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首页 |新闻中心|青州人文|青州书画|青州风光|青州房产|青州名流|书记专题|市长专题|青州挂失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州人文 > 《松林文萃》:民国精神的萌芽
《松林文萃》:民国精神的萌芽
来源:今日青州网      时间:2014-07-23 17:02:33      
内容摘要:在青州一中档案室,珍藏着一本民国时期省立十中(青州一中的前身)的优秀学生作文选——《松林文萃》(第四期)。 《松林文萃》是省立十中国文教员钟伯卿(中共党员,曾被李大钊任命为北京大学党支部书记)等人1931年...


青州一中档案室,珍藏着一本民国时期省立十中(青州一中的前身)的优秀学生作文选——《松林文萃》(第四期)。
  《松林文萃》是省立十中国文教员钟伯卿(中共党员,曾被李大钊任命为北京大学党支部书记)等人1931年在济南参加山东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后筹办的学生优秀作文选编,每学期一期,在全省范围内发行。1932年6月出版的《松林文萃》第二期朱骏声校长所作《题词》曰:“本刊原定每学期一编印,今一年矣,方始成册,人事难以预期,有如是也!诸生当不待予赘言,自能明其故,盖前学期终以‘九一八’,今学期始以‘一二八’,其惨痛之在人心腑,必非浅鲜,而影响所及,逐令本刊亦累于‘处变衔哀’,不获顺序发展耳。予因是有勉焉:国势式微,拯溺有待,但愿诸生开廓胸志,益励前程,异日跻入群于至泰之域,责莫旁贷也已。”
  《松林文萃》发行了数期,几经战火,学校只留存下来第四期一本。该书共272页,收录了1934年省立十中优秀学生作文189篇。其中的每一篇文章,无不打着民国的深深烙印,而读着它,不由你不佩服那个特定时代中学生身上体现出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怀与精神气度。
  《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杜涌涛曾经说过:“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鲁迅研究专家、北大教授钱理群在给北大学生的演讲中,曾将民国精神总结为“有所担待,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创造精神”。而从《松林文萃》中的那些小作者们——省立十中十二三岁或十四五岁的初中生身上,我们正看到了这种可贵的民国精神的萌芽。
责任与担当
 
