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德工程”为抓手,黄楼街道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公民思想道德实践,通过“树立道德榜样、传递道德力量、巩固道德阵地”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宣扬道德文化。现在,走在村庄的大街小巷,处处散发着“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组织和顺、社会和谐”的温馨气氛。
“立”道德榜样
在东坝村的“孝德一条街”上,聚集着不少正在观看“四德榜”的村民。“你看榜上的这个‘好媳妇’就是我家隔壁嫂子,她平时的付出可真是太多了,我也要多向她学习。”一位正在观看“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结果的大姐说到。
“百行以德为首”,一名道德榜样“站”起来,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一名道德榜样“亮”起来,就是在群众中确立起一种正确价值导向。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该街道把道德模范的挖掘和宣传摆在工作首位,先后组织开展了“好媳妇、好婆婆”、“好夫妻”、“星级文明户”、“信用文明户”等一系列评选活动。广泛动员村民参与,通过党员群众投票的方式进行推选,并把选出的先进模范在各村“善行义举四德榜”上予以公示。通过这一途径,发现了一大批敬老爱幼、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道德模范人物。其中,马家庄李雪华三年多来日夜不离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企业家李多勇慷慨解囊,先后捐助困难家庭累计50多万元的事迹更是口口相传,影响着每一个人。
“传”道德力量
为了形成“以德为本、以德待人、以德做人”的新风尚,该街道始终牢牢坚持以德治村,大力推进道德讲堂的建设,搭建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把助人为乐、奋发向上、诚信友爱的优秀品格融入到街道每个群众的血液中去。
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基本形式的道德讲堂是推进道德建设的主要载体。讲堂内容以“四德”为主,突出“五类”(诚实守信、孝老爱亲、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先进典型,广泛宣讲身边涌现的体现优秀品德的事迹,让群众在讲身边事、听身边事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优秀品德。今年以来,该街道在6个管区中心村举办道德讲堂30多场,每场都吸引了大批观众,收到良好反响。
此外,该街道还不断加强孝德教育,弘扬孝德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孝老爱亲传统美德。邀请市孝文化协会在黄楼、西阳河等6个村举办了孝德建设辅导报告会,从不同的职业层面讲述各自的孝道,对传统文化、孝德经典等逐一诠释。同时,该街道18个村的文艺队伍排练了“十孝”节目,在街道范围内进行巡演,通过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让群众受到孝文化的熏陶。
“固”道德阵地
走进马家庄村委大院,印有新二十四孝图的文化墙映入眼帘。该村支部书记马军伟说:“这些墙会‘说话’,会教育人,不少村民把它当成镜子和标杆。”一面面文化墙不仅让马家庄的村容更整洁,还让村风更和谐。
道德阵地是群众参与道德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街道推进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该街道除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单、举办专题文艺晚会外,充分利用宣传栏、文化墙、橱窗、电子屏等载体加大道德宣传力度,并因地制宜建设道德文化一条街或文体小广场,让村民在休闲、娱乐时,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
“突出功能、建好阵地,才能发挥作用、彰显特色。”街道办事处主任袁晓颖如是说。目前,该街道已投入资金40余万元在街道96个村高标准建设了善行义举四德榜,印刷宣传标语120余条,建设文化活动广场64处,并在黄楼、西阳河等村绘制了形象生动的“二十四孝”墙体画,在其余40个村悬挂了二十四孝图宣传看板,图文并茂地为大家展示了孝感动天、百里负米等经典孝德故事,成为村民教育新课堂。 (赵振晖 张丹丹)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