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首页 |新闻中心|青州人文|青州书画|青州风光|青州房产|青州名流|书记专题|市长专题|青州挂失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州名流 > 多彩人生话传承 ——记青一堂非遗项目传承人范中源的从医路
多彩人生话传承 ——记青一堂非遗项目传承人范中源的从医路
来源:今日青州网      时间:2021-02-03 09:11:38      
内容摘要:近日,从市委老干部局获悉,全市首批长者有为·时代先锋先进典型已揭晓,范中源等多名离退休老党员和多个老干部党支部被命名表彰。 范中源,1937年7月,出生在青州市经济开发区西郎村一个民间土郎中家里。十八岁


近日,从市委老干部局获悉,全市首批“长者有为·时代先锋”先进典型已揭晓,范中源等多名离退休老党员和多个老干部党支部被命名表彰。
  范中源,1937年7月,出生在青州市经济开发区西郎村一个民间土郎中家里。十八岁那年,他考入山东昌潍医士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先后分配到临沂市沂南、沂水两县工作;1976年7月,调回老家青州,一生从医。
  作为医疗战线退下来的老干部,他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工作经历的风雨波澜,而唯一不变的是他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处事风格,一部医药箱,一辆自行车,陪伴着他走过了那个缺医少药的岁月,倔强、耿直、率真的性格练就了他一身强壮的体魄。进入晚年,他才幡然醒悟--自己一生中最不经意的教授传承才是他人生最炫丽的色彩。



范中源在传承传授子女



世界卫生组织检查组组长舒纳尔(左二)现场检查我市的卫生健康工作,不断向范中源(右三)提问。
 
从医40余载  从来没有想到过传承
 
  1958年7月,范中源分配到沂蒙山根据地--沂南县,正赶上全国医疗战线集中防治地方病。那是个80多万人口的贫困县,当地卫生部门抽调医护人员和新分配的学生组成72人的地方病防治队,形成6个战斗小组,范中源任第3组组长。防治队首要任务是排查防治丝虫病,需要对1周岁以上的全部人群进行抽血、化验、筛查、治疗。当时正处在大跃进时期,人们白天要大炼钢铁和大搞农田水利建设,防治工作队就利用夜间群众休息时间逐村逐户逐人进行摸排,他们往往每天都是干到下半夜,顾不上吃饭的事情经常发生。
  经过近半年的普查普治,防治队很快摸清了沂南县丝虫病的发病规律,并给予了很好的治疗,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随后范中源又到沂水县地方病防治队工作。他们白天上班,夜晚推着自行车,背着医药箱,翻山越岭,走村入户,陆续对当地钩虫、疟疾、黑热病、麻疹、流脑等20多种疾病进行摸排和防治。
  沂水县夏蔚公社是当时全国治山治水的红旗单位,医疗条件非常艰苦,公社书记王恒全多次到县卫生局请求配备名好医生以改善当地的医疗环境。1959年冬,范中源被调到夏蔚公社医院。这是个3.3万人的公社,下辖43个生产大队,东西、南北都是40华里的山路,全院就他一老一少两名大夫。
  “鱼鳞竹节水平沟,库塘梯田自流渠”,这是那个年代农田水利建设夏蔚经验的真实写照,全国各地到夏蔚参观学习的人员每天都是络绎不绝,范中源除了为当地患病的群众看病外,每天还要做好参观者的医疗保健任务,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真可谓忙得不亦乐乎。
  1965年6月,毛主席发出“把医疗工作的重点做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全国掀起了培训赤脚医生的热潮。范中源当年冬天参加了临沂市举办的县公社师训班。第二年3月,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开始举办夏蔚公社赤脚医生培训班,全公社每个大队选派1名思想过硬、愿为人民服务的人员参加学习。培训地点建在上里庄大队,4间牛栏改建成教室,学生自带桌椅板凳,伙食学生自理。别小看这么所“抗大式”的学校,教师仅范中源1人,依然是按军事化教学管理的,赤脚医生专用教材是基础,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等中西医各科均涉及讲授,每天雷打不动6节课,外加早晚两个自习。就是在这么个艰苦条件下,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却非常优异,3名学生为此被选调到北京接受过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为期三年的培训班,造就了一支医疗战线善打硬仗的医疗队伍,为当地的医疗卫生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因工作需要,范中源调回青州,举办了同样的二期培训班,唯一不同的是赤脚医生的名称换成了乡村医生。
  范中源的教学和工作已成为历史,但直到现在,他和他的学生们在当地的医疗战线仍然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学生张道明是沂水一带有名的老中医,学生李兰之是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找他们看病的人都不少。
  有人觉得,范中源教学与古代的师承模式有些相似,他却不以为然,从医40多年,先后培养了100多名学生,他一直是当任务完成的,毫无保留,但从没想到过搞传承。
 
