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晚,何官镇刘屯村的刘洪志大爷带着老伴在闺女和女婿的陪同下早早来到云门剧院售票口,拿着身份证免费兑换晚上京剧团演出的门票。刘大爷笑呵呵地说:“现在云门剧院每逢周末晚上都有免费演出,星期五开始连演三天,我一直想过来看,这不,刚过了年,趁闺女、女婿还没上班,让他们陪我们过来看看戏,过过戏瘾。”像这样的文化惠民文艺演出,从2014年1月1日到现在,
青州已举行了1300余场,惠及群众60万余人次。
2014年年初,在
青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青州市政府向市民郑重承诺办好15件民生实事,包括开展1000场文化惠民演出、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改造提升镇村道路、国土绿化造林5万亩等,去年以来,该市说到做到,坚持把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放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到2014年底,承诺办好的15件民生实事也都已经提前或超额完成,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了全市人民。
为民办实事
一心为民永无止境。近年来,青州市牢固树立“维护安全稳定是干部的本能,种树修路搞水利办教育是干部的基本职能,发展经济方显干部水平”的工作理念,高度关注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等方面的民生问题,做了很多惠民生、顺民意的实事。
“经济发展了,就要让老百姓分享发展成果。必须认真倾听民声、为民谋利,动真感情、花真功夫,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实际需要和热切期盼。”基于这一理念,2014年年初,青州市长韩幸福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公开承诺为民办好15件实事。
这15件实事都是通过面向各界征询的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医疗卫生、社会救助、文化惠民、改善办学条件、保障道路交通畅通等方面,都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中4件涉及医疗卫生,3件涉及社会保障、3件涉及文化建设,其他还涉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特别把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列为十五件实事之首,全市数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将因此受益。这15件实事分别是:
1、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
2、对城镇三无老人、城乡低保及低保边缘失能老人实行政府购买服务。
3、整合完成新农合与城镇医保并轨运行,政府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
4、打通和改造提升8条城乡道路,改造提升镇村道路400公里以上。
5、完成国土绿化造林5万亩,植树1000万株以上。
6、完成7050户居民用电“一户一表”改造。
7、扶持建设20家放心粮油示范店和超市专柜。
8、推进市、镇、村三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9、规划建设市精神卫生中心。
10、建成残疾人康复中心。
11、加快13处镇街道文化广场建设。
12、启动建设镇级图书馆。
13、编排100台戏,组织1000场文艺演出。
14、完成新三中建设和实验中学扩建,新建普惠性幼儿园13处,改造校舍46000平方米。
15、推进电动车、摩托车物联网防盗工程。
民生工程要变成现实,真正惠泽百姓,需要铺下身子真抓实干。为确保承诺事项落到实处,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将所需资金列入2014年政府财政预算。确定由各分管副市长牵头,一抓到底,并要求相关部门明确思路,强化措施,及早行动,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同时,责成市政府办公室和督查局建立工作台账,对“15件实事”实行项目化管理,跟踪督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各有关部门针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进一步强化措施,完善制度,勤检查、严管理,分步实施,环环紧扣,成效显著。
件件有落实
“作为一名在青州居住了60多年的普通市民,在过去的一年里,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市政府承诺为民办理的15件实事,件件实事都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了。”3月7日,66岁的皇城丽景苑居民纪玉香大娘感触地说。
