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首页 |新闻中心|青州人文|青州书画|青州风光|青州房产|青州名流|书记专题|市长专题|青州挂失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州人文 > 抗美援朝中的“活烈士”
抗美援朝中的“活烈士”
来源:今日青州网      时间:2016-07-07 10:00:01      
内容摘要: 王振球(1929—2010年),生前曾任青州市(益都县)文委主任兼教育局局长。年轻时参加抗美援朝,战斗事迹感人肺腑。潍坊电视台想播出他的事迹,笔者采访时,他已病入膏肓,不久与世长辞,其事迹终未对外披露。下面


  王振球(1929—2010年),生前曾任青州市(益都县)文委主任兼教育局局长。年轻时参加抗美援朝,战斗事迹感人肺腑。潍坊电视台想播出他的事迹,笔者采访时,他已病入膏肓,不久与世长辞,其事迹终未对外披露。下面是他在病中的口述——
  我于1929年生于河北省滦南县,家里很穷。父亲1942年入党。我受父亲熏陶,16岁入党,17岁入伍,在辽沈、平津战役中多次立功,从战士升为班长、排长。1950年,被调往石家庄第六高级步兵学校学习。校长孙毅亲自上课,结业后准备到华北军区工作。
  1952年春,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志愿军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将军从步兵学校征兵,我踊跃报名,上了前线。入朝后,被分派到67军201师601团5连任指导员。任务是坚守101阵地,不让美军北侵一步。
  101阵地在金城附近的丘陵中,是一片平而矮的山丘。地形对我军十分不利,敌军在我阵地的东、南、西三面呈半包围状态。地势高且南缓北陡,敌坦克轻而易举地从南坡开到北顶,居高临下,不间断地炮袭我阵地。敌机低空侦察,发现目标,指挥炮击,同时投弹狂轰滥炸。我阵地坑道外野战工事破坏严重,战士们白天不敢行动,只在拂晓前,趁炮声稀疏、空炸较少时抓紧抢修坑外工事。
  邱少云是15军的,他在中中线,我们在中东线。其实,我身边就有很多“邱少云”。战士们昼夜卧在潮湿的坑道里,被弹片打得头破血流,都一声不吭;手脚被炮火烧焦,也一动不动。电影《打击侵略者》就是根据67军的事迹改编的,我看了,觉得远不如现实真切。
  连、排之间没有通讯工具,情况只能徒步传递。我连4个排,分守4块阵地。我从连部到各排,带着一个通讯员,要在坑道里爬一天。到师部开会,白天不敢走,只能夜间赶路。虽然只有30里,得提前八、九个小时出发。
  一天夜里,我和通讯员小李零点启程。天降大雪,雪深没膝,山路无影无踪,根本没法行走,只有把着方向,顺着山坡向下滑行。滑着滑着,“嘭”的一声,撞到树桩上,碰得浑身生疼。我俩便趁机休息一下,接着再滑。快到山底时,眼前又出现了一截“树桩”。我想借它再休息片刻,一摸,是一条冻得梆梆硬的血肉模糊的人腿。拔出来看时,脚上穿着志愿军鞋,没见战友的尸体,更不知道是啥时候被敌机炸死的。
  上午8点,我们赶到师部。师部设在防空洞里,人不全,师长在焦急地等待。10点许,参谋进来与师长和政委耳语了几句。师长说:“不等了,我们开会吧。走西线的建德臣营长和三个连长大休息(死)了。”同志们一阵惊愕。政委有意缓和紧张的气氛:“这个老建,真滑头!美国鬼子没打完,家里还有母亲婆娘和四个孩子等着哩,就贪吃鬼子的炮弹,大休息去了。”话虽然略带幽默,却没人露出一丝笑容,听到的只有啜泣声。我含泪抬头看时,师长和政委也在抹眼泪。
  战士们的生活很苦,主要吃压缩饼干。饼干梆梆硬,咬不动,得用火烤或用开水泡。白天不能生火烧水,就用雨水泡或用雪团捂。夏天气温很高,战士们趴在坑道里,像在蒸笼里蒸。冬天零下38度,手脚冻得像锯割。这些苦,战士们都能忍受,最难熬的是口渴。旱季无雨,吃水是头等大事。一里之外的山下有条小溪,白天敌机轰炸,不敢取水,只能夜里派几个人去背水。一人背两桶,官兵平等,人人都得去。
  这天,轮到我和通讯员小李背水。我俩摸到溪边,一瓢一瓢地舀,刚灌满两桶,突然空中投下几枚炸弹。弹片横飞,我受了伤。耀眼的火光中,我清楚地看到,水面上漂着舀水的瓢和小李的头发,尸体却不见了。敌机继续轰炸,我不顾一切地背起水桶,赶回阵地。同志们又是一天没喝水了,视水如蜜,贪婪地喝着。连长薛尚德看见我蹲在一旁,默然流泪,忽地悟到了什么似的:“指导员,小李呢?”我的喉咙里像堵了一团棉花,喘不过气来,好一阵子才哽咽着说:“他、他大休息了。”薛尚德借着烛光,望着杯子里缕缕的血丝,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同志们,我们喝的不是水,是小李的命啊!”复仇的烈火激怒了战士们:“连长,指导员,你们向上级反映反映,让我们打攻坚吧,非把美国鬼子揍成肉泥不可!”
