光绪《益都县图志》记了应奎在大礼议高潮期的事迹。二者互补,前后贯穿,才能了解杨应奎在这次斗争中大体的所作所为。
  从上述事例不难看出,杨应奎是追随礼部尚书毛澄的,而毛澄与首辅杨廷和的意见是一致的,包括另外两位大学士,这些重量级人物都是维护传统礼仪的。当时多数大臣都是护礼派,其中包括杨应奎和山东即墨的兰田。
  清初寿光人安致远在其《纪城文稿》中称赞杨应奎的书法,说:“先生以议大礼,忤永嘉归,著述余暇,尤精力于草书。”文中赞扬应奎的书法之外,还为我们提供了“议大礼”的信息。关键词是“忤永嘉”。“永嘉”是浙江永嘉(今温州市),张熜的家乡。旧时往往以籍贯代替人名。如江陵(湖北)是张居正的家乡,人们便称居正为“江陵”或“张江陵”、“江陵相”。安致远所称的“永嘉”就是张熜。“忤”,解释为逆、不服从。因为新进士张熜、主事桂萼等见风使舵,拥护朱厚熜尊其生父为皇考,深合帝意而得到宠用,步步高升。张熜与护礼派官员相敌对,对杨应奎的言行不能相容。安致远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对青郡人物了解甚悉,尤其佩服杨应奎,其所记非差。但杨应奎之归乡还有其他原因,县志中说他是“以诖误免官”。
  杨应奎归隐后,与青州名士石存礼、黄卿、陈经、冯裕、刘澄甫、刘渊甫结海岱诗社,时称“海岱七子”。既墨的兰田也时常来青州参与诗社的活动,所以又称为“海岱八子”。兰田是朝中的护礼派。左顺门事件④使二百多护礼派官员受到廷杖,其中便有兰田。而当时杨应奎已经调离京城,免遭了一场大祸。官场致仕或休闲在家,海岱诗社成员聚在一起吟诗游憩,其乐融融。杨应奎和兰田同是护礼派致仕官员,不止是诗歌唱和风雅之事,他们更有共同语言。
  由于府志、县志没有明言,也不可能明言杨应奎是议礼派还是护礼派,所以当前青州出的书籍包括《杨氏家乘》,根据志书简单的字眼,便认为杨应奎是议礼派。错误出现的原因主要在《青州府志》,“迎今上于汤阴,进仪注,赐御膳。擢守临洮……”。从字面上看,好像杨应奎是拥护新帝朱厚熜,而受到赏识,得到了提拔。实际上,新皇上“赐御膳”属于正常之事,也是收买人心之举。杨应奎“擢守临洮”的背景是甚么呢?应奎当时是礼部员外郎升郎中⑤,是五品京官;而知府则是四品,这不是擢升了吗?但,临洮是陕西的一个府,偏僻贫困,去那里做官如被驱逐。杨应奎在名义上是有所“擢升”,实则明升暗降,他一走,护礼派的力量也削弱了。
  《青州市志》杨应奎传,关于应奎在大议礼中的事只字未提,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或许认为大议礼是明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而未写。但是,大议礼是明代历史中的大事件,在明史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杨应奎在这次事件中是直接参与者,首当其冲,岂能忽略之?
  杨应奎与“议大礼”之事值得研究。本文力图补史之缺,纠正今人对此事的错误解释,使杨应奎的事迹更加明晰,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注:①汉哀帝刘欣,定陶王刘康子,被汉成帝立为太子。宋英宗赵曙,濮安懿王赵允让子,被宋仁宗赵祯立为太子。
  ②汉成帝去世,无子。他的侄子定陶王继位,是为哀帝。哀帝上台后,其祖母傅太后及其傅氏家族掌权,追逐权力富贵,一些大臣去国,导致了政乱。
  ③兴献王朱祐杬死后,朱厚熜承袭王位。朱厚熜奉诏进京,在礼仪问题上,他的母亲蒋氏非常强硬,支持儿子的做法。朱厚熜尊崇其父为皇考,其母为圣母皇太后。
  ④朱厚熜不断提高尊崇其本生父母的封号,引起群臣的不满。在杨廷和的儿子杨慎的鼓动下,有二百多官员在左顺门前聚会抗议。结果这些官员被廷杖,杨慎等流放。
  ⑤杨应奎在《益都杨氏世谱序》中有关于自己宦迹的叙述,依次为:浙江仁和知县、兵部武选司主事,改礼部祠祭司主事,历员外郎、清吏司郎中,出为临洮、南阳知府。他在礼部连任三级,出任临洮前在礼部郎中任上。
  本文涉及人物众多,在此就不一一注释了。   (房重阳)

编辑:今日青州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今日青州、今日青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综合商讯    
青州市公告挂失... 11-30
青岛科技大学暑... 08-15
青州市医保局开... 12-02
《潍坊日报今日... 02-11
潍坊市12345政务... 12-16
2022年全市中小... 12-16
青州这里将建消... 12-16
【惠企便民·人... 12-10
   
探踪云门山 08-14
王翔千、王振千... 07-20
青州老庄王氏宗... 04-08
走进平安庄 10-14
探听,来自偶园... 10-10
青州历史考古研... 03-29
法伟堂乡试朱卷考 03-22
圣贤文脉 村志... 03-01
青州新闻    
第五届中华诗人... 04-26
青州经济开发区... 04-24
织密安全网 共... 04-24
山水·茅峪道地... 04-11
山东中医药大学... 04-11
青州市博物馆获... 04-11
青州博物馆获评... 04-11
2024年第一季度... 04-10
《今日青州》电子版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wfrbjrqz@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档案局四楼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12014985号

技术支持:710STU淄博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