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首页 |新闻中心|青州人文|青州书画|青州风光|青州房产|青州名流|书记专题|市长专题|青州挂失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州人文 > 古青州应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写在“古青州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闭幕之际
古青州应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写在“古青州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闭幕之际
来源:今日青州网      时间:2012-04-13 09:47:21      
内容摘要:古青州应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写在“古青州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闭幕之际 /郭庆滨 崎岖荒僻的道路上出现了队队商旅,悠悠驼铃。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丝绸之路。


崎岖荒僻的道路上出现了队队商旅,悠悠驼铃。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丝绸之路。

这条被喻为“对话之路”和“开放之路”的起点在长安,早被列入史册之中。不过长安并不是古代尤其是两汉时期的丝绸产地,那么经长安通西域运往中亚各国的丝绸等中国商品,究竟源自何处?近年来经专家学者广为考证,基本认定为古青州(今山东地区)即为丝绸之路上丝绸等主要商品的重要产地,即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重要源头之一。
    古青州作为上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记载说:“海岱惟青州”,“海”指渤海,“岱”为泰山,大体包括了如今的山东半岛大部。
    所谓“丝绸之路”,必然是先有“丝”才后有“路”。1966年春天,山东青州市(原益都县)苏埠屯商代墓葬中出土精美青铜器的同时,也出土了几件晶莹剔透的玉蚕。在1985年5月,山东济阳刘台西周墓中也出土了一批玉蚕,这批大小不一的玉蚕,分布在墓主人身边,共计有22个之多,这些都证明古青州是蚕的故乡。有专家称“世界上桑树的分布大致限于北半球,其中白桑最为普遍,此桑为山东(古青州)原产,有桑才有桑蚕,有桑蚕而后有丝,有丝便能引起人们的野饲桑蚕,进而驯化了,跟着产生了蚕业”。这一结论,将桑树的原产地定为了青州。青州既是原桑的产地,又是野蚕的故乡,是汉代丝绸的重要产地,可谓“齐鲁丝绸甲天下,青州沃土宜桑麻”。
    与会专家普遍认定,古代的青州地区,确实是丝织业的中心。比如战国时期,齐国就有“冠戴甲天下”之说。这便说明山东当时曾在中国丝织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而养蚕业的源头,专家认为也是始于古青州(山东)。史料记载中,第一个发明养蚕的是黄帝的妻子嫘祖。传说黄帝于坂泉大败蚩尤(东夷族首领),占领其地,并在当地发展生产,而养蚕业便在此时应运而生。作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的丝绸,其原产地和重要产区之一的古青州,自然也该作为主要“供货商”的重要源头而存在。另外,青州西辛战国墓出土的金银器上带有明显的西域西亚波斯人生活用具的风格,也可以说是先秦时期青州与西域贸易的物证。由此可知,至少在先秦时期,古青州是作为远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
    到南北朝时期,青州与西域的交流也空前的密切起来。如今青州发现的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和石刻中,便有着描述青州与西域胡人往来贸易的画面。如一件北齐卢舍那佛像身披的袈裟中,便绘有三个胡人像,便是胡人在青州往来的一大佐证。而现存于青州博物馆中的九件石刻画像中,其中六方都是表现的墓主人与胡人往来贸易的场景,还有背负着丝绸的骆驼队的画面,形象的描绘出了当时丝织贸易的具体场景。自汉到唐,是古代路上丝绸之路最为兴盛的时期。青州大批文物的出土,有力的说明了在贸易中青州的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如今的青州市,辖区内包含了35个民族成分,有专家猜测这也于古青州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有着直接关系。
    有专家提出,青州地区所出的一些文物,青州博物馆里,北齐时期的商人墓葬,里边的线刻壁画,可能是被认定是反映丝绸之路情况的壁画。
    还有专家指出,应该注重青州在中外关系史上的重要地位。古代的青州,主要为上古丝绸生产的主要原生地,因而它成为中原与西域丝绸之路东部的原生地。
    有专家学者认为,很多在西域这个地区出土的一些文物资料,比如丝绸、丝织品乃至花纹的纹样与青州丝绸的特色都是有关系的。将古青州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史学界并没有太大的争议。青州作为重要原产地,应该作为丝绸之路上东端的一个支脉。还有专家提出,丝绸之路是一个大的贸易路线概念,并不仅仅包含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之后的西向路线。专家认为,古青州作为渤海出海的交通要道,应该同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中,由中国向朝鲜、日本出口贸易的源头所在。
    本次研讨会共达成两项共识,首先专家学者重新认定了古青州(山东)在古代是中国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丝绸的主要供应地。另外,专家一致认为古青州不仅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之一,同时也应该是海上丝绸之路东线的重要源头。
    研讨会闭幕了,古城青州迈出强劲文化步伐。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节点,早期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按照今天的说法,可谓是“开放的窗口”、“开放的前沿”。下一番功夫挖掘整理,继承发扬这些传统文化优势,把悠久历史文化这个“软实力”铸就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如何把资源优势变成文化优势,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课题。(郭庆滨)


编辑:今日青州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今日青州、今日青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综合商讯    
青州市公告挂失... 11-30
青岛科技大学暑... 08-15
青州市医保局开... 12-02
《潍坊日报今日... 02-11
潍坊市12345政务... 12-16
2022年全市中小... 12-16
青州这里将建消... 12-16
【惠企便民·人... 12-10
   
探踪云门山 08-14
王翔千、王振千... 07-20
青州老庄王氏宗... 04-08
走进平安庄 10-14
探听,来自偶园... 10-10
青州历史考古研... 03-29
法伟堂乡试朱卷考 03-22
圣贤文脉 村志... 03-01
青州新闻    
山水·茅峪道地... 04-11
山东中医药大学... 04-11
青州市博物馆获... 04-11
青州博物馆获评... 04-11
2024年第一季度... 04-10
青州博物馆荣登... 04-10
青州市人民医院... 04-03
青州市获评山东... 04-03
《今日青州》电子版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wfrbjrqz@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档案局四楼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12014985号

技术支持:710STU淄博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