  反击的机会终于来了。美军对和平谈判毫无诚意,出尔反尔,一味地向北侵袭。1953年6月,我军决定在金城一线发动夏季全面反击战,狠狠煞煞美、李集团的嚣张气焰。
  我连的任务,是攻占敌人的159阵地。战斗是我组织的,全连107人,分成7个战斗班,1个抢救班。班长薛尚德带领3个班正面突击,副班长贾有石带领2个班从右面迂回攻占主峰,我带两个班直扑敌人前沿阵地,拿下前沿阵地后再攻主峰。
  因前段伤亡过重,连里多半是刚入伍的新兵,在老兵的训导下仅会射击投弹,从未参加过战斗。但是斗志很高,人人都写了血书表决心。文化教员不是党员,递交血书时,将身上仅有的几块钱交了党费,准备死后要组织追认他为共产党员。那场面,想起来就催人泪下,可当时没有一个掉眼泪的。
  6月13日傍晚,我们全连顺利地进入了前沿阵地,隐蔽起来。这里离敌军很近,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一个敌军的哨兵因违犯军规在岗位上大便,而被活活打死的惨叫声,听得十分清楚。
  夜幕降临后,我们向敌人靠近。为防敌人探照灯,我命令战士们拉大距离,悄没声地匍匐前进。晚8点,我军进攻开始。八二迫击炮向敌人阵地猛烈轰击。4分钟后,炮火向纵深延伸,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步兵趁机发起冲锋。
  “冲啊!”我高声喊着,带领战士冲锋陷阵。弹片、火星暴雨闪电般地擦身而过,战士们毫不畏惧。突然,“轰”的一声,我像被人砸里了一砖,头顿时麻木了。伸手摸时,满脸是血,炮弹片从右腮上部穿进了嘴里。当我再次喊冲杀时,嘴里像含满了漱口水,满是腥味地向外喷。卫生员急忙跑过来为我包扎,我把他拨到一边,抡起手枪向前冲去。战士们在我的指挥下,很快消灭了敌人的前沿兵力。
  敌前沿阵地和敌主阵地之间有道很深的交通沟,沟上是铁丝网。我带领战士们顺沟前进了约200米,准备穿越铁网时,敌人发现了我们。炮火、枪弹交织在一起,猛烈而且密集,我们寸步难行。勇敢而又顽强的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前进。许多战士冲过去了,不少战士倒在了血泊里。我在穿越铁网时,右腹又中了一弹。我咬着牙,忍着剧疼,一手摁着伤口,一手持枪前进。突然,身边的四班长倒下了,我回头喊他时,我的屁股和右脚又接连中了两弹。顿时,我像破了的血布袋,血从头上、肚子上、腿上四五个口子向外冒,我真成了“红”人了。我实在坚持不住了,两腿一软,栽倒在血泊里。不过,心里还有些明白,能感觉到卫生员在为我脱鞋,还听到长筒靴子里往外倒血的“哗啦”声。我用力睁开眼睛,身边就剩下卫生员一人。我想说不要管我时,一阵头晕目眩,什么也不知道了。第二天拂晓,我在绑扎所里醒了过来。怎么下来的?全然不知。担架队的朝鲜老乡对我说,是他们救了我。他们说,我身上压着一个死去的战士,手里拿着绷带。我心里一阵痉挛:是卫生员为了掩护我而牺牲了。我被担架抬走,连队里没有一个人知道。战场上的尸体横七竖八,残缺不全,分不清谁与谁,同志们都认为我死了。自此,我与连队失去了联系。
  因为伤势很重,绑扎所无能为力。当天由朝鲜老乡抬我去了金鹤洞师部医院。重伤员很多,排队等了半天,才轮到我动手术。医生把我四处伤口的烂肉剪掉,挖出了好几块炮弹皮和碎骨头端给我看,我又晕了过去。手术后,由朝鲜老乡守着我,躺在地铺上。一连几天不能吃,不能动,大小便不通,肚子胀得老大,高烧不退,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医生说我要坏,决定送我去兴高山后方医院。
