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国家卫计委公布《全国爱卫会关于2015年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县城(乡镇)复审结果的通报》,包括
青州在内的共96个城市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区)。至此,
青州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根据《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卫生城市每满三年复审一次。青州市于1999年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市,2006年、2011年先后2次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是全省创建较早的国家卫生城市。2015年是青州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年,国家对卫生城市复审办法进行了调整,考核标准更加严格,青州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为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青州市全党参与、全民动员、全员参战,全力以赴打赢复审迎查攻坚战。
打响卫生城市复审迎查攻坚战
2015年4月11日,全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动员会议召开;4月12日组建复审迎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卫生城市这块牌子不能丢!”市委书记韩幸福掷地有声的话语振聋发聩,让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面对困难和任务,压力之大前所未有。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青州市将迎审工作列为“一号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党参与、全民动员、全员参战,全面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大战。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攻坚战拉开大幕后,青州市委、市政府从抓好组织机构建设入手,从人员、政策、物资三方面,全面做好爱国卫生工作配套。及时调整充实全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成人员,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分管同志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部署爱国卫生工作。拨出专门经费,抽调全市40名业务骨干,组建复审迎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面加强爱国卫生工作。对照《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标准》有关专项工作标准和《青州市城市管理暂行办法》,先后制定了公共场所卫生保洁标准、居民小区工作标准、农贸市场工作规范、城中村与城乡结合部卫生、《破损道路修补、旱厕改造和无人管理的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标准》等10余项工作标准,强化市容环境卫生整治。
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从去年4月开始,“四大班子”领导、市委常委、副市长分别包靠各镇、街道、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每周现场检查、指导、调度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查工作,保证各项工作全面有序推进。全市形成了“主要领导抓决策、包靠常委副市长抓协调、迎审办抓督查、各级各部门单位抓落实”的格局,为工作开展凝聚了强大的合力。几十次的推进会、调度会、协调会,使问题一个个得以解决,瓶颈一个个得以突破,目标一项项得以落实,工作一步步得以推进。
领导到位、部署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宣传到位,让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了责任归属。街头巷尾,到处飘荡着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查的音符;整治现场,到处是挥汗如雨的和谐律动……
健康教育事关大局
健康教育是卫生城市复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事关大局。于是,一场转变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环境品质的全面革新开始了。
围绕这项工作,市卫生计生局、市疾控中心发挥健康指导中心的作用,积极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提供健康教育知识和宣传图册。以卫生防病为重点,市卫计系统组织开展了“健康知识进万家”和健康知识讲座、咨询义诊等宣传活动,他们将丰厚的医疗专家的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开展了健康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公共场所等巡讲活动,对不同类别、不同人群开展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巡回宣讲,有效普及了卫生防病及健康保健知识。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印发了健康教育宣传画、宣传折页、禁烟标识等,在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设置宣传看板,在村、社区发放宣传资料,在当地主流媒体推出健康宣教栏目,形成了健康宣教的浓厚氛围。从随地吐痰,到自觉捡拾垃圾;从在公共场所吸烟,到主动抵制烟草……这样的点滴改变,随着复审迎检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在古城各处悄然发生。
坚定必胜心,全方位突破
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迎审成为青州优化创业发展环境的强力引擎,为打造转型发展升级版提供了强大动力。
主城区是青州城市形象的一面“镜子”。近年来,青州在城市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古青”特色,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慢生活城市。这与迎审工作高度契合,为全方位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转型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城市社区和城乡接合部是迎审工作主战场,面对部分市场经营杂乱无章和小区环境脏乱不堪、道路交通拥堵严重等严峻现实,全市上下不退缩、不气馁,迎难而上,问题被一个个解决,瓶颈被一个个突破,工作一步步向前推进。
居民小区是城市的细胞。特别是大批无人管理的老旧小区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群众渴望早日结束混乱无序的管理状况。青州市将解决这一难题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惠民之举,落实各级各部门单位包靠小区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各无人管理小区逐个清理。经过整治,小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纷纷举手点赞。
占道经营和露天烧烤是影响城市环境的一大“顽症”。市有关部门重拳出击、联合作战,这些现象得到彻底整治。
人行道破损坑洼、井盖和花坛石破损、绿化带死株和少量垃圾,这些“街头丑”虽小,但让人不舒服,全市拿出专项补助资金,各镇、街道、开发区和有关责任部门单位,有破必修、有脏必治,全市城市环境和秩序明显好转,城市形象更加靓丽。
违章建筑、乱搭乱建挤占公共资源,群众意见大,关注度高。市城管、公安等部门组建联合执法队伍,密切配合、敢于碰硬,持续发力,使一大批遗留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老百姓无不拍手称赞。
“五小行业”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普通市民消费的主要场所,它的卫生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市场监管局、卫生计生局、文化执法局等责任部门以复审为契机,多次组织开展大规模的“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让发展环境更美好是迎审工作的最终目标。青州市委、市政府超前决策,主动延伸工作触角,将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向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的社区(村)、企业延伸,实现了环境整治的全方位、全领域。
社会各界群众通过迎审看到了变化、感到了便利、得到了实惠,一步步从过去的旁观者、议论者,甚至抱怨者,逐渐转变成了复审迎查的建言者、参与者、献策者,人人成为城市环境的守护者。
“迎审工作带来的多面效应已经远远超过了迎审工作本身,为全市实现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积累了宝贵经验。”面对迎审取得的成绩,市委书记韩幸福如是说。
如今,文明和卫生,正踏着城市发展的节拍,成为青州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有理由相信,随着全市上下理念的更新、城市管理机制的日臻健全,青州这座千年古城,一定能洁美长在。(记者 张平)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