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首页 |新闻中心|青州人文|青州书画|青州风光|青州房产|青州名流|书记专题|市长专题|青州挂失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州新闻 > 把满意写在群众脸上装进群众心里 ——潍坊市直驻青州包村帮扶工作组工作纪实
把满意写在群众脸上装进群众心里 ——潍坊市直驻青州包村帮扶工作组工作纪实
来源:今日青州网      时间:2021-06-01 10:01:41      
内容摘要:早上6点,晨曦从东方的地平线刚探出头来,一片有4栋崭新漂亮的多层住宅楼伫立在山谷中,楼体外墙红白灰相间,小区主干道两侧种植着绿化树和


早上6点,晨曦从东方的地平线刚探出头来,一片有4栋崭新漂亮的多层住宅楼伫立在山谷中,楼体外墙红白灰相间,小区主干道两侧种植着绿化树和花草,环境整洁,这就是庙子镇横兰村的安置楼“横兰新村”小区,是异地扶贫搬迁的新地标。早起的村民有的清理卫生,有的修剪着绿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交口称赞美好的新生活。
  在山东省青州市,就有这么一支队伍--潍坊市直驻青州包村帮扶工作组,他们紧紧围绕“组织为基、产业为要、民生为本、治理为魂”的工作总目标,累计协调投入帮扶资金3.15亿元,完成招商引资过亿元项目3个,过千万元项目3个,帮扶史家店村、东乖场村、南小王村、侯王村、马石西村、圣峪口村、埠前村等荣获全国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庄、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山东省森林村居等荣誉称号,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强力支撑。
  组织为基。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工作组坚持把“帮出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贯穿于整个帮扶工作的全过程。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基层党建学习的龙头任务,精心设置第一书记党课、政策宣传、村居文化等专题学习,多次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到莱芜房干村、高密松兴屯社区、昌乐庵上湖村、博山中郝峪村、沂南竹泉村等地,学习党员积分制管理、产业扶贫发展思路等,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强化基层干部培养。根据村“两委”换届工作的部署要求,第一书记充分发挥驻村“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当好政策的宣传员、换届选举的指导员、化解矛盾的调解员、严守纪律的监督员,全程参与“两委”换届工作,助力村“两委”换届工作顺利完成;积极选拔培养后备干部27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7人,发展党员11人,为村级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强化基层阵地建设。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验收的要求,修缮、扩建村级办公场所17个,新建村民文化活动场所14个,提升了村级组织建设水平,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产业为要。工作组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邀请市县两级组织、发改、财政、交通、水利、农业农村、扶贫、自然资源和规划、文旅等9个部门,分4次召开县市镇村四级政策项目资金对接会,制定适宜各村发展的帮扶计划,从“大水漫灌”式帮扶向“精准滴灌”式帮扶转变。两年来,工作组协调帮扶单位直接投入690万元,争取政策项目资金6114万元,协调社会资金投入2.47亿元,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基础建设项目78个,帮扶村基础设施持续提升,村集体及村民增收的“造血”功能持续改善。同时,工作组在“双招双引”工作方面按下了“加速键”,依托部分乡村振兴示范村资源禀赋,引进过亿元旅游项目2个,过亿元农业产品深加工项目1个,过千万元投资项目3个;结合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实际,对接山东高速生态集团,签订10亿元合作投资协议;积极牵线搭桥,促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州)花卉产业技术研究院、潍坊农民职业学院花卉学院分别落户青州。此外,充分发挥帮扶单位优势,帮助青州市争取土地指标633亩,林地指标300亩,争取国家级湿地公园补偿资金349万元,为县级发展提供强力的政策保障。
