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首页 |新闻中心|青州人文|青州书画|青州风光|青州房产|青州名流|书记专题|市长专题|青州挂失
 
当前位置: 首页 > 镇街巡礼 > 谭坊镇打造环保农业循环圈
谭坊镇打造环保农业循环圈
来源:今日青州网      时间:2016-04-08 10:17:51      
内容摘要:近年来,谭坊镇立足农业乡镇现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逐步改良土壤结构,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致富新路,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环保农业循环圈。掠夺式经营是根源 谭坊镇是传统农业乡镇,目前的种植


近年来,谭坊镇立足农业乡镇现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逐步改良土壤结构,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致富新路,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环保农业循环圈。
掠夺式经营是根源
  “谭坊镇是传统农业乡镇,目前的种植结构比较单一。一般春季种植西瓜,秋季种植辣椒,作物大部分一年两季。”谭坊镇分管农业的挂职副书记李福建告诉笔者,“单一的种植结构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衡,近些年谭坊镇已开始出现土壤板结的问题”。
  “农民群众对肥料使用上存在误区,以为农作物实现高产,关键在于用肥多。单一化学肥料的使用使得现有耕地的承载力越来越重,农民产量增加,靠的不是提高土壤肥力,而是以消耗土壤库存为代价”。谭坊镇协助分管农业的副科级干部董友说,“土壤板结直接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这几年谭坊镇的西瓜、辣椒单产量明显不如以前了”。
  “土壤是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谭坊镇10万群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状况不仅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增收,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谭坊镇党委书记刘文革告诉笔者,“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有力措施,改变土壤掠夺式经营现状,从根本上解决土壤环境问题”。
60万吨秸秆垃圾是现状
  “谭坊镇现有耕地面积15万亩,其中大棚瓜菜面积13.5万亩,每年都产生约60万吨的植物秸秆”。谭坊镇分管路域环境的人大主席陈玲告诉笔者,“过去,为图省事,农民往往将秸秆直接就地焚烧,或者堆在路边,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影响交通,近些年已被明令禁止”。
  秸秆如何处理,不仅是农民的老大难问题,也是横在谭坊镇党委政府心上的坎,处理好秸秆是最大的民生和民心工程。农民消耗土壤肥力,产生大量秸秆垃圾,这是一个年复一年的死循环。如何才能打破这个循环,探索和发展出谭坊特色的绿色循环农业?
生物技术是手段
  症结在秸秆,破题也在秸秆。
  “镇党委政府本着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山东沃泰和潍坊盛泉2家生物企业”。谭坊镇副镇长张清华说,“山东沃泰投资2亿元,落户谭坊镇东山工业园;潍坊盛泉投资7000万元,落户谭坊镇程辛村。企业利用世界先进的美国亚联企业集团微生物处理技术,将植物秸秆转化为有机肥,过程中只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2家秸秆处理企业全部投产后,不仅能消化谭坊年产的60万吨秸秆垃圾,也可以彻底解决青州及周边县市区的秸秆无害化处理问题。”。
  该镇规划办主任董学雷介绍说,“在严格规划的基础上,我们在全镇设置了110处秸秆垃圾堆放点,引导村民将秸秆垃圾在固定地点堆放,秸秆处理企业负责每天清运。村民也可自己将秸秆运送到秸秆处理厂,根据运送的秸秆种类、重量换取有机肥票。”
  “为解决土壤板结问题,谭坊镇引进了总投资2亿元的山东泽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的绿色多功能保水制剂是国家十一五‘863’攻关项目”,谭坊镇党委书记刘文革说,“我镇同时引进了北京尚华节能有限公司项目,现在已签订初步协议。整体思路是北京尚华与山东沃泰合作,山东泽鸿和潍坊盛泉参与,制定土壤改良3年计划。在全镇划定10个试点村,每个村划定100亩左右土地,开展土壤改良试点,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和保水剂。”
  农民产生秸秆,企业处理秸秆,生产的有机肥和保水剂还田,谭坊镇传统农业实现了闭环式发展,实现了多赢。另据悉,山东沃泰生物科技公司今年准备建设微生物研发实验室,山东泽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建设博士工作站,谭坊镇将进一步整合生物企业资源,拉长拓宽生物产业链,打造谭坊镇生物高科技园区。
有机农业是出路
  谭坊镇打造农业环保循环圈,解决了现实难题,但粗放式的传统农业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农民增收致富的心愿。该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认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有机农业才是最根本的出路。
  该镇接受黄楼花卉产业辐射带动,以胶王路为主线,以西郑、塘坊等村为重点,推进花卉产业发展,花卉种植面积已扩大到6000亩。在南部丘陵地区发展效益更高、更节水、节约劳动力、有地方特色的映霜红桃,努力创建映霜红桃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打造国家级农业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计划今年扩大种植至3000亩。同时,该镇将探索发展一三产业融合,加快推进总投资14.5亿元青城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进度,启动万亩花海项目,逐步将胶王路两侧打造为花卉种植观光长廊;建设映霜红桃观光、采摘园区,建成德利农林珍稀树种博览园,推进养生养老、旅游度假与农业观光、农家乐的融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张栋)
 

编辑:今日青州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今日青州、今日青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综合商讯    
青州市公告挂失... 11-30
青岛科技大学暑... 08-15
青州市医保局开... 12-02
《潍坊日报今日... 02-11
潍坊市12345政务... 12-16
2022年全市中小... 12-16
青州这里将建消... 12-16
【惠企便民·人... 12-10
   
探踪云门山 08-14
王翔千、王振千... 07-20
青州老庄王氏宗... 04-08
走进平安庄 10-14
探听,来自偶园... 10-10
青州历史考古研... 03-29
法伟堂乡试朱卷考 03-22
圣贤文脉 村志... 03-01
青州新闻    
青州市图书馆荣... 04-30
第五届中华诗人... 04-26
青州经济开发区... 04-24
织密安全网 共... 04-24
山水·茅峪道地... 04-11
山东中医药大学... 04-11
青州市博物馆获... 04-11
青州博物馆获评... 04-11
《今日青州》电子版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wfrbjrqz@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档案局四楼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12014985号

技术支持:710STU淄博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