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首页 |新闻中心|青州人文|青州书画|青州风光|青州房产|青州名流|书记专题|市长专题|青州挂失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州人文 > 出自三大师之手的青州清代李远墓志
出自三大师之手的青州清代李远墓志
来源:今日青州网      时间:2014-06-18 17:04:42      
内容摘要:海内名志 稀世珍品——出自三大师之手的青州清代李远墓志 青州博物馆收藏有一合刊刻于清代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的李远墓志——清故候选州判拙斋李公墓志铭。墓志石灰石质,长88厘米,宽64厘米,厚10厘米。志文...


海内名志 稀世珍品
——出自三大师之手的青州清代李远墓志
 
  青州博物馆收藏有一合刊刻于清代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的李远墓志——“清故候选州判拙斋李公墓志铭”。墓志石灰石质,长88厘米,宽64厘米,厚10厘米。志文系字径1厘米的精美楷书,共32行,满行30字,凡828字。墓志由纪昀撰文、窦光鼐书丹、戴震篆盖。李远墓志出自如雷贯耳的纪、窦、戴三位有清一代为世推重的大师级学者之手,堪称海内第一流名志,实属难得的稀世珍品。青州出此墓志实在有幸!这是一件响当当的国家一级文物,系个人从事碑刻墓志研究十五年来所鉴赏评定的最具文化名人效应的碑志之一。该墓志的鉴定,顿使青博再添一件镇馆宝物,青史增辉,可喜可贺!现将志文标点断句如下,作一考证诠释。

