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全市文化工作主线,以繁荣农村文化为重点,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不断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创新文化活动载体,丰富文化活动内容,使全区农村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推进。开发区不断整合资源,多种途径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依托综合服务区建设了活动中心,并配备了党员活动室、棋牌室、图书室等活动场所。进一步规范了农家书屋,购置了适合农民需求的农业科技、法律法规、基层党建等方面的图书、报刊12000余册,并配备了桌椅,安排专人管理,完善借阅制度。组织建设农民画交易厅,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积极抓好文化大院建设,确保全区69个行政村的文化大院均达到村级文化大院标准。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完善电教设备,选送科技教育和优秀影视作品等电教片到村,组织群众收看,拓宽农民视野。
文化队伍组织不断健全。开发区成立了农村文化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区、村两级文化队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配备了专职人员,逐步完善了文化工作网络,使文化事业做到了有机构、有队伍、有场地、有经费,为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为加强文化队伍的素质和能力,适时邀请优秀文化工作者、专业人员为全区文化骨干开展了20余场专题培训,定期组织区、村级文艺骨干到其他文艺工作先进单位、地区去交流学习,提高群众表演水平。目前,全区有秧歌队、锣鼓队、舞龙队等各类民间队伍80余支,民间文艺骨干人员1000余人,形成了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人才队伍机制。
文化活动形式不断创新。开发区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等各类平台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适用技术讲座等文化活动70余场,实现了宣传教育与文化活动相结合。依托大福地老年大学,开设了烹饪、养生、书法等专门的老年课程,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广泛发动全民健身,在王七联、南石塔、辛庄等16个村开展了农民体育运动,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先后组织开展了50多场“千场大戏送农村”等村级演出系列活动,并组织文艺工作队伍开展了开发区元旦文艺汇演、庆“七一”文艺汇演、南石塔文化艺术节等10多项文化活动,既活跃了节日气氛,又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文久学)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