  古语云:“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在中华民族危难的时刻,无数仁人志士义无反顾地担起了民族大义,而省立十中的师生们对国家、社会、民族也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松林文萃》所选作文完全不像现在应试教育下有的中学生为高考而写的无病呻吟、内容空洞、形式僵化的“新八股文”,他们的作文完全是有感而发,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对于三十年代初期的中国,三年级学生付德长在《新生活与初中学生》中写道:
  唉,目前的中国,到处呈现着颓唐、昏迷,糊糊涂涂混日子。农村的荒凉,商业的倒闭,工人的呼号,遍地的流氓,蜉蝣在世上的同胞们,好像灵魂被洋鬼子捉去了,已经到了麻木的程度!“哀莫大于心死”,这样死气沉沉,还敢希望日进不息吗?
  面对如此局面,知识分子责无旁贷的担起了时代的正义和良知。书中有11篇题为“五三纪念”的作文,纪念1928年5月3日日本侵略者制造的骇人听闻的“济南惨案”,表达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和对国家命运的高度关注。二年级学生张鉜写道:
  几片灰云拥着个橙红的太阳,走上地平线来,大地顿觉光明。东方天空弥漫着水雾,将被阳光战败了——象征着中国的命运——清淡的河水潺潺的流着,仿佛是中国人的呻吟;河水被日光耀得泛出红色的波纹,这是死者的血。唉,今天怎么如此沉闷呢?辽阔的大地上一切的物体显出苦恼悲哀丧气的样子来。
  今天是五三纪念,是日本人在济南施展兽性的纪念。我们闭眼一想,日本兵狞笑的脸孔,黑而神秘的枪炮口,中国人的鲜血,头颅,臂腿,褐肠,白脑,如在目前;枪炮声,哎呀声,骂声,仿佛在耳边;鼻子里也仿佛充满了血腥和枪火药的气味。唉,世界还成为世界吗?人类还是人类吗?这世界不过是个广阔的战场,你看什么地方是块净土?哪一个人是诚实的,可亲爱的?这人类不过是著着人皮的刽子手,只会杀人,这世界简直是个阴险、欺诈、凶恶……组成的地狱啊!什么和平,什么亲爱,社会互助,这都不过是刽子手引人向断头台的饼饵。……
  二年级生陆象平写道:
  噩耗传来之后,全城民众——士农工商及各机关人员俱怒发冲冠,顿足捶胸的在街上高声疾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甚至还有鼻涕交流的。看那时的情景,大有与日本不共戴天之势。……记得当时的纪念大会,有人说:令这次的国耻纪念为最后一次,不要再产生别的国耻……但是五三之血迹尚未全干,而“九一八”、“一二八”等悲剧,又继续上演了。眼前说不定小日本又在暗算何处了!同胞们,小心些!眼前已是生死关头,再不努力,只靠“吹胡子瞪眼”,是不能雪耻的,那正是亡国灭种的预兆。你若还仗着这些伎俩,那就省着你那些力气待作亡国奴时再用吧!
  二年级学生、15岁的孙光学(即后来的彭飞将军)写道:
  民国十七年的五月三日,济南城里正是血肉横飞、鬼哭神嚎呢:头颅滚满了街衢!鲜血溅满了土地!唉,真令人伤心惨目啊!……日本的大炮很厉害,打毁了城门,飞机飞一满天,投炸弹,一炸就是一大片,杀洋学生……蔡公时削了耳朵……张宗昌逃出了城……
  我们悲伤也无用,纪念也无用,唯一的方法就是中国人联合起来,踏着先烈的鲜血和白骨,整顿旗鼓,和日本人拼一下,无论如何,也能胜他。我们要结合各弱小民族,用公理去打破强权,才是正轨。
  这样的文字,足以让每一位有良心的中国人动容,让每一位有正义感的中国人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再看看下列作文的题目——《理想的中国》《中国民族之路》《自救与救国》《九一八》《冯玉祥口中之冯玉祥》《一个亡省同胞的悲哀》《凄风苦雨中的八月节》《老百姓的冤苦》,无一不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关注,表现出省立十中的莘莘学子的一种发自肺腑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体现出他们对社会、国家、民族、人民命运的责任与担当。民国学人追求的是一种大视野、大精神、大境界,相形之下,当今有的知识分子的追求就显得太猥琐了!
胆识和勇气
 
  民国著名外交家叶公超在出任驻美大使时对朋友说:“见了艾森豪威尔,心理上把他看成大兵,与肯尼迪晤谈时,心想他不过是一个花花公子,一个有钱的小开而已。”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都具有嬉笑怒骂的胆识、勇气、风骨。早在省立十中之前,官立中学堂的第二任监督(即校长)包天笑先生就曾经拒绝率领学生迎接山东巡抚周馥,说:“不但是我不到车站上去迎接,连学生我也不教他们到车站上去迎送。”“办学堂是为的造就人才,不是为官场中送往迎来用的,今天接一个抚台,明天送一个藩台,一天到晚,都是跑火车站,不必再读书了。”省立十中第五任校长、民初山东四大教育家之一的于明信更是多次毅然拒绝日伪政府让他出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的命令,表现出知识分子独立的人格和可贵的气节。
  孔子曾说: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在民国学人身上,就集中体现了这种不可夺之“志”,这样的知识分子教育出的省立十中的学生,也同样具有独立自由的精神、人格、个性、气节和风骨。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他们敢于大胆的质疑政府,批判政府,抨击社会的黑暗。他们的勇气和精神,令人击节赞叹。三年级学生韩其瑞《自救与救国》一文中,把矛头直接对准国民党党政府,写道:
  记得在日军光临东北的时候,政府曾以“镇静救国”训示过我们。所谓“镇静救国”者,一面固在维持当国要人们的宝座,免得使那些瞎叫乱嚷的救国呼声扰乱了他们的救国大纲;同时也正暗示我们以先将自己就好了之后再去救国的根本精神。
  话虽这样说,然而在我们中国人中是很少有这样做去的,就因为中国人的劣根性很大,凡事总是要依赖人。试想,在现在这整个中国社会里,有什么人可依赖呢?政府吗!根本就靠不住!政府有能耐对人民发威风,至于为我们谋福利,说说玩罢了!只要不多施与我们痛苦就万幸了!
  在韩其瑞另一篇作文《人治乎,抑法治乎?》中,敢于讽刺“当政诸公”,写道:
  以愚见,当政诸公,今后应将勾心斗角、自相为患之心,暂置诸下;抽出秉公守法秉公为群众谋福利之一线诚心,依法治国,以扩充民权,兴利除弊,庶国可安复振,而小民等亦安矣!
  读了这样的文字,除了佩服省立十中学子们心灵的真诚与坦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追求独立的人格与自由的精神外,我还由衷的敬服十中编辑老师的眼光与魄力,更深深的仰视校长朱骏声先生这样的文字也敢于在全省公开发表的胆识与气度了!
自由与创造
 