脑中风4次  病魔击垮了他生的意志
 
  退休后,范中源搬回农村老家居住。村里人找他看病,他竟然说,“急病帮帮忙可以,现在实行农村合作医疗,我不能违背党的政策啊!”人们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以后找他看病的人就渐渐稀少了。
  1999年冬,女儿范孝青婚后没有合适的住房,便和女婿潘少松一块搬回来生活。没想到,女婿是个中医爱好者。茶余饭后,他总喜欢向岳父请教些中医针灸方面的问题。范中源仿佛又回到了教学课堂,讲述起范氏家传针灸的由来,谈到他小时候跟爷爷学针和遍访古迹石刻的故事,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滔滔不绝。他好像找到了忘年交知音,每天都要手把手传授辨经络、找穴位、练针法,还时刻不忘激励他研读《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等医学经典。那是一段难忘的日子,子女的陪伴为他的老年生活增加了不少乐趣。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7年秋,孩子们已陆续搬走,范中源看完电视试图从座位上站起,突然感觉眼前一阵发黑,倒在了沙发上。此时,正赶上潘少松前来看望,他发现险情,连忙跑过来,以指代针,在其人中、劳宫等穴位处按压施救,范中源慢慢醒了过来。事后,经过一番分析,全家都认为范中源得了轻微脑血栓,以后要加强防范。
  果不其然,范中源以后又陆续栓了3次,一次比一次严重。在某证券交易所那一次,范中源瘫坐沙发上,全身被汗水浸透,面色蜡黄,四肢无力。幸亏现场人多,大都比较熟识,潘少松闻讯赶到,取出备用针具,三下五除二,在范中源胳膊腿上连续扎入十几只针灸针,他缓慢清醒了过来。
  然而,人生哪有那么多幸运。第4次发作,正赶上孩子们出差,他昏迷不醒,水米不进,被紧急送进了当地的一家医院,CT结果显示——左侧大脑血管出现大面积阻塞。经过医院紧急抢救,性命虽然保住了,他的右侧肢体却出现半身不遂,各种脑中风后遗症接踵而至。最后,只能按照院方的要求回家静养慢慢恢复。
  出院后,潘少松为照顾和针灸调理方便,临时在客厅睡起了折叠床,范中源的情绪却变得焦虑不安起来。想当年,他只身在外背井离乡数百里,为防治地方病和教学,经常昼夜忙碌,工作连轴转,从来没时间考虑过家庭,他内心深处觉得欠妻儿老小太多了。现在,正赶上外甥高考,大家工作都很忙,自己病的真不是时候,还需要专人照料,他实在不想再拖累别人,无奈这病太折磨人了,医生们都拿它没有好办法。一天晚上,他忽然梦到在沂水防治地方病时,骑车摸黑返回不幸撞到散落的石块上,自行车前车叉折断,他连人带医药箱飞了出去,昏迷不醒,胸部被划出两道大口子,血流不止,同伴们连忙将他送到医院抢救,缝了十几针。他没休息几天,就忍痛和大伙继续走村入户。醒来后,他想伸手去抚摸胸部那伴随了他大半生的伤痕,无奈右手却怎么也不听使唤,他禁不住泪流满面。
  无数个夜深的煎熬,他遭受着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打击,实在有些精疲力尽。一天夜里,范中源偷偷爬起,哆嗦着用左手写下遗书,叫醒陪护的潘少松开始交代遗言遗物。根据他的描述,潘少松连夜从偏房屋里找出个旧纸箱,里面是他从医以来的各类证件和资料,其中含有卫生部和省市县主管部门颁发的奖章、荣誉证书和一些老旧照片。
 



