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首页 |新闻中心|青州人文|青州书画|青州风光|青州房产|青州名流|书记专题|市长专题|青州挂失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州人文 > 齐文化遗韵
齐文化遗韵
来源:今日青州网      时间:2012-04-12 18:00:21      
内容摘要:齐文化遗韵(墨峰子) 青州众多的人文景观,从分布情况来看,大都集中在城区周围和西南山里。青州市西北部的邵庄镇与齐国故都临淄相毗邻,这里有两处名载史册的景观——峱山、田齐王陵。


青州众多的人文景观,从分布情况来看,大都集中在城区周围和西南山里。青州市西北部的邵庄镇与齐国故都临淄相毗邻,这里有两处名载史册的景观——峱山、田齐王陵。最后一个东夷方国——莱国被齐国灭掉,延续了6000年之久的东夷文化,被属东夷姜姓部族齐国创始人姜子牙的齐文化所替代后,“务实的思想、包容开放的精神、阔达淳朴之民风”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见证。

齐鲁奇山:峱山

 

齐鲁大地上有许多的山,更不乏名山。如泰山、崂山、沂蒙山等,它们都以不同的面貌闻名于世。而在古九州之一的青州有一座历史名山您知道吗?它就是奇特的峱山。
    说它奇特,还真是奇特。虽然它其貌不扬,却是天下闻名。首先是名字,光这个“峱”字就够奇的,现在一般电脑的常用字库中都找不到这个字。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对“峱”字的解释是:古山名,在今山东省临淄一带。可见这个字,是只为这一座山造的,而不做他用。一座山享用一个字,这是多么大的殊荣,多么大的特权!
    其次是峱山的来历奇特。这里有一段“齐王猎峱”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青州西部淄河南岸的稷山附近,出现了一种形状奇怪的野兽,相貌狰狞,十分凶残,白天躲在山坳里,夜晚出来偷吃猪羊,糟践庄稼,闹的百姓不得安宁,他们上书请官府来打。在京城临淄的齐王知道后,便带上兵将亲自来剿杀怪兽。齐王在山顶上指挥,天黑前叫人埋伏在庄稼地里,约好发现怪兽点火为号,一齐出动,将怪兽一网打尽。天交三更时分,那群怪兽不知有埋伏,又出来祸害百姓。兵将们从四面包围过来,远的用箭射,近的用刀砍,杀了半天,怪兽都被消灭了。天明后,发现稷山的南边和北边各多了一座山。北边的一座像是牛的形状,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牛山”。稷山东边齐王指挥猎峱的那座山,后来人们就叫它“行围山”,南边的那座山和怪兽的形状差不多,马不像马,牛不像牛,虎不像虎,猴不像猴,样子很不好看。文人们便用一个犬,一个丑,一个山,造了这个“峱”字,从此,那座山就叫了峱山。峱山的来历纯属民间演义,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故事听,不足为信。然而在《诗经•齐风》里有一首民歌《还》,可是真实地记录了打猎生活的愉快和猎人之间的交往情感。同时也是一首赞美峱山的诗。据说这是齐哀公时期的一首民歌,哀公好打猎,影响很大,一时全国打猎成风,当时,峱山周围就是皇家经常狩猎的地方。这首诗说的是两个青年猎人,在峱山打猎相遇的故事。他们礼貌、善良、勇敢、顽强,互相协作,共同捕猎。同时诗内对峱山的整体风貌也作了描述。不用说在山东,就是在全国能有几座山被《诗经》记载,可见峱山在当时是多么的著名,多么的令人羡慕啊!
    《还》原诗这样写道:
    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
    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
    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兮。
    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
    你多敏捷呀,遇着我在峱山之中啊。
    并马追赶两只大兽啊,对我拱手夸我迅捷啊。
    你多秀美啊,遇着我在峱山的路上啊。
    并马追赶两只雄售啊,对我拱手夸我优秀啊。
    你多顽强啊,遇着我在峱山南边啊。
    并马追赶两只野狼啊,对我拱手夸我健壮啊。