  《松林文萃》(第四期)有校长朱骏声所作的《前言》,其中写道:
  文艺是情绪的表现,这些十五岁上下的学生,他们对于天下国家的大事,市井陋巷的琐闻,个人过去的追怀,自己前途的憧憬,以及什么读书的心得,名胜的遨游,兴之所至,信手拈来,或议论,或记叙,或抒情,或写景,或讽刺,或批评,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绝无矫揉造作的痕迹。即此一端,亦自可取,至于那长篇巨制的“鸿文”,佶屈聱牙的“高论”,在这功课忙碌、多方发展的初中内,当然是不会尽量产生的。
  结尾是《编者的话》,落款为“张子静编于校内王沂公读书台畔二三,七,一”,其中特别提道:
  在作品方面,除了胡腾聪同学的一篇《咱们的道》篇幅较长外,其余全是短小的文字,这在所谓“平均发展”初中内,也是当然的现象,没有充分的时间与修养,哪能有伟大的作品诞生?……
  最满意的觉得还是一、二年级年龄较小的同学的文字,他们全都是十二三岁的幼童,已经能在课余之暇,写出这样流利的文字,继续发展,前途自然会有无限的希望!
  这是校长和编者对所选文章的内容和特点所做的中肯的评价。读选编的文章,你不仅会震撼于这些“十二三岁的幼童”、“十五岁上下的学生”所体现出的责任与担当、胆识和勇气,也会深深赞叹于他们的自由创造精神。
  癸酉重阳,吾校整队作一短足之旅行,向云门山进发焉。
  出南门,麦如马松,碧绿遍野,道路崎岖难行,越两小山,而直达山麓,仰首视之,而巍巍之翠峰前面迎来。
  石磴曲折,依山石铺成,行其上心惴惴,望山上小树皆斜俯如迎人状,至王灵关稍息,邦人士女,联袂嬉游,五光十色,往来不绝。
  再登,道旁松柏林立,蔽日成荫,天风颇急。无数乞丐,身披单衣,瑟缩道旁,呼号不止。……
  东有一峰,为望海楼之故址,登楼北眺,益都县城历历在目前,城外小村错落,点缀其间,而秋风拂面,寒侵肌骨,东望遥见弥河如带,白云冉冉。南为群山屏列,山腰之田有若梯者然。西为驼山诸脉,蜿蜒起伏,翠与天接,四周为大自然所包围,如深入画境。
  ……时斜阳残照,暮色苍然,相约下山。
  这是初三学生刘敏《游云门山记》一文的片段,文笔简洁、洗练,作者用一颗浪漫诗意的心登山赏景,文气自然畅达,文风清新典雅,而写乞丐一笔,顿感凝重,凸显悲悯之心。
  再如初三学生郑东和的《清夜记》片段,以诗意的笔触描摹凄清之境,写尽凄清孤寂之情,似有苏子被贬黄州时幽独凄清之感,又有归氏散文“不事雕琢而自由风味”之妙。
  松林院者,古之遗迹也,虽非名胜,亦可使人乐而不欲弃也。内有合抱之苍松,摇曳于微风中,明月之下,碎影筛于地上,或荫,或蔽,或移,或动,百万之态,出于其间,令人观之,叹为奇迹。
  余趁此良夜,读于孤灯之下,斗室之中,四壁悄然,如入无人之境;只有寒蝉伴月鸣之,少倦,不寝,则步于室外,倾耳闻蝉声,若断,若续,悲欢合离之音,使人听之,莫不思归。噫,余异乡客也!
  有的文章文笔犀利,讽刺性强,有鲁迅杂文的味道。二年级学生王思慎在《钱能通神》写道:
  人类的历史,太悠久了。金钱的使命,也随着提高了。在这个时候,你若抱了古今中外的历史,一页一页地翻去,很能够找到为了他——钱——牺牲了千万人的热血,千万人的灰白骨骼,造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血肉当廉,金钱为贵,给人世间增进纷纭。
  是的,英雄豪杰们为了金钱,常是把一些穷苦的同胞们,驱逐到战场上送死,志在奏凯归来,取得金钱的犒赏,享受他那恣睢的快乐运命。啊!金钱万能!钱能通神!
  那资本家呢,看准了金钱是唯一的宝贝,于是汲汲皇皇,旦夕焦虑,用上了他的心血,他的脑力,想出了一个不劳而获的方法,在他的范围内,愚弄上些饥寒的人们,作了榨取金钱的捷径。唉!金钱万能!钱能通神!
  那帝国主义门,也认识了他的神圣:于是拖来了小枪大炮,驶来了铁甲车、坦克车,飞来了航空机械,开始向弱小民族急进、搜索,好使他国富民强,好使弱小者们早早灭亡。他们呢,可就安适的生存起来。啊!金钱万能!钱能通神!