 
蓦然回首间  非遗传承燃起了他新的希望
 
  潘少松仔细翻看了一遍,多年的宣教经历使他警觉起来,岳父留下的资料太珍贵了,国家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岳父家数代行医,岳父的从医经历不就是在传承创新发展祖国的传统医药文化吗?带着疑问,潘少松决定日后到相关部门咨询一番,就连忙劝说岳父一定要鼓起勇气,相信中医一定能帮他战胜中风后遗症,渡过难关。
  第二天,潘少松专程来报告好消息,咨询结果显示——范氏家传针灸完全符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保护条件。听到这个消息,范中源精神大振,疾病好像一下好了大半。他高兴地拿出一沓老照片,指着上面的一位外国人说,这个人叫舒纳尔。那是1989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儿童基金会联合检查组抵达青州,要对当地的计划免疫和医疗卫生状况进行实地考察,这是世卫组织对中国五级考核检验的一部分,当时带队的就是这位舒纳尔先生。范中源应征上阵,舒纳尔在翻译的陪同下,单独询问了他两个半小时。最后,这位国际专家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说中国的中医药文化太伟大了,并主动要求与范中源合影留念。
  范中源说,他决定积极配合中医针灸治疗,争取让自己的身体尽快好起来,他要在有生之年把中医针灸传承下去,不能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他们这一代断了根。数月后,范中源病愈,他开始翻阅医典,以范氏家传针灸为基础,学习借鉴历代针灸名家的临床经验,并结合自身实践总结形成了一套民间治病技法,取名青一堂中医针灸进行申遗。
  2018年12月,青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发文,青一堂中医针灸项目被认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范中源和他的女儿范孝青、女婿潘少松分别被认定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6月,潍坊市人民政府正式发文,青一堂中医针灸项目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范中源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帮人看病治病了,一想到为人民服务,他的心中就充满了正气和力量。他时常教导年轻人:疾病是痛苦的,一定要想法设法多为病人着想;要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的痛苦,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中医针灸的绿色疗法。
  目前,青一堂中医针灸项目正以非遗进校园的形式,准备落户潍坊护理职业学院。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喜欢和用好传统中医文化,是这位八旬老医生的初心和使命!
  范中源相信,他的这种民间传统技艺一定会在国家非遗保护的舞台上越走越开阔!  (华一)
 


编辑:今日青州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今日青州、今日青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综合商讯    
青州市公告挂失... 11-30
青岛科技大学暑... 08-15
青州市医保局开... 12-02
《潍坊日报今日... 02-11
潍坊市12345政务... 12-16
2022年全市中小... 12-16
青州这里将建消... 12-16
【惠企便民·人... 12-10
   
探踪云门山 08-14
王翔千、王振千... 07-20
青州老庄王氏宗... 04-08
走进平安庄 10-14
探听,来自偶园... 10-10
青州历史考古研... 03-29
法伟堂乡试朱卷考 03-22
圣贤文脉 村志... 03-01
青州新闻    
青州市卫生健康... 03-26
好人好事暖人心... 03-26
招大引强在行动... 03-26
青州市卫健局:... 03-26
市卫健局“三化... 03-21
【护林防火进行... 03-21
青州市市场监管... 03-21
青州市交通运输... 03-15
《今日青州》电子版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wfrbjrqz@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档案局四楼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12014985号

技术支持:710STU淄博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