    再就是地理位置奇特,峱山的四周都是山,峱山就坐落在中间的盆地里,而且和周围哪一座山也不相连,或近或远都隔着庄稼地。北面是杏木山和稷山,东面是康山和象山,南面是黑山和柏山,西面是寨山和常家山,八座山围绕着峱山,只有西北方向一条沟通往淄河。八座山围成了一块丘陵盆地,峱山便成了盆地中的绿岛,十分醒目。再就是青州的水系大部分都是往东流,惟有峱山周围的水是往西流。
    峱山不是很高,既没有险峻的峰峦,也没有幽深的洞窟,现在看来就是一座平平常常的山。可是在两千五百年前,这里可是山清水秀,古木参天,是个游览休闲的好地方。因为当时的峱山风景优美,又离齐国京城不远,这里自然就成了王公贵族的游乐场,从国君到大臣,都经常到峱山来游玩。齐桓公“礼贤下士纳宁戚”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因为有了这桩美谈,峱山一旦与齐桓公有了联系,成为古代名山也就成了峱山的历史必然。
    据《东周列国志》记载:齐桓公征伐宋国回来时,从峱山下经过,正好碰上卫国的贤士、满腹经纶的宁戚,戴着破斗笠光着脚,赶着牛车,敲着牛角,唱着那首讽刺时政的《饭牛歌》也从这里经过。宁戚唱道:南山粲粲,白石烂烂,中有鲤鱼,长尺有半。生不逢尧与舜禅,短褐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至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齐桓公听出了歌中的不满情绪,便向前去询问,宁戚显得很傲慢。齐桓公就叫人把他绑起来,并说要砍他的头,可宁戚一点也不害怕,在对话中齐桓公觉得这个人很有才能,遂转怒为喜,这时相国管仲又极力保荐,求贤若渴的齐桓公便把宁戚带入宫中,后拜宁戚为大夫,与管仲同参国政。宁戚不负众望,在治理国家中显示了非凡的才能,特别是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
    他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得齐国的农业蒸蒸日上。峱山便与“礼贤下士”的故事一起名扬四海,流传千古了。
    再就是峱山的现代机遇奇特。青州城西绵延近30公里的经济发展区,竟然以“峱山”命名。从青州至齐鲁石化新修的一段省道也叫峱山路,真是占尽了风光。历史已经给了峱山深厚的文化底蕴,时隔两千五百年,峱山又焕发了青春,以它独有的风貌挺立在世人面前,续写着自己的辉煌。              

东方古州金字塔:田齐王陵

            
    与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古代法老的陵墓叫做“金字塔”,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举世闻名。而在我们青州,也有一组这样的古代君王陵墓,它们状如山峰,直耸云天,被人们称为东方古州的金字塔,那就是“田齐王陵”。田齐王陵坐落在青州市西北15公里的淄河南岸,六座王陵一字摆开,浩大的工程,诉说着昔日的辉煌。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齐王陵又分别叫做二王冢和四王冢。六座王陵原本是一个整体的,古代只有一条小驿道从中间穿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在山东大地上修起了铁路,将六座王陵一分为二,成了现在的组合。齐国是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定都营丘,即现在的临淄。西周至春秋时期姜姓为国君。春秋末期,齐国姜氏势力随着奴隶制的衰亡而败落,而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田氏逐渐兴盛,掌握了齐国的统治大权。公元前386年,田和把姜齐最后一代国君齐康公逐放到了东海,自立为齐王。周安王16年,确认了田和的领导地位,被周王室诏命为诸侯国王,田和便成了田齐国的第一代国君,齐国由此开始了田齐的时代。历史上称为“田齐取代姜齐”。至公元前221年秦灭齐为止,共历8王,田和死后葬于青州城西北的尧王山后,最后一位田齐王被秦所俘虏,死后葬于太行山下的共城,今河南辉县。田齐其余的6位国君均葬于青州西北的丘陵地带,成为一道壮观的风景。
    齐国到底传了多少代?清中期三字经的注解说相传31代。二十四史说相传36代,其中姜齐29代,田齐7代。临淄县志说相传33代,其中姜齐25代,田齐8代。田齐统治的时间有的资料说171年,有的则说166年,说法也存在差异。

    二王冢原先的文献多记载为姜齐第16代国君,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姜小白之墓和姜齐第25代国君齐景公姜杵臼之墓。1984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根据二王冢和四王冢的规模、形制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并联系田氏王族世系和古代帝王葬制,进行了稽考,确认二王冢为田齐第二代国君田剡和第三代国君田桓公田午的墓葬。
    二王冢所在的鼎足山,位于山区平原的交界处,风光独特,景色秀丽,早就是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鼎足山的三个山头,分别叫做牛头岗,菟头山和紫金山。牛头岗、菟头山原先草木繁盛,柏树茂密,东边的泉河四季泉水不断,群泉喷涌,积水成潭,碧蓝清澈,深不见底,并流向原野,浇灌着千亩良田。现在这里建起了老人互助院,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有重阳节香火会,赶会的人头攒动,络绎不绝。牛头岗又叫驴山子,前些年已被开采成了一个大石坑,泉水和树木也早已不见了,近来已开始封山绿化。
    二王冢两座陵墓东西并列,东西总长160米,南北约100米,二墓高约40米。(二王冢长、宽、高尺寸青州与临淄记载有误差)。笔者就住在田齐王陵附近,当地很久以前就有“齐王埋在三山口,临淄永世不为京”的民间传说。尽管历史考证,二王冢下埋葬的是田齐国君,也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人们还是愿意将二王冢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大名鼎鼎的姜齐桓公姜小白联系在一起。