  省立十中学子们文章的语言风格或清新,或朴素,或雅致,或平实,或凝练,或犀利,或深沉,或含蓄,或庄重,或诙谐,表现出很强的创造性,另外思想的深刻,境界的高远,选材的丰富,文体的多样等,兴之所至,挥洒自如,极具创造性。
  综上所述,如钱理群所言,体现在民国学人身上的精神“担待、独立、自由、创造”,在省立十中的学子身上,已经有了可喜的萌芽。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松林文萃》中的小作者们,很多积极投身于抗战的洪流,从事革命事业,有的迅速成长为一代大家。例如《五三纪念》,其中一篇作者孙光学,即后来的彭飞将军,被称为“将军书法家”,曾任《八一杂志》副总编辑、总政群工部副部长、正军级顾问,后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分支学科主编和军事人物分支学科顾问;还有一篇作者孙凤坦,即孙健萍,后来成为高苑县中共党组织的创始人,高苑县抗日根据地的创立者,曾任中共周村市委副书记兼市长。《张顺的犯罪》《稳不住的心》作者为十三岁的胡腾驹,又名胡可,著名剧作家,代表作话剧《战斗里成长》、《英雄的阵地》,电影文学剧本《战斗里成长》、《槐树庄》,戏剧论文集《胡可论剧》等。《咱们的道》的作者胡腾聪,又名胡旭,曾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战线剧社社长,军区人民剧院院长,组织多种大型戏剧演出活动,后在中央广播电台文艺部、陕西省广播电视局任领导职务;另一篇《稳不住的心》的作者王宗赣,又名王赣,《解放军画报》社执行总编,淄博市柳泉诗社社长兼主编、淄博市周易研究会会长、山东省周易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鹿邑老子学会顾问;《阳河之春》的作者李治文,曾任黑龙江省委委员、齐齐哈尔市委第一书记、沈阳市委书记、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第一书记等职……   (王岩)





省立十中大门



1935年孙光学(即后来的将军书法家彭飞)



王赣



胡旭



剧作家胡可

编辑:今日青州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今日青州、今日青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综合商讯    
青州市公告挂失... 11-30
青岛科技大学暑... 08-15
青州市医保局开... 12-02
《潍坊日报今日... 02-11
潍坊市12345政务... 12-16
2022年全市中小... 12-16
青州这里将建消... 12-16
【惠企便民·人... 12-10
   
探踪云门山 08-14
王翔千、王振千... 07-20
青州老庄王氏宗... 04-08
走进平安庄 10-14
探听,来自偶园... 10-10
青州历史考古研... 03-29
法伟堂乡试朱卷考 03-22
圣贤文脉 村志... 03-01
青州新闻    
青州市卫生健康... 03-26
好人好事暖人心... 03-26
招大引强在行动... 03-26
青州市卫健局:... 03-26
市卫健局“三化... 03-21
【护林防火进行... 03-21
青州市市场监管... 03-21
青州市交通运输... 03-15
《今日青州》电子版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wfrbjrqz@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档案局四楼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12014985号

技术支持:710STU淄博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