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无声铁证“开口说话”
本报记者 杨连滨 郭庆滨 通讯员 郭恒玲 王艳
法医,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职业,去年十月,《法医秦明》的热播,将这一神秘职业“暴露”在大众眼前,剧中法医很多不为人知的工作经历也让观众们大饱眼福。而在
青州,也有这么一位技术精湛的法医,从事法医工作15年,他勘验各类现场1780余个,检验尸体1800余具,以专业和权威为案件侦办指引方向。
15年来,他出具活体伤情检验鉴定书11900余份,伤残鉴定书3900余份,以公平公正赢得公信。
挖掘尸块时艾滋病三级职业暴露,他却没有因此休息过一天。
……
他就是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为座右铭的
青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法医物证室主任张晓华,一位在法医岗位上默默奋斗了15年的幕后英雄,一位将法医工作作为终身职业并为之勤加修炼的“匠人”,一位待民如亲恪守公平公正的“正义使者”。今年4月份,青州市公安局做出向张晓华同志学习的决定。
生日当天他遭遇生死考验
“张法医,你的化验结果是阴性,你没有感染HIV,你安全了,可以要二胎了。”今年4月17日,青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艾滋病防治科副科长张晓霞一拿到检查单,第一时间抓起电话就打给张晓华。
这是张晓华在这里做的最后一次艾滋病血液检查的结果,这张检查单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牵挂他的人稳稳地放下心来。
一名法医为什么要做艾滋病检查?事情还要从2016年说起。
2016年4月30日是张晓华的生日,正值轮休的他一大早就接到了勘查一起杀人碎尸案件现场的任务。在埋尸地点,随着泥土被一锨锨铲开,包裹尸块的塑料袋逐渐显露出来。由于事先已经知道死者是艾滋病患者,身为法医的张晓华深知接触艾滋病人血液的风险,他特意多戴了几层手套,为了保护其他同事的安全,同时也为了防止尸体在搬动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影响案情分析,他独自跳进坑里挖掘,冒着职业暴露的风险,一块块地搬出尸块。
“扎手了。”搬动第三块尸块的时候,一起勘查现场的青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科民警左恒金听到张晓华嘟囔了这样一句,他看到从坑里爬出来的张晓华摘下了防护手套,手套里都是血。他的右手拇指被尸块上尖锐的碎骨扎了一道深深的口子。
现场民警都劝张晓华立即去医院处理伤口,张晓华拒绝了。“先把手头的活干完再说吧。”张晓华说。他找来一瓶矿泉水,简单清洗了一下伤口,用力挤出伤口里的血液,换上新手套,再次跳进了坑里,继续清理,直至完全清理完毕,才对同事们说:好了,可以拉回去了。
完成所有的现场勘验工作后,同事们立即把张晓华送到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查。根据各方面评定标准,专家组确定他为艾滋病三级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根据暴露程度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三级是最严重的职业暴露级别,需要马上进行阻断治疗。”张晓霞没有想到,一般建议职业暴露两小时内服药,作为法医的张晓华明明知道其中的利害,却因为工作坚持到现在,耽误了这个时间窗口,超过了4小时才来进行检查。
就在当天下午六七点钟,同事左恒金不放心地来看他,没料到张晓华对他说:“你来了正好,快把现场照片传给我。”当晚他把现场证据和照片比对完才回家。
遵照医嘱,张晓华开始服药,这又是一个考验。艾滋病阻断药物副作用大,严重影响肝功、肾功,造成骨髓抑制,而且会造成骨骼肌难以忍受的疼痛,毒副作用堪比化疗药物。服药期间,张晓华晚上疼得翻来覆去睡不着,整个身体都会扭曲着,饭也吃不下,腹泻、呕吐,异常痛苦。
张晓华坚持在工作一线,一天都没有耽误。他自己说,法医工作人手紧,任务多,确实离不开。如果请假在家休养,父母问起来怕瞒不住。
当时,张晓华的父亲患有肺癌,为了不让老人担心,张晓华的整个阻断治疗过程一直没有让父亲知道。在父亲化疗期间,他晚上默默地陪着父亲住在病房里,第二天照常工作。刑警大队法医物证室民警宋大鹏说,直到他父亲去世前夕,大家才得知这个消息。
解密“死亡密码”
案件要经得起历史考验
法医是高危职业,也是神圣的职业。在各种命案现场,环境往往非常恶劣,他们面对的是暴尸山野、命丧水底、掘土深埋等复杂情形,没有盖好的楼、快要坍塌的墙体、无法判定是否有传染病的尸体……这些意想不到的危险让人防不胜防。然而,防不胜防,张晓华还是在生死之间默默地走了一遭。
不只这一次张晓华冲在前面。每遇重大案件,张晓华总是冲在前面的那一个。“我们办的案子多少年之后能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当时在现场我们就应该考虑到。”这样的理念和信念让他对工作一直怀有敬畏,始终扛着沉甸甸的责任冲在最前面。
2013年,青州市公安局接到报警,在一个风景区里有人摔落致死。但是张晓华赶到现场后,通过现场尸表检查,发现疑点众多,建议立案侦查。张晓华通过对尸体进行解剖检验,发现死者头面部损伤程度严重,且损伤分布广泛,不符合高空坠亡特征,分析应为用石块多次击打头部致死。根据张晓华的检验结果,刑警大队民警迅速锁定涉嫌故意杀人的犯罪嫌疑人,成功侦破案件。
青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蔡相望说,在案件侦破中,法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影响着案件的侦查方向,对刑事案件特别是重大疑难案件的侦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法医做出来初步判断以后,其他侦查工作才能跟进。
法医工作环境的恶劣是许多人无法想象的。张晓华却从未抱怨,都是第一时间深入现场寻找蛛丝马迹,仔细勘验,固定证据。他的敬业精神,同事们有目共睹。
“只要有命案他必到,张法医这人很认真。”该局刑警大队五中队指导员王利说,他们队接到个过失致人死亡的案子,张晓华到了殡仪馆,从八点半开始解剖,下午才解剖完,中午饭都没吃。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医学院毕业的宋大鹏成为张晓华的徒弟,跟随他前去勘验现场。到现场后,宋大鹏还是震惊了。一具无名尸体腐败得特别厉害,气味特别大,顶着令人窒息的尸臭,张晓华什么也没有说,直接过去在现场开始检验。
……
就在最近的这半个月,张晓华处理和审核的卷宗,差不多有六十多份,而处理一份卷宗,最快也要两个小时,常常是一个案子还没有结束,新的任务又下来了,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对于他来说,是常态。
