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
青州市地税局严格按照市委选派“第一书记”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务实创新,努力解决实际问题,赢得了经济开发区兴刘、牛口两村村民的一致认可。
广泛听取民意,解决实际困难。通过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及入户调查等多种方式听取村民意见,对村民亟需解决的变压器增容、道路整修及时进行安排部署。目前,通过与电力部门联系,将兴刘村变压器由原来80千瓦增容至160千瓦,保证了村内生产生活用电需求;通过“第一书记”带头捐款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30余万元,为兴刘、牛口两村新建水泥硬化道路3380余平方米,保证了村内道路畅通;筹资5000余元将两村“村委”办公室整葺一新,并统一配置办公桌椅、茶几等办公用品,改善了村内办公环境;筹集资金2000元,为两村的2位单身老人购买煤炭,解决了冬季取暖难题。
深入田间地头,全面走访慰问。根据全市“双强双促”工作要求,市地税局“第一书记”在对困难家庭、低保户、老党员等进行定期走访慰问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党员干部联系农户和困难家庭”活动,广泛走进农户,深入田间地头,发放便民联系卡,与群众进行面对面谈心交流,宣传党的税收惠农政策,并讲明“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的目的和任务,累计走访150余户群众,极大地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得到了村民的支持,也深入了解到广大农民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最迫切的需求。
建立短信平台,创新联系方式。结合当前手机利用率日益增高的新形势,利用中国电信短信服务平台,将走访慰问过程中了解到的两村村民的手机号码予以登记录入,建立起与农户互动的短信平台,及时有效地传递涉农信息,了解村民的意愿诉求。目前,该平台运行良好,初步建立起兴刘、牛口两个短信发送群,并已通过该平台向兴刘、牛口两村94户村民发放“第一书记”姓名及联系方式、农科信息、涉农安全常识等便民信息1000余条次,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第一书记”密切联系农户的新渠道。 (树丰)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