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的不是球,是生活
古稀老人玩起花式羽球

喜欢篮球的人大多知道有个“花式篮球”,与传统意义上的篮球相比,其杂耍般的运球,充满想象力的传球和扣篮,与强劲的Hip—Hop音乐融合,使之成为一种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的表演。
在羽毛球运动里,也有着“花式羽毛球”一说,只是目前尚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近日,记者见到了被称作“
青州花式羽球第一人”的
青州退休干部李义勇,从他那里,对花式羽毛球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原来羽毛球可以这样打
5月25日清晨,在青州南阳河绿化带旁,记者看到李义勇老人正在给游人现场表演花式羽毛球,只见羽毛球在他的身体周围上下翻飞,左右穿梭,而且还不时地做出许多优美造型。他身体轻盈,动作敏捷,技术娴熟,凭着一副羽毛球拍,他将一只羽毛球玩耍得出神入化。让不少过路人赞叹不已。
李义勇,年近古稀,祖籍安徽,从小生活在东北,因不适应寒冷气候,年轻时就患上了腰腿疼病。为改变生活环境,1990年他从黑龙江调到了山东青州农业局工作。2002年退居二线后,性格有点内向的他开始琢磨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
一天,他突然看见墙上挂着的羽毛球拍,就摘下来托了几下球,觉得托挑羽毛球也挺有意思,既可以不用别人配合,又不需要专门活动场地,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从此他喜欢上了一个人玩羽毛球。
他说,看电视时知道有花式篮球、花样游泳、花样滑冰等体育项目,为什么不能有花样羽毛球呢?
为了进一步熟悉羽毛球习性,他跑到书店购买了“羽毛球入门”“羽毛球技术百答”“羽毛球竞赛规则问答”等图书进行研究学习,而且还向羽毛球专业教练们专业人员请教。没有场地不要紧,家属楼前空地变成了活动场……
玩的不是球,是生活
羽毛球与其他球类不同,特点是球和拍子弹性都很大,很难控制球,他就下功夫反复练习。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控球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托球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从而更加调动了练球的积极性。一次他听医生说左手的活动对右脑很有好处,就由右手单手托球改为双手托球,由于左手不如右手灵活,他就加大左手的练习,几年下来,两只手的控球能力达到了同等的熟练程度。
人的追求是永远不会止步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踢花毽的用脚绕一下再接住,从中受到了启发,心想,脚既然能环绕毽子,羽毛球拍就一定能环绕羽毛球,回来后及时实践,结果很快掌握了绕球后再接球的动作要领。接下来他又先后掌握了胯下、背后反手、腾空跃起等接球技巧。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练就是十几年,花样羽毛球训练成了他每天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同时他把所掌握的各种技巧动作编织串连起来,组成了八个套路,并将每个套路都分别命名,如“反手抚云”、“平沙落雁”等等,形成了花样羽毛球的一整套动作。
花式羽球给老李带来了很多快乐,而且是很特殊的快乐:“杀球当然也有快感,可那毕竟更多靠的是力量,不如用技巧征服对方来得过瘾。”老李说,花式羽毛球在国内还属于新兴事物,潜力很大。最后,他还不忘介绍一下花式羽球的好处,“花式打法当然不同于竞技体育中的羽毛球,它考虑的不是怎样提高运动成绩,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打球,能让自己开心,这就足够了。”
长年的羽毛球活动,使他不仅练好了腰腿疼病,同时在思想上也有了成就感。最近,该市老干部艺术团特聘请他为杂技演员,不久的将来,李义勇的花样羽毛球就能在舞台上与观众见面。(郭庆滨 冯杰)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