    民间传说:齐桓公生前,为自己选择长眠之地颇费了一番心思。本来他选的墓地是在临淄城西一带,而决不能葬在城南的鼎足山上。那些与齐桓公不睦的人,曾唆使风水先生给齐桓公出过这个馊主意,但被忠于齐桓公的谋士看穿,一旦葬在鼎足山上,临淄的风脉就全完了。可是他的五个儿子都很混帐,从来就是叫他上东他上西,叫他打狗他撵鸡,老爷子也拿他们没办法,管得了天下大事的齐桓公,硬是管不了自己的儿子。临死的时候,齐桓公对儿子动了心眼:这些个混帐东西,总是和我反着干,这回我就反着说,好叫你们正着干,咽气之前,他就把几个儿子叫到床前,留下了遗嘱:“我死后一定把我葬在城南的鼎足山上,千万别把我葬在城西。”不想这一次偏偏儿子们良心发现,动了恻隐之心:我们从来不听老爹的话,他这最后的一次话咱就听了吧。齐桓公死后,儿子们就把他葬在了鼎足山上,这样一来,临淄作为大国京都的风脉就完全破坏了。这显然是人们根据后来的历史演义的故事,断不可信。但齐桓公的辉煌霸业,却永远地载入了史册。他那“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赫赫功绩几乎全仗了管仲、鲍叔牙、宁戚等一批贤人的智谋,然而这就是齐桓公,他的成功就在于尊重人才,在于他能用人,会用人。人无完人,这位显赫一世的霸主的晚年是凄惨的,老来的政治决策也是昏庸的,为后来姜齐的衰败留下了祸根。这也就难怪“临淄永世不为京”了。
    而说到二王冢里真正的墓主人田剡和田午这两代父子国君,历史上没有多少功绩记载,只是那个田午田齐桓公“讳疾忌医”的故事,还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传说战国时期的妙手神医扁鹊到了齐国,拜见田午桓公时,看到田午身体有问题就说:桓公您现在有小病在皮肤与肌肉之间,可早就医。田午怀疑扁鹊是在卖弄炫耀医术,自己身上也没有什么不适的症状,就说:我没有病。过了几天,扁鹊又去见田午,说:您的病已进入血脉,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蔓延到体内。田午有些不耐烦地说:我又没有什么感觉,我没病。又过了几天,扁鹊又见田午说:国君的病已到了肠胃,不治将进入膏肓。田午懒得理他。又过了几天,扁鹊见到田午就退出宫门走了。田午派人追上扁鹊问他为何一来就走。扁鹊说:疾病在皮肉之间,汤药膏药就可治愈;疾病到了血脉之中,针刺就可治愈;疾病进入到肠胃之中药酒、丸散还能治疗。若是疾病进入到了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神仙也无济于事了。结果,不几天后,桓公田午突发重病,再派人去找扁鹊,扁鹊早已逃离了齐国,寻不见人影了。
    这一则田齐桓公“讳疾忌医”而耽误治病的故事,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自己有了缺点和错误,一定要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及时纠正,不然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挽回的。田齐桓公没有姜齐桓公那样建立丰功伟业,作为一个反面的例子,“讳疾忌医”的教训也可以提示后人。
    四王冢,俗称四王坟、四豪冢、四女坟、四辈坟等多种叫法。经过考古部门的考证,是田齐威王、宣王、湣王、襄王四代国君的墓葬,位于二王冢西南千米左右,北临淄河,南依火石山。火石山因产火石而得名。火石山又叫庙山,山上原有石庙和古柏树,现在已开采成了一个大石坑,西头还能看到茂密的侧柏林,东西排列,状如山峰。自西而东(青州市志误说自东而西,引用者皆误)为威、宣、湣、襄的位置,皆方基圆顶,墓葬底部相互连接。四墓高约40米左右,墓底边长在80至90米之间。(以上数字青州与临淄记载有误差)。俨然四山并峙,气势十分壮观,与二王冢隔着胶济铁路,遥相互应。
齐威王,名因齐,田齐国第四代国君。从公元前356年执政至320年,在位36年。在初即位时,贪恋酒色之乐,不思治理国家,国家大事都让部下去办,结果弄得天下混乱,齐国危在旦夕,左右大臣无人敢去规劝。这时齐国的著名学者淳于髡来见,他给齐威王出了一个谜语说:临淄城里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又不鸣,国王可知这是只什么鸟?齐威王沉思片刻答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便是后来“一鸣惊人”成语的出处。淳于髡知道威王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这只大鸟就要一鸣惊人了。接着齐国名士邹忌又以弹琴的道理来说服威王,邹忌说:既然坐在弹琴的位子上,就要弹琴,像大王你,身居王位而不治理国家,你知道全国的官员和百姓是多么着急呀。弹琴和治理国家是一个道理,琴师按照乐谱弹动五根琴弦,才能奏出和谐美妙的乐曲,君王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上下协调,我们齐国才能昌盛起来呀。