墓志盖拓片


“清故候选州判拙斋李公墓志铭
  河间纪昀撰,」诸城窦光鼐书,」休宁戴震篆盖。」先大夫于士慎许可,顾亟称李子南涧学有根柢而行笃实。南涧成进士后,不」与馆选,先大夫惋怅形于色。后在福建使院,犹时时问南涧近日状,惜幕府不」致斯人也。而南涧于余亦情愫恳挚,书讯岁必三、四通。丙戌冬,南涧书至,视封」题有异,心怪之。发视其函,则南涧方遭母夫人忧,将以明年月日启父墓祔葬,」而持其父拙斋公状乞予铭。忆余初官翰林,为人作志,词或缘饰,先大夫视之,」意弗善,因预著遗令:‘他日勿得乞人铭’。余自是亦不敢轻作。然余作《李守敬传》,」则先大夫实督成之,信守敬也。今南涧行谊既先大夫之所信,余据南涧之状」铭其父,谅亦先大夫所心许也。遂应南涧之请,不复更辞。状称公读书有奇慧,」不幸早孤,厄于族党之不咸,未能卒业,故一就童子试辄罢。然耽于诗,老而格」力弥上,存稿四卷,佳句往往在人口。又称公五六岁时已谨重能自立,或导以」非礼,毅然弗从,终身行路无旁视。虽溽暑炎歊,未尝对奴婢弛亵服,而恂恂善」下,骤遇横逆能不校,故里党畏而爱之。又称公罹病几殆,疾俗医误人,乃闭户」究岐黄家言,遂精其术。急人之急,不避寒暑。既没之后,里有病者辄思公,或至」涕泗。又称公旁究风角、卜筮、相地之术,皆穷极幼窅,而顾未尝一轻试。盖意所」未信,不以诬人。得古君子之用心,其言皆切近不夸饰。独所称斥逐狐魅一事,」颇近语怪。然其来也汹汹,月余毁器具,焚屋宇,人所共见。公为文讼神,悄然绝」迹,亦人所共见。盖一人之身得气之精者为心,而万物得气之精者为鬼神。精」与精薄入乎微暧,人不得而欺鬼神;气与气薄胜以刚直,鬼神亦不得不畏人。」鳄鱼无知,昌黎驯之,而况魅固灵者耶,然则南涧亦非夸饰也。嗟乎!南涧工为」文章,何难比附古义,铺张扬厉以炫世,而所述事迹止此,南涧信笃实人也。然」即其所述,公固已卓然古君子矣!是可铭之无愧词。公讳远,字君宏,拙斋其号。」先世有讳东武者,自枣强迁益都,东武生举,举生有能,有能生逢春,逢春生元」盛,是为公父。公既废举子业,乃援例授州判职,养亲不出,遂不仕。以乾隆十二」年月日卒,春秋四十有一。配邢氏,后公十九年卒,事具学士钱公所撰志。子四:」长即南涧,名文藻,乾隆辛巳进士,余分校会试所取也。次文涛、文渊、文濬。女二」人。女孙四人。铭曰:」‘石墨镌华权侔史,真风告逝词乃绮。不诬厥考公有子,我从其志芟华靡,九原」可作颜不泚。’」长山马从念摹刻。”
  志主李远,字君宏,号拙斋,清代山东益都(今青州市)人。李氏祖先系自河北枣强迁徙至益都。据钱大昕《潜研堂集》卷四九《候选州判李君墓表》知,当年李家定居于益都“东关之春牛街”。李远自幼聪慧,由于父亲早亡而未能完成学业。他仅参加过一次童子试,便放弃了科举仕进的初衷。后虽捐官候选州判,但因在家侍奉老母,并未出仕。李远曾经得病,被庸医误诊几乎丧命。如此教训,促使他闭门钻研中医,竟然精通了医术。李远行医,“急人之急,不避寒暑。”以致死后,乡邻有生病者忆及他生前施治情景,禁不住泪流满面。李远还谙习风角、卜筮、相地之术,但从不轻易示人,因为自己不相信的事情,绝不拿去坑骗别人。李远有才学,善作诗,“老而格力弥上”,“佳句往往在人口。”清段松苓所辑《益都先正诗丛钞》卷七即收其诗歌六首。志云:李远“存稿四卷”。《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五录其“《拙斋集》一卷”,并评云:“是集皆五七言近体,吐属亦颇恬雅。其刊版字画悉从《说文》,以小篆改隶,诡形怪态,则殊为好异。”李远卒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春秋四十有一。”以此推算,他应生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夫人邢氏。子四人:文藻、文涛、文渊、文濬。长子文藻,乾隆进士。李远墓志的制作之所以能得三大师襄助,皆缘于他有一个身为著名学者的儿子李文藻。惟惜文藻英年早逝,否则日后也是一位大师级别的人物。女二人,孙女四人。由墓志我们可以排列出李氏家族世系:李东武——李举——李有能——李逢春——李元盛——李远——文藻、文涛、文渊、文濬。
  撰志者纪昀(1724~1805年),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清直隶献县人。《清史稿》有传。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迁侍读学士。后因姻家卢见曾两淮盐引案漏言,被远戍乌鲁木齐。释还后,再授编修。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卒谥文达。纪昀一生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据学。为官五十余年,以学行名重朝野。乾隆三十八年(1754年)设《四库全书》馆,以纪昀为总纂官。他在主持纂成《四库全书》后,又殚十年之功,完成清代目录学扛鼎著作《四库全书总目》。另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等传世。纪氏是一位身居高位、饮誉华夏的学术大师。李远墓志中纪昀未署衔,由《清史稿》卷三二0本传知,当时他官拜“翰林院侍读学士”,还没有日后那样的显赫地位。
