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日前,笔者走进庙子镇卞庙社区卞庙村,听见孩子们正指着文化墙上的一幅画大声朗读着上面的内容。自乡村文明行动开展以来,庙子镇不仅将乡村文明“外”化为街净村美,更“内”化为文明风尚,文明新风在乡村深深扎根。
文明之风迎面来
“现在村中公路修起来了,街道上、房前屋后都干净了,沟里湾边的垃圾不见了,到处都干干净净的,和城里的环境一样了,不忙的时候经常有人出来玩玩转转,大家心里可都敞亮了。”该镇黄鹿井村支部书记李全文说。
今年以来,庙子镇以环卫一体化建设为载体,突出环境卫生,开展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先后组织机关干部、义务工200余人次,出动推土机、挖掘机对村里多年积累的“三大堆”和池边、河边、沟边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实现了全镇无积存暴露垃圾。
“卫生好打扫,保持是关键。为构建长效保洁机制,庙子购进洒水车、扫地车、垃圾运输车4辆,保洁车10辆,增设垃圾箱180个,配备120名保洁员。”该镇党委书记如是说。现在村民只要走出家门百十米,就能将垃圾扔进垃圾箱,再由保洁员将垃圾运到垃圾中转站,再也不会出现垃圾乱飞的现象了,换来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和村民良好的精神状态、生活习惯。
文化墙洗礼心灵
“这次俺终于上榜了!原来看着别人上榜挺光荣,我就想我也不能差了,就特别注意里里外外的卫生,这不这次评了个‘卫生之星’!”北李村村民李洁珍站在四德榜前掩饰不住自豪之情。
自从村里设立了四德榜,村民们都特别关注,谁家被评为文明家庭了,谁被评为好媳妇好婆婆了,都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有的没被评上,也会暗暗较劲,争取上榜。四德榜是北李村墙文化的一部分,走在北李村的大道上,只见两旁由12幅手工绘图组成的文化墙栩栩如生、引人注目。上面以“二十四孝故事”为主要内容,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让群众很容易就能记住并理解,潜移默化中心灵就得到了“洗礼”。为广泛宣传四德工程,庙子镇充分发挥农村沿街墙壁的作用,组织乡村能人画匠,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图画、标语、诗词及道德经典等为主要内容,绘制了“诚、孝、仁、爱”主题文化墙,营造了向上、向善、向美的浓厚氛围。
广场舞炫动乡村
农闲时侯,每天晚上七点半,庙子村的文体广场上音乐一响,一群群乡村妇女和着音乐舞起了欢快的广场舞。“跳舞不光能乐呵,还能找到拉呱的好姐妹好朋友,就连身板都越来越壮了。”说起广场舞,村民姜玉翠感受颇深,“俺们这个广场舞队,越来越专业了,还在镇上举办的广场舞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姜玉翠说完哈哈地笑了起来,非常自豪。村民通过跳广场舞,既锻炼了身体,和谐了邻里关系,又推动了热爱生活、崇尚健康的文明新时尚。
今年以来,庙子镇把乡村文明行动与文体小广场建设有机结合,大力搭建文化活动阵地,促进文化惠民。开展了“培养一名文化带头人、培养一支文化活动队伍、配备一套音响、配备一套健身器材、树立一盏广场灯”的农村文体小广场“五个一”建设活动,新建成了30处文体小广场,每个村都建起了广场舞队伍,并对全镇百余名基层文艺骨干、广场舞爱好者进行了培训,并成功组织了第一届广场舞大赛,丰富和活跃了群众生活。(李元文 丁红靖)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