  民生为本。工作组坚持用诚心、真心、爱心倾情帮扶发展,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用好派出单位职能、资源优势,村民“获得感”明显提升。结对帮扶送温暖。依托15个帮扶单位,对帮扶村里的老党员、贫困户、五保户等,采取了一对一、多对一的联系方式进行重点包联,利用七一、中秋节、重阳节、元旦等节假日,组织人员到联系户家中走访慰问,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集中开展帮扶群众过暖冬活动,投入资金80万元,购买煤炭、棉被、肉蛋奶等物资开展走访慰问,惠及群众1200余人次。扎根一线抗灾险。在两次台风期间,15名第一书记坚守工作一线,同村两委共同转移群众127人次,确保不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同时,各帮扶单位第一时间筹集应急救援物资80余万元,于灾情第二天逐一送达各帮扶村;协调湖南六建、华邦集团、宇信钙业等爱心企业筹资200余万元,帮助受灾村积极开展灾后重建。担当作为解民生。利用帮扶单位自身优势,组织党员干部到村开展免费送药、免费体检、上门办证、文化下乡、科技下乡等活动,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种养难题等民生问题175件次。今年,工作组协调爱心企业在帮扶村打造400亩“第一书记林”,重点打造“公益林”、平欧杂交大榛子“经济林”和花海项目,既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也谱写了“生态扶贫”的篇章。
  治理为魂。工作组在村支部书记与第一书记配合带领下,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村级治理格局,形成让群众满意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强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严格规范村级组织的管理行为。村党支部是村级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以管理村级事务为抓手,村民议事会在授权范围内讨论决定村级日常事务,村委监督委员会对村级事务决策、执行情况进行民主监督。通过这种职能划分,形成小事自己办、大事商量办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完善体系,健全网格,培育一批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村民在村级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村务公共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村委会各下属委员会的同时,鼓励、引导村民加入各类合作社,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发挥红白理事会、文化队伍等社会组织的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作用,指导制定和谐文明的村规民约,进一步调动村民参与村级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两年来,工作组及第一书记在不断学习、探索、深化帮扶中,始终以与村支部书记、村两委、广大群众实现共同融合发展进步为目标,通过“互做(我做给你看,你做给我看)、互点(互相点评)、互鉴(交流、鉴别、完善、提升)的三步工作法”为具体路径,立足各村实际科学施策,实现帮扶工作点线面相连,串起了包村帮扶工作的“四梁八柱”。在实际探索中,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六种发展模式。
  确立“村企联合”产业合作模式。在青州市邵庄镇马石西村,村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多,劳动力外流严重,破解产业难题难度非常大。潍坊市投资集团驻村第一书记张勇,在投资集团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按照“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的破局模式,依托合作社吸纳60多户群众集资入股53万元和集团援助等各类财政资金130万元,为本村青然农业生态桃种植基地做产业配套,建设集冷库、车间、游客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年收益15-20万元,入股村民实现本金10%的分红,另外还拿出一定干股,保障低保户、残疾人和丧失劳动能力者都能享受集体红利。马石西村“村企联合”产业模式,村集体自主收益稳定、群众入股积极性高,为村庄实现全面振兴打下了良好产业基础。
  形成“筑巢引凤”招引赋能模式。在王坟镇东乖场村,6000多亩的山地和90%以上的林木覆盖率让,让一个只有160多户的小村,宛如生活在一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绿色诗意之中,如何将良好的绿色生态转化为绿色生产力,成为制约这个林间小村的发展难题。潍坊市联通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张永亮,紧紧依靠市联通公司和当地党委政府,以加快提升东乖场村乡村旅游资源为抓手,成功引进1.2亿元的山东仰天田园综合体有限公司“山楂林苑”民宿旅游项目和1400万元的山东东方意林有限公司“三圣地桃源谷”生态采摘园2个项目,帮扶村以村庄已具备的旅游资源打包入股,与项目投资方签订合作协议,让村民依托“绿地青山”坐收“绿色红利”,实现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建立“网红景点”景村升级模式。在庙子镇圣峪口村,村庄坐落在天赐山景区之中,四顾的山光与水色相接,凭栏十里外尽是漫山红叶,是典型的“景区村庄”。潍坊市委统战部驻村第一书记刘洪海,瞄准村庄良好生态旅游基础,着力升级打造景区村庄旅游产业,引导成立了全民入股的乡村旅游合作社,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村民变股东”。