“我的工作就是为法律服好务对老百姓负责”
有人说张晓华身上兼备适合法医工作的三种特质,有法医强大的内心,有科研人员应有的细致,还有看似死板的认真劲儿。
其实,张晓华本来可以成为一名医生,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他却深深地爱上法医这个职业,被其破解真相还原事实的神秘所吸引,也被其打击犯罪捍卫公正的使命所震撼。1997年,他参加考试进入公安机关,在多个岗位上呆过,却最终牢牢扎根在法医这个岗位上,成为潍坊法医专家组成员。
专业和权威非一日之功。他耐得住寂寞,自从把法医工作作为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他一天都没有松懈过对自己专业技术的提升。他以技术破案为重点,认真钻研、自学各种专业知识,参加各种专业培训,虚心向国内知名专家请教。
他干中学,学中干,每一起案件破案后,他都会重新翻阅现场及侦查案卷,思索犯罪过程、犯罪心理,明确每一处损伤的形成机理,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升自己的勘验鉴定水平和质量。
青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交管科科长赵传煜和张晓华一起入警,至今还经常回忆起他们当年的“座谈小屋”,他们经常为一个案子在宿舍里激烈辩论。去年,交警大队因为一个案件外出勘查一个高腐现场,他“借”张晓华去现场勘查,现场充满恶臭,大家都狂吐不止,然而张晓华却神色自若。
“法医的现场勘验直接决定着对案件性质的判断,法医鉴定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司法公正与否。所以,法医工作必须细致严谨,来不得半点马虎。我的工作就是为法律服务,对老百姓负责,彰显公平正义。”张晓华说。
记者从青州市公安局了解到,2004年底,张晓华率先规范了鉴定书规则,并首次使用电脑排版打印照片,此项工作使青州市公安局在2008年全国执法档案大检查时部分档案作为潍坊市公安局法医整卷的样本,在全市进行推广。2007年,张晓华克服人员少、基础设施差等困难,牵头筹建了青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法医室、技术室、化验室和物证室,并率先在潍坊各县级市交警系统中引入气象色谱检验,并迅速开展了各项业务工作,有力的支持了交警大队各中队及事故科检验鉴定任务环节。
2013年,针对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要求,张晓华牵头制定了关于法医临床鉴定的规定,规范了委托、受理、检验、审核及送达等各个环节,保证了法医鉴定意见的规范性、合法性、准确性。此项工作得到潍坊市公安局业务领导的肯定,并在潍坊地区各县市推广开展。
张晓华还是青州市公安局鉴定书出具和法医临床鉴定程序等工作规范的制定者,为法医鉴定工作规范、合法、准确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牵头的多项工作得到潍坊市公安局业务领导的肯定,并在潍坊地区各县市作为经验推广。
15年来,他就是这样一路走来,在对法医工作的忠实履职中彰显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本色。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脚踏实地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敬业奉献中谱写精彩人生
本报特约评论员
敬业的人生可敬,奉献的青春最美。张晓华把别人眼中“又脏又累”“没有发展前途”的法医职业作为终生追求的事业,甘做一辈子“幕后英雄”,用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与辛劳,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和崇高境界,生动展现了人民警察的时代风采和良好风貌,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了学习榜样。
张晓华的事迹令人动容,精神弥足珍贵。他勇于担当、敬业负责,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别人,独自挖掘艾滋病患者尸体,即使手被刺破也决不退缩,以“艾滋病三级职业暴露”的巨大代价换得工作任务的高质量完成。他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以百分之百的严谨细致对待每一起鉴定。工作以来出具的15800多份鉴定书无一存在瑕疵,勘验的1780多个现场有力支持了案件的侦破,以工匠精神雕琢出令人赞叹的工作品质。他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探索,精心制定伤情鉴定规则,并被全市推广,为行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加班是家常便饭,节假日是奢侈品,心中装满了工作和群众,留给家人的时间却很少,在奉献中彰显了价值风采,升华了人生境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张晓华既践行了劳模精神,又践行了工匠精神。他是新时代的榜样,是新征程上的楷模。当前,全市上下正在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强市,努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光荣的使命、艰巨的任务呼唤千千万万张晓华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好警察、好职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大力弘扬榜样精神,积极倡树新风正气,努力把榜样精神化为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全力以赴推动各项事业上档升级、加快发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以榜样为引领,积极担当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在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展现新作为!
张晓华(右二)与同事们对案情分析研判
耐心细致服务群众
入户走访暖民心
现场勘验
在作案现场挖掘证物
对命案现场进行勘验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