3月6日早上7时50分许,家政服务人员张学勤带着牛奶,来到了东夏镇祝家村张文斋、张月桂老人家里,温上奶后就开始给两位老人洗脸梳头,打扫家里卫生。张文斋老人说:“小张基本上天天都来帮俺老俩干活,这个冬天俺觉着特别温暖。”张文斋老人所说的这份“温暖”也源于2014年年初青州市人代会上市政府的一项承诺:在潍坊市率先推行“政府买单、居家养老”,为城镇“三无”老人、城乡低保及低保边缘失能老人,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经调查摸底,全市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共459人。为了履行承诺,该市制定出台了《青州市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试行办法》,凡是青州籍60岁以上城镇“三无”人员、城乡低保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均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的服务对象,每人每月补助350元。然后通过市场化运作,公开招标确定有资质的家政服务公司为老人服务。从2014年12月份开始,该项工作已在东夏镇试点运行,每周5天,每天1小时,为老人提供送半斤奶、保洁、陪聊、家政服务。目前,已在青州市全面推开。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在2013年基础上提高了13%,并已将增加的养老金全部发放到企业退休、退职人员手中。该市为26374名退休人员调整了养老金,调整后的养老金增加了687.7万元,人均增加257元,调资后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1946.29元。
“就医”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2014年,青州市整合完成新农合与城镇医保并轨运行,政府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目前已到位资金2.1亿元,共为75.86万人报销补偿2.59亿元。现在,全市城乡居民都享受到统一的医疗保障待遇。
“自从嫁到这个村,最让人闹心的就是村里的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不说,最烦人的是,坑坑洼洼,这头积水,那头堵路,出出进进实在没法走。现在好了,条条成了柏油路,做什么都方便了!”家住东夏镇刘辛村的妇女杨霞有些激动地说。
打通和改造提升8条城乡道路,口齐路西段改造工程已竣工通车,五文路西段路面主体已完工,东京路冉柳树村至仙客来路段改建工程已基本完成。计划2014年建设村级公路网化项目466.67公里,目前已完成534.37公里,超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覆盖村庄600多个,极大改善了农村公路通行条件。
“来青州旅游,给我感受很深的,不仅是青州的景点多,文化底蕴深厚,还有青州的绿化环境,道路两边绿化率高,绿化树木、花卉参差错落,各有特点,让人心情异常舒畅!”来自北京的游客赵先生如是说。2014年,青州完成国土绿化造林5.05万亩,植树1168万株。全市新增2个绿化达标镇、56个绿化达标村。
完成一户一表改造8384户。
完成22家放心粮油示范点和超市专柜的建设改造。
市、镇、村三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顺利建成,设立了心理援助热线,5个市直医疗卫生单位设置心理咨询门诊,13处镇(街道)卫生院和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心理咨询室,300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辟了专门工作场所并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购置心理测试软件21套。组织2000余人进行了培训,80余人取得潍坊市级心理咨询培训合格证,32人取得国家心理咨询资格证。
拟定了市精神卫生中心初步建设方案,正在规划选址设计。
残疾人康复中心主题工程全部完工。
加快13处镇街道文化广场建设。弥河镇、王坟镇、高柳镇已完成。益都街道、王府街道、云门山街道、邵庄镇、东夏镇已完成主体建设。庙子镇正在建设中,其他镇正在全力推进中。
启动建设镇级图书馆。弥河镇、王坟镇、高柳镇已配套完成镇图书馆建设。益都街道、王府街道、云门山街道、邵庄镇、东夏镇已完成镇图书馆主体建设。庙子镇正在建设中,其他镇正在全力推进中。
编排100台戏,截至2014年底进行演出1286场。
教育均衡稳步推进,所有学校均达到标准化14项指标A等标准,顺利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新三中建设和实验中学扩建工程顺利投入使用;新建普惠性幼儿园13处,改扩建15处,完成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学前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建设改造校舍面积24287平方米,新建学校食堂面积3804平方米,消除旱厕1484平方米,完成资金总投入3072万元。
在全市启动了电动车、摩托车“移动卫士通”物联网防盗工程。由政府每年出资500万元,为全市摩托车、电动车用户免费安装“移动卫士通”。自主研发了物联网防控平台,实现了防盗定位追踪,平台荣获山东公安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到目前,已实名登记采集电动车信息2.2万辆,安装“移动卫士通”1.7万辆,安装“移动卫士通”设备的车辆被盗案件全部破获,车辆全部追回,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遏制了盗窃“两车”案件高发势头。
走青州,看民生,一件件与群众利益相关的民生承诺逐项兑现,青州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记者刘建丽)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