引入社会资本近开发资源,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旅游公司”的运营模式,将村内资源打包入股,通过专业公司的投资和经营实现村集体和村民持久稳定的增收。2020年,接待游客数量13.2万人次,收入402万元,合作社给村民分红49万,村集体增收14.36万元,直接带动村民45人就业,从深山小村变成了“自带流量”的网红旅游地。红叶文化节顺利开幕,单日游客接待量突破5千人,日均营业额达到12万元,绿水青山变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深化“智慧农业”产业延伸模式。在何官镇南小王村,村庄毗邻寿光、蔬菜大棚星罗棋布,是村庄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潍坊市重大项目服务中心驻村第一书记项中华,立足蔬菜大棚产业基础雄厚的实际,聚力将基础种植领域向智慧种植和冷链加工上游产业延伸。推动发展高效智慧农业,加快了融合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南小王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的研发应用,在南小王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建高标准智能温室大棚中进行推广,有效带动高效智慧农业发展;引进总投资1.3亿元的中央大厨房蔬菜深加工项目,通过蔬菜交易市场收购蔬菜和通过冷库进行储藏,建设中央大厨房蔬菜深加工项目和冷链物流,项目建成后年加工蔬菜等农产品14.5万吨,每年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1.39亿元,税后利润2214.7万元,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可间接带动5000左右农户脱贫致富。
  创新“整村迁建”旧村改造模式。在横栏村、史家店村、茅峪村,群众搬迁上楼、流转出的土地还能有村集体项目收益,喜悦和幸福洋溢在群众脸上。王府街道茅峪村地处青州古城边,得天独厚的山水景致是发展旅游产业的绝佳之地。潍坊护理职业学院驻村第一书记宋阳,抓住国家棚改惠民的大好机遇,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从老百姓的切身立益出发,顺利完成茅峪村的整体搬迁工作,187户村民分到387套新房。在茅峪片区,引进山水康养集团,发展高档民宿项目和中草药种植,打造南湖小镇风景区。2020年,茅峪村从土地流转收入中拿出12万元,为村民交纳新农合保险,惠及全村700余口人,并出资为全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节日福利,惠及149人。以茅峪村为榜样,史家店村、横栏村旧村改造与招商工作同步开展,余姚、青岛等地客商已开始初步对接。
  提升“一统三融”农村党建模式。在王坟镇侯王村,村党支部通过强化党建统领,着力在产业发展、服务民生、乡村治理三个方面融合发展,群众对组织的拥戴和满意洋溢在每个人脸上。潍坊市总工会驻侯王村第一书记王子轩,注重强化组织引领、发挥党建“源动力”作用,抗击台风期间带领党员下河道清淤、转移群众、灾后重建,疫情期间送蔬菜、防疫物资,支部和党员形象在群众中有口皆碑,帮扶期间支部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招引“黄巢洞”“侯王山”项目,举办“孝文化艺术节”“戏雪园”,农文旅产民融合促发展;美丽村居、美丽乡村、停车场、大舞台、戏雪园等项目落地,“废大坑”变“蝴蝶谷水系”,村庄水厂、苗圃、山楂厂等产业集聚区有了宽敞的“产业振兴路”,1000多人的山区大村用上了“智能水网”,聚少成多办实事惠民生。 (潍报全媒体记者 杨连滨 杨忠明  通讯员 李琛 )   


编辑:今日青州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今日青州、今日青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综合商讯    
青州市公告挂失... 11-30
青岛科技大学暑... 08-15
青州市医保局开... 12-02
《潍坊日报今日... 02-11
潍坊市12345政务... 12-16
2022年全市中小... 12-16
青州这里将建消... 12-16
【惠企便民·人... 12-10
   
探踪云门山 08-14
王翔千、王振千... 07-20
青州老庄王氏宗... 04-08
走进平安庄 10-14
探听,来自偶园... 10-10
青州历史考古研... 03-29
法伟堂乡试朱卷考 03-22
圣贤文脉 村志... 03-01
青州新闻    
山水·茅峪道地... 04-11
山东中医药大学... 04-11
青州市博物馆获... 04-11
青州博物馆获评... 04-11
2024年第一季度... 04-10
青州博物馆荣登... 04-10
青州市人民医院... 04-03
青州市获评山东... 04-03
《今日青州》电子版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wfrbjrqz@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档案局四楼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12014985号

技术支持:710STU淄博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