  据志文,纪昀为李文藻父亲李远撰写墓志的原因有二:一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李远下葬,未作墓志。二十六年(1761年)李文藻中进士,纪昀为会试同考官,两人有师生之谊。三十一年(1766年)李文藻母邢氏卒,为了“启父墓祔葬”,李文藻特地派人持父亲行状进京恳请恩师纪昀撰写墓志。二是纪昀之父纪容舒对李文藻的学问品行赞赏有加,从而最终促使纪昀为李远撰志。纪容舒(1685~1764年),字迟叟,号竹崖。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举人。历任户部员外郎,刑部郎中,官至云南姚安府知府。志云:“忆余初官翰林,为人作志,词或缘饰,先大夫视之意弗善,因预著遗令,他日勿得乞人铭,余自是亦不敢轻作。然余作《李守敬传》,则先大夫实督成之,信守敬也。今南涧(李文藻号)行谊既先大夫之所信,余据南涧之状铭其父,谅亦先大夫所心许也。”可见,纪昀因受其父纪容舒告诫,并不轻易为人撰志。这里提到的“《李守敬传》”即《纪文达公遗集》卷十四《逸事》中的《记李守敬事》,该文记述的是:明末社会动荡,纪昀年幼的曾伯祖镇番公被乱军从河间家中掳走,行至山东章邱乘夜逃脱。流浪途中偶遇一人,自称是纪家雇工李守敬。他亲送镇番公返乡,沿途乞食不足则自忍饥饿而不乏镇番公。数日后,镇番公疲惫难行,李守敬便靠拣来的破独轮车推其前行。月余抵达河间,但河间已成废墟。闻知镇番公母亲避乱景城,李守敬又用独轮车将其送至景城。镇番公母亲对李守敬的大恩大德感激不尽,当即取出金银酬谢,李守敬坚辞不受,叩头呜咽而去。纪昀在此言及《李守敬传》,意在说明李文藻与李守敬都是忠诚之人,李文藻所述其父李远行状真实可信,绝无过誉之词。在纪昀看来,既然父亲曾经督促自己给李守敬作传,那么为李远撰写墓志也不会违背父亲生前不得轻易为人撰志的告诫了。
  书丹者窦光鼐(1720—1795年),字元调,号东皋,清山东诸城人。《清史列传》有传。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授编修。历为侍读学士、内阁学士、顺天府尹、吏部右侍郎等职,累迁左都御史、上书房总师傅。曾为河南、浙江学政,所取士多位至公卿。窦光鼐立朝五十余年,气节坚贞,无所阿附,深为乾隆帝倚重。窦氏诗文远宗韩、杜,制义则自成一家。当时御制诗文,均命其审定。学者奉之如泰山、北斗。著有《省吾斋诗文集》。窦光鼐在李远墓志中未署衔,据《清史列传》卷二四本传知,当时他正在“顺天府府尹”任上。需要提及的是,窦光鼐还是一位颇有造诣的书法家。李元度撰《国朝先正事略》卷四二《窦东皋先生事略》称其:“工擘窠书。”推测李文藻之所以请窦光鼐为父志书丹,显然出于与窦光鼐是青州老乡这层关系——当时诸城县属青州府管辖。通观墓志书法,端正凝劲,一丝不苟,展示了窦氏精深的翰墨艺术功底。
  篆盖者戴震(1724—1777年),字东原,又字慎修,清安徽休宁人。《清史稿》有传。乾隆二十年(1755年),戴震因避仇家陷害,携所著书北上进京,得交新科进士纪昀、钱大昕、王昶等人,被誉为“天下奇才”,声名大震。二十七年(1762)中举。三十八年(1773年)被召为《四库全书》纂修官。四十年(1775年)会试落第,乾隆帝特命参加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因积劳成疾,卒官。戴震嗜好读书,精于音韵、文字、历算、地理,又进而阐明义理,对理学家“去人欲,存天理”的说教有所抨击。一生著述甚多,有《戴东原集》、《孟子字义疏证》、《原善》、《声韵考》、《屈原赋注》和《考工记图》等。作为一代思想家、考据学大师,《清史稿》卷四八一本传称:其学“实事求是,不主一家”,亦不尚博览,务为专精。笔者看到,现藏青州博物馆的李远长子李文藻为妻邢氏所撰“清故例封孺人李配邢氏墓志铭”以及文藻弟文渊(字静叔)所撰“李静叔自为墓志铭”中均有“休宁戴震篆盖”署款。推考戴震为李远及其家人墓志篆盖的原因,当因他是李文藻景仰的大学者的缘故。我们知道,戴震与纪昀相交甚笃,而李文藻是纪昀“分校会试”时所取贡士。既然纪昀为李远撰写志文,戴震也就很容易应请篆盖了。戴震在李远墓志中未署官衔,他当时仅为举人功名。戴氏虽非书法家,却是中国十八世纪最著名的学者之一。这件由他篆书的李远墓志盖,清雅亮丽,刻工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李森)


墓志铭拓片

编辑:今日青州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今日青州、今日青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综合商讯    
青州市公告挂失... 11-30
巳蛇传瑞 迎春... 01-21
青岛科技大学暑... 08-15
青州市医保局开... 12-02
《潍坊日报今日... 02-11
潍坊市12345政务... 12-16
2022年全市中小... 12-16
青州这里将建消... 12-16
   
一个具有思想家... 10-15
探踪云门山 08-14
王翔千、王振千... 07-20
青州老庄王氏宗... 04-08
走进平安庄 10-14
探听,来自偶园... 10-10
青州历史考古研... 03-29
法伟堂乡试朱卷考 03-22
青州新闻    
“花笺拾梦”白... 04-30
青州市诗词学会... 04-26
青州第一届李清... 04-19
青州市开展第37... 04-19
山东省交通运输... 04-19
王府街道:筑牢... 04-19
青州市开展瓶装... 02-19
擎旗奋进亮实绩... 02-19
《今日青州》电子版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wfrbjrqz@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档案局四楼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12014985号

技术支持:710STU淄博网站建设