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
——青州市旗城学校餐厅管理特色侧记
本报通讯员 董涛 吕凡敏
中午开饭时间到了,
青州市旗城学校的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有秩序的进入餐厅,井井有条,没有嘈杂与喧嚣。不一会,整个餐厅座无虚席。洁净如新的餐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营养搭配均衡的菜品让学生们吃得香、吃得好。本着“倾心打造平安学生餐厅”的服务理念,旗城学校把对学生的爱融进了日复一日细致的工作中,坚持安全周到服务,充分挖掘育人功能,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道亮丽窗口。2013年11月,学校食堂被评为省级餐饮安全示范单位、2014年被表彰为食安山东示范单位。
制度与责任并重 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和食品安全监督委员会,多层面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监督。伙管科配备了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校长是第一负责人”。学校实行层层负责的食品安全目标管理制度,校长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食管科负责人,食管科负责人与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学校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如餐饮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餐饮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检查计划、关键环节食品加工操作规程、餐饮加工经营场所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制度等十多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餐厅监管方面突出一个“勤”字:勤巡查,勤培训,建立了餐饮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勤抽检,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天对餐厅卫生、送餐流程、加工烹饪等过程进行检查、记录、考核、公布、评比,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严格遵守规范 保障师生健康
“我们的食材一定是最好的!”食管科主任吕凡敏如是说。每天早上,学校食管科的工作人员对供货商送来的食物原 材料逐一验收,严格把关。学校厨房工作人员提前一周确定菜谱和食品用量,由学校食管科进行审核,然后提前一天联系供货商,由定点单位进行送货。到货后,负责人都要到场,索取相关证明、菜品验收、最终审核并且签字,再由专门人员进行入库,并记录蔬菜的采购数量、单价、供货商联系方式。
学校对供货商的选择和考核也是相当严格,在进货之前首先对多家供货商进行资质审查和实地考察以及口碑调查,才能确定选用。通过权衡菜品的新鲜度、质量和价格等对供货商进行不定期的调整,不合格及时将他们拉入黑名单。
每一份菜都留样,以便食材溯源。后厨食物加工过程流程明确、菜品清洗到位、厨房间干净整洁,厨房内粗加工区、切配区、烹调区各种区域安排得井然有序,墙面上、地板上干净、整洁,见不到丁点油污。工作人员们对每样蔬菜一个个、一叶叶、一根根,仔仔细细的检查,绿绿的是蔬菜,浓浓的是爱意。
炒完菜后,一旁的留样管理员将每种菜取出部分。每个餐盒上都标注着留样日期、品名、餐次、留样人等字样。餐厅设有专门洗消间,对餐用具洗消按一刷、二洗、三消毒、四保洁的顺序操作,做到污进洁出,并存放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备用。
现场直播 让学生吃的放心
学校餐厅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孩子每天在学校吃什么、吃得健康安全吗?一直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焦点问题。为此,旗城学校将餐厅工作“透明化”。
为加强对食品加工流程的监督,学校投资20余万元在餐厅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餐厅内设有显示屏幕,对餐厅进行全方位无缝隙全天候电子监督,监控视频与互联网联通,接受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及监管单位的监督。
旗城学校定期开展“学校餐厅开放日”活动,邀请部分学生家长走进学校餐厅的厨房重地了解餐厅的日常管理工作,家长代表现场查看餐厅的仓储和操作间,了解学生餐厅采购、制作、配餐流程,并品尝孩子们的饭菜,切实感受孩子们的膳食口味和卫生环境。
特色餐厅文化 营造育人氛围
学校餐厅采取自主经营的管理模式,实行零利润经营。自校长到老师与学生同吃一锅饭,同质同价,并保证让学生先吃,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现在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先紧着他们吃,大多自我意识较强,而集体意识较弱。配餐,把吃饭由个体行为的“吃独食”变成了集体活动的“吃大锅饭”,这种就餐形式本身体现了“和”的观念,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即集体主义思想。平时每个同学轮流做桌长、轮流分饭分菜,在就餐过程中,互相帮助,礼貌谦让,就餐后集体整理餐具,不仅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领导才能,也增强了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在这里,育人在一个个具体的细节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名言警句被制作成一张张漂亮的“小贴士”,张贴在餐厅和操作间的墙上……学生置身其中,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得到了完美结合。
吃饭是件平常小事,但却能吃出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习惯,锻炼一个人的品质。学校餐厅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和踏实高效的服务让师生开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安心,为学子健康、快乐地全面成长开创出一片蔚蓝的新天地!如今,省内外的同行们争相来到旗城学校餐厅,学习科学规范的管理、育人理念……现在旗城学校的餐厅不仅仅成为师生就餐的场所,更成为育人的课堂。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