    从此,齐威王果然振作起来了,大刀阔斧地实行了改革,先是打击贪官污吏,治理朝政,奖赏提拔了忠于职守、勤恳工作的官员,处理了许多贿赂朝臣的地方官。接着是招贤纳士,广揽人才,以邹忌为相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人人各尽其诚,各司其职,齐国大治,经桂陵、马陵之战,大败其他诸侯国,盛极一时,成为战国七雄之强。

    第二座便是威王之子宣王的陵墓。齐宣王名辟疆,自公元前320年至301年,在位19年,齐国自田齐桓公开始,就有养士之风,大力办学培养人才,齐宣王把这一传统推向了极至,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座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因为临淄城南有稷山,便以稷下命名。稷下学宫是一座教育之宫,是一座培养封建官吏的“育士”学校,它聚集了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学术水平。他们授徒讲学,设坛辩论,整理学术著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开了尊师重教的先河。这是齐宣王最大的历史贡献。

    第三座便是宣王之子湣王的陵墓,湣王名地,自公元前301年至284年,在位17年,他好大喜功,骄纵狂妄,一度想称天子。公元前284年,燕国攻打齐国,泯王逃到莒城,后来被杀。
    站在宣王、湣王墓前,好像听到了齐国那三百多人吹竽的声音,自然会想起那个讽刺意味极浓的“滥竽充数”的故事。这个比起父亲来没有多大建树的齐湣王,在治理国家方面无所作为,但在整治南郭先生一类人物时,还是很有一套的。
    第四座是湣王之子襄王的陵墓。齐襄王名法章。齐湣王在莒城被杀后,百官拥戴法章继承了王位,名号齐襄王。在位19年,政绩平平,没有特殊的历史贡献。
    六座田齐王陵的建制是一致的,都是依山而建,都是方基圆顶,用坚硬的夯土层层筑起,上面不长大树,只能长一些小小的灌木丛。建陵的土有多种颜色,有黄土,有黑土,有红土。据说当时号召举国老百姓每人从家乡带一兜土来修墓,可见齐国造墓的规模是多么巨大。当地有民谣说“打开二王冢,富了山东省”来形容王陵里的陪葬品很多。还有民谣说“打开二王冢,淹了山东省”来形容王陵下的水资源丰富,说王陵直接与东海相通。不管怎样形容,作为东方古州的金字塔——田齐王陵,都是不过分的,因为她是齐鲁的唯一,青州的唯一。悠悠数千年的历史长河,纷繁复杂,五光十色,这六座田齐王陵留下了一段历史的背影,当我们站在这高大雄伟的陵墓前,穿过历史的烟云,回想它们的兴衰起落,总能看到它英雄辉煌的一面,创造历史的一面。(墨峰子)





编辑:今日青州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今日青州、今日青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综合商讯    
青州市公告挂失... 11-30
青岛科技大学暑... 08-15
青州市医保局开... 12-02
《潍坊日报今日... 02-11
潍坊市12345政务... 12-16
2022年全市中小... 12-16
青州这里将建消... 12-16
【惠企便民·人... 12-10
   
探踪云门山 08-14
王翔千、王振千... 07-20
青州老庄王氏宗... 04-08
走进平安庄 10-14
探听,来自偶园... 10-10
青州历史考古研... 03-29
法伟堂乡试朱卷考 03-22
圣贤文脉 村志... 03-01
青州新闻    
青州经济开发区... 04-24
织密安全网 共... 04-24
山水·茅峪道地... 04-11
山东中医药大学... 04-11
青州市博物馆获... 04-11
青州博物馆获评... 04-11
2024年第一季度... 04-10
青州博物馆荣登... 04-10
《今日青州》电子版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wfrbjrqz@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档案局四楼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12014985号

技术支持:710STU淄博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