  路途遥远,必须用卡车护送。白天怕敌机轰炸,晚上看不清山路,只能借着阴雨天出发。时近中午,天突然晴了,可恶的敌机接着就来轰炸,轻伤员和司机都跑了,就剩下我和大卡车。炸弹一次次落在车头车尾,车被炸得稀巴烂。我仰望着群鸦似的敌机,心里反倒坦然了:死就死吧!难得这么多的敌机为我送终,死了也值。我闭上眼听天由命了,谁知敌机竟飞走了。傍晚,一辆朝鲜卡车把我送到了兴高山医院,住进了防空洞。洞里很暗,靠蜡烛照明,医疗条件差,不能做剖腹手术。于是,又将我送杨德医院,再从杨德医院转运回国。
  依旧是借着阴雨天出发。我躺在车厢里,雨水浸泡着伤口,钻心地疼,肚子越胀越大,像面气吹的大鼓,一戳就破似的。我醒来时心想:既然死定了,何必运回国去?死在朝鲜战场上岂不更光荣!卡车在崎岖的山道上颠簸,谁知颠来颠去,我有了大便感,放了一个屁,心里一阵欣慰:看来马克思又不想要我了。我用力撕下了身上唯一的血迹斑斑的裤头,擦去臭水儿,扔到车外。此时,我是真正的“无产者”了。
  卡车在云雾缭绕的山腰里行驶着,突然偏离了方向,车头探进了悬崖。山下是万丈深渊,车毁人亡就在眼前,幸亏两棵粗壮的松树将卡车挡住。能爬动的伤员纷纷逃离了险境,车上就剩下我和司机。我大声喊他时,他握着方向盘睡在驾驶室里,还打呼噜哩!司机是我国东北来支前的民工,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后来是人民军的两辆大卡车,把我们的车从悬崖上拖了上来。
  我坐着焖罐火车转到丹东市五龙碑医院。护士为我剃光了头,送进消毒室,冲洗美军细菌战中的细菌。伤势好转后,又送到吉林省敦化市铁路医院疗养。
  1953年11月,我返回了朝鲜战场。到团部报道时,团长向禹惊诧无比:“小王,你不是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我们都给你上报烈士了,追悼会也开了。”他紧紧抱住我,亲了又亲,高兴地告诉我,说我们连107人歼敌160余人,顺利地攻占了敌阵地,这在攻坚战斗中是少有的,上级为我们记了集体一等功。团政委张继华握着我的手,热情又激动地说:“振球同志,你死而复生,不愧是活着的烈士啊!”自此,“活烈士”的话题在部队里传了开来。  (刘继孔)

编辑:今日青州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今日青州、今日青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综合商讯    
青州市公告挂失... 11-30
青岛科技大学暑... 08-15
青州市医保局开... 12-02
《潍坊日报今日... 02-11
潍坊市12345政务... 12-16
2022年全市中小... 12-16
青州这里将建消... 12-16
【惠企便民·人... 12-10
   
探踪云门山 08-14
王翔千、王振千... 07-20
青州老庄王氏宗... 04-08
走进平安庄 10-14
探听,来自偶园... 10-10
青州历史考古研... 03-29
法伟堂乡试朱卷考 03-22
圣贤文脉 村志... 03-01
青州新闻    
山水·茅峪道地... 04-11
山东中医药大学... 04-11
青州市博物馆获... 04-11
青州博物馆获评... 04-11
2024年第一季度... 04-10
青州博物馆荣登... 04-10
青州市人民医院... 04-03
青州市获评山东... 04-03
《今日青州》电子版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wfrbjrqz@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档案局四楼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12014985号

技